對聯全文
上聯:自使星照耀,只手回瀾,此盤盤柱石名臣,方將八表彌綸,上佐中興丞相業;
下聯:顧環海蒼茫,憂心畫策,乃日日簿書參會,何意一旬睽隔,遽聞天語悼忠魂。
對聯備註:
(清-廖壽恆《挽曾紀澤聯》)
參考注釋
使星
《後漢書·李郃傳》:“ 和帝 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單行,各至州縣觀採風謡。使者二人當到 益 部,投 郃 候舍。時夏夕露坐…… 郃 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 益州 分野。’”後因稱使者為“使星”。 唐 杜甫 《秦州雜詩》之九:“稠疊多幽事,喧呼閲使星。” 清 趙翼 《樹齋述庵奉使秦郵扁舟往晤》詩:“難得兩使星,皆是我舊雨。”
照耀
[shine] 光芒照射
日月照耀金銀台。——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只手
見“ 只首 ”。
(1).一隻手。亦指一條胳膊。《水滸傳》第一一○回:“聽的上面説平話,正説《三國志》,説到 關雲長 刮骨療毒…… 關公 大笑道:‘大丈夫死生不懼,何況隻手?不用銅柱鐵環,只此便割何妨!’”
(2).單身。 宋 陳亮 《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詞:“不見南師久,謾説北羣空。當塲隻手,畢竟還我萬夫雄。” 俞平伯 註:“言 章 隻身使虜,卻有力敵萬夫的勇概。”
(3).喻指一人之力,獨力。 元 吳萊 《泰山高寄陳彥正》詩:“一心不顧死,隻手捩長煙。” 清 孔尚仁 《桃花扇·草檄》:“剩俺單身隻手,怎去恢復中原。” 傅尃 《夜吟寄鈍劍》:“風雲隻手開天地,道義雙肩並古今。”
回瀾
迴旋的波濤。 南朝 梁 沉約 《日出東南隅行》:“延軀似纖約,遺視若回瀾。”
(1).迴旋的波濤。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一》:“但見迴瀾素波,觸石奮出。” 清 程岫 《子夜歌》:“水去有迴瀾,何時得郎返。”
(2).波濤迴旋。《藝文類聚》卷四引 晉 褚爽 《禊賦》:“川迴瀾以澄映,嶺插崿以霏煙。”
(3).喻挽回局勢。 清 張佩綸 《論閨秀詩》:“刼灰 五代 孰扶衰, 花蕊 《宮詞》晚出疑。居士迴瀾嗟力薄,昇平僅得 謝 家詩。”
盤盤
[twists and turns] 曲折迴環的樣子
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幾千萬落。——唐· 杜枚《阿房宮賦》
柱石
[pillar;mainstay] 支撐建築物的立柱和石基。借指肩負國家重要使命的人
堅強柱石
名臣
有名的賢臣。《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 張廷尉 方今天下名臣。”《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 唐 呂延濟 題註:“名臣,謂有賢才,立功業,垂名於後代者也。” 宋 梅堯臣 《謹賦》詩:“往往得遺逸,烜赫見名臣。” 清 張穆 《與陳頌南書》:“古今必無徼倖之名臣循吏也。” 魯迅 《墳·論“ta2媽2的!”》:“身分也高了,家譜也修了,還要尋一個始祖,不是名儒便是名臣。”
方將
(1).將要;正要。《詩·邶風·簡兮》:“簡兮簡兮,方將萬舞。” 三國 魏 阮籍 《詣蔣公》:“猥見採擢,無以稱當,方將耕於東皋之陽,輸黍稷之稅,以避當塗者之路。” 唐 李白 《大獵賦》:“方將延榮光於後昆,軼玄風於邃古。” 清 戴名世 《<慶曆文讀本>序》:“方將理其舊業,而與世之學者左提右挈,共維挽風氣於日盛也。”
(2).將來;未來。 南朝 宋 謝靈運 《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序:“ 漢武帝 徐樂 諸才,備應對之能,而雄猜多忌,豈獲晤言之適,不誣方將,庶必賢於今日爾。”《陳書·高祖紀上》:“ 大同 初, 新喻侯 蕭暎 為 吳興 太守,甚重 高祖 ,嘗目 高祖 謂僚佐曰:‘此人方將遠大。’” 唐 司空圖 《擢英集述》:“榮雖著於方將,恨皆纏於既往。”
八表
[extremely remote areas beyond China] 又稱八荒。指極遠地方
彌綸
(1).統攝;籠蓋。《易·繫辭上》:“《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 高亨 註:“《釋文》引 京 云:‘準,等也。彌,遍也。’《集解》引 虞翻 曰:‘綸,絡也。’彌綸即普遍包絡。此二句言《易經》所講之道與天地齊等,普遍包絡天地之道。”《周書·尉遲運等傳論》:“斯固彌綸三極,囊括百代。”《朱子語類》卷九八:“彌綸天地,該括古今。” 明 李東陽 《重進<大明會典>表》:“肆天心之厭亂,屬聖主之開基。俊德神功,彌綸宇宙;宏綱da2法,敷賁臣民。”《清史稿·禮志五》:“大行皇帝於皇上為禰廟,非七廟親盡比,而功德彌綸,又當與列祖、列宗同為百世不祧之室。” 李群 《sha2人篇》:“是故新舊之交,殺氣彌綸;文運將開,劫運先至。”
(2).經緯,治理。《文選·李康<運命論>》:“言足以經萬世而不見信於時,行足以應神明而不能彌綸於俗。” 呂延濟 註:“言時君不能用之使廣理於俗也。” 宋 陳亮 《謝鄭侍郎啟》:“彌綸妙手,經濟長才。” 明 宋濂 《<郭考功文集>序》:“文學侍從之臣,亦皆傳習經藝,彰露文采,足以備顧問,資政化,所以竭其彌綸輔翼之責,作其發揚蹈厲之勇。”
(3).綜括、貫通。 漢 蔡邕 《太傅胡公碑》:“譚其舊章,彌綸古訓。”《梁書·劉勰傳》:“夫銓敘一文為易,彌綸羣言為難。” 唐 劉知幾 《史通·覈才》:“向之數子所撰者,蓋不過偏記雜説小卷短書而已,猶且乖濫踳駮,一至於斯,而況責之以刊勒一家,彌綸一代,使其始末圓備,表里無咎,蓋亦難矣!” 姚華 《論文後編·目錄上》:“論者彌綸群言,而研精一理。”
上佐
部下屬官的通稱。《晉書·王舒傳》:“ 明帝 之為東中郎將,妙選上佐,以 舒 為司馬。”《通典·職官十五》“ 大唐 州府佐吏與 隋 制同,有別駕,長史、司馬一人”原註:“大都督府司馬,有左右二員,凡別駕、長史、司馬通謂之上佐。”《續資治通鑑·宋太祖開寶八年》:“宰相擬上州司馬,帝曰:‘上佐乃士人所處,資望甚優,亦不可輕授,此輩但當於樂部遷轉耳。’”
中興
[resurgence of a country] 通常指國家由衰退而復興
國家中興
中興機會。——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相業
宰相的功業。亦喻巨大的功績。《宋史·陳堯佐傳論》:“ 堯佐 相業雖不多見,世以寬厚長者稱之。” 明 劉基 《次韻和石末公開讀有感》:“百年萬國奉王正,相業臺綱屬老成。” 清 黃景仁 《過賈秋壑集芳園故址》詩:“若論相業慙何地,便有仙居借自天。” 趙朴初 《周總理輓詩》:“相業史誰儔?丹心日許共。”
環海
(1).四周的大海。 南朝 梁 江淹 《報袁叔明書》:“僕聞狂士之行有三,竊嘗志之,其奇者,則以紫天為宇,環海為池,倮身大笑,被髮行歌。” 唐 李白 《明堂賦》:“流辟雍之滔滔,像環海之湯湯。” 王琦 註:“ 李善 《文選》註:‘《三輔黃圖》曰:明堂辟雍,水四周於外,象四海也。’”
(2).四海,普天之下。《晉書·涼武昭王李玄盛傳論》:“覆簣創元天之基,疏涓開環海之宅。” 唐 韓愈 《賀冊尊號表》:“天人合慶,日月揚光,環海之間,含生之類,歡欣踴躍,以歌以舞。” 明 海瑞 《啟史方齋瓊州知府》:“環海感戴,何可言盡。” 王闓運 《王文誠誄》:“思環海之受兵,若羣螘之圍鯤。”
蒼茫
[boundless;vast;indistinct] 空曠遼遠
蒼茫大地
暮色蒼茫
憂心
[sorrow;anxiety] 憂愁的心
畫策
謀畫策略;籌劃計策。《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論》:“ 虞卿 料事揣情,為 趙 畫策,何其工也!”《晉書·外戚傳·羊琇》:“ 琇 密為 武帝 畫策,甚有匡救。”《東周列國志》第八回:“ 祭足 為世子 忽 畫策,使之結婚於 陳 ,修好於 衞 。” 魯迅 《墳·我之節烈觀》:“一班靈學派的人,不知何以起了極古奧的思想,要請‘ 孟 聖矣乎’的鬼來畫策。”
日日
(1) [everyday]∶天天
又恐汝日日為吾擔憂。——清· 林覺民《與妻書》
(2) [day after day;day by day]∶一天一天地
淫侈之俗日日以長。——賈誼《論積貯疏》
簿書
(1).記錄財物出納的簿冊。《周禮·天官·小宰》“八曰聽出入以要會” 漢 鄭玄 註:“要會,謂計最之簿書。” 宋 蘇軾 《謝秋賦試官啟》:“方將區區於簿書米鹽之間,碌碌於塵埃箠楚之地。” 清 劉大櫆 《乞捐輸以待周急引》:“其取息幾何,其已用及未用幾何,登之簿書,歲終會計。” 阿英 《袁中郎做官》:“他說:上官如雲,過客如雨,簿書如山,錢穀如海,朝夕趨陳檢點,尚恐不及,苦哉!苦哉!”
(2).官署中的文書簿冊。《漢書·賈誼傳》:“而大臣特以簿書不報,期會之間,以為大故。” 唐 李紳 《宿越州天王寺》詩:“休按簿書懲黠吏,未齊風俗昧良臣。” 明 李東陽 《再哭體齋迭見慰哭子韻》:“山斗正懸天下望,簿書長繞病中身。” 清 李漁 《慎鸞交·譎諷》:“憲駕經臨,自當遠接,只因簿書碌碌,致失郊迎,多有得罪。”
參會
(1).匯集。《漢書·竇田灌韓傳贊》:“凶德參會,待時而發。”《明史·周起元等傳贊》:“公道淪亡,人心敗壞,凶氣參會,羣邪翕謀。”
(2).參酌綜合。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一:“ 天臺 桑澤卿 編《蘭亭博議》一書甚詳, 與時 參會眾説,芟繁撮要,記其本末如此。”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藝林學山四》:“余久畜茲疑,未能解脫,一旦參會羣籍,不覺洞然。” 清 葉廷琯 《吹網錄·立忠王璵為太子》:“ 溫公 於此事,雖略紀 柳珵 所紀書之,尚未能為 肅宗 道出隱衷,由未參會 孫氏 之説耳。” 章炳麟 《太子晉神仙辯》:“三事參會,則太子 晉 者,其亦託於採藥,以奔 東海 。”
(3).參見;拜會。 唐 元稹 《翰林承旨學士記》:“舊制,學士無得以承旨為名者,應對顧問,參會旅次,班第以官為上下。”
三者會合。《鬼谷子·本經陰符》:“神喪則髣髴,髣髴則參會不一。” 陶弘景 註:“參會,謂志心神三者之交會也。”又指三國諸侯相會。 晉 杜預 《<春秋左氏傳>序》:“二曰‘志而晦’。約言示制,推以知例。參會不‘地’,與謀曰‘及’之類是也。” 陸德明 釋文:“參,士南反,又音三。”
何意
(1).為什么,何故。 宋玉 《神女賦》:“晡夕之後,精神怳忽,若有所喜,紛紛擾擾,未知何意?” 南朝 梁 任昉 《奏彈劉整》:“ 整 聞聲仍打 逡 , 范 喚問:‘何意打我兒?’”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教子》:“﹝ 瑯瑘王 ﹞遂大怒,詢曰:‘至尊已有,我何意無?’”
(2).豈料;不意。《後漢書·申屠蟠傳》:“ 蟠 勃然作色曰:‘始吾以子為可與言也,何意乃相拘教樂貴之徒邪?’” 三國 魏 吳質 《答魏太子箋》:“自謂可終始相保,並騁材力,效節明主,何意數年之閒,死喪略盡。”《醒世恆言·灌園叟晚逢仙女》:“吾姊妹居此數十餘年,深蒙 秋公 珍重護惜,何意驀遭狂奴,俗氣薰熾,毒手摧殘。” 清 顧炎武 《王征君潢具舟小坐柵洪橋下》詩:“何意多同心,合沓來諸方?”
睽隔
別離;分隔。《周書·晉盪公護傳》:“ 護 與母睽隔多年,一旦聚集,凡所資奉,窮極華盛。” 宋 王安石 《謝徐秘校啟》:“比因幸會,得奉光儀,甫荷眷存之深,遂傷睽隔之遠。”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詩話下·志隱齋詩》:“何以監國航海,於從亡之 孫忠襄 、 錢忠介 、 馬忠宣 皆曾賜謚,而公獨無之?豈中土睽隔,島上無為疏請者。”
天語
(1).上天之告語。 唐 李白 《明堂賦》:“聽天語之察察,擬帝居之將將。” 宋 李清照 《漁家傲》詞:“彷彿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明 唐順之 《冬至南郊》詩:“神光人共見,天語帝親聞。”
(2).謂天子詔諭;皇帝所語。 唐 劉禹錫 《送源中丞充新羅冊立使》詩:“身帶霜威辭鳳闕,口傳天語到 鷄林 。” 宋 蘇軾 《用王鞏韻贈其侄震》詩:“朝廷貴二 陸 ,屢聞天語溫。”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四:“ 茅元儀 《武備志》成,曾經 神宗 乙夜之覽,天語稱其該博。”
忠魂
[loyal soul] 忠勇志士的英魂
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mao2澤2東《答李淑一》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
對聯推薦
對聯:相好莊嚴甚微妙 智慧廣大如虛空
集句,佛教,華嚴集,7字對聯對聯:古寺辟乾坤樹鎖岩扇一片煙霞飛鳥外
名勝,雲南對聯:碩德總師乾,萬里馳驅,掃蕩邊塵關塞固;
輓聯,名人名家對聯:與古人相對左圖右書 偕造物者游仰觀俯察
題贈,名勝,北京,圓明園,乾隆,9字對聯對聯:慧日高擎貌座自安圓覺相
名勝,杭州,乾隆,11字對聯對聯:講道德講文明改革出效益
行業,工業,11字對聯對聯:抑人是自抑; 揚人其自揚。
名人名家,6字對聯對聯:護門惟遣白雲聽鐘聲何處
名勝,雲南,11字對聯對聯:忠厚培心和平養性 詩書啟後勤儉持家
名勝,8字對聯對聯:不戲不怠古今專家皆由學時起
書店,13字對聯對聯:這回來得忙名心利心畢竟糊塗到底
輓聯,自挽,15字對聯對聯:大漠逢春千寨綠 孤城映日萬山紅
春聯,7字春聯對聯:花落因吟傷春句 蝶來為弄翰墨香
心情,7字對聯對聯:馬騰改革路 國展富強圖
春聯,馬年,5字春聯對聯:幸逢嘉霖敷優澤 一洗粉塵轉潤姿
名勝,北京,乾隆,7字對聯
詩詞推薦
- 銅雀何人收廢瓦,銘文猶記建安年舒岳祥《銅雀瓦硯》
- 千古高文在鰲禁,一時名士上龍門樓鑰《何內翰輓詞》
- 去年長歌下溪谷,見我忘形笑淇澳
- 豪貴大堆酬曲徹,可憐辛苦一絲絲秦韜玉《織錦婦》
- 攢太石林居,綿地三茅宇袁說友《過雨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