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地似重遊想當年說法談經未嘗無我 天緣難逆料問異日菩提正果能否逢君

名勝峨眉山

對聯全文

上聯:佛地似重遊想當年說法談經未嘗無我
下聯:天緣難逆料問異日菩提正果能否逢君

對聯備註:

(峨眉山:彭時中題純陽殿)

參考注釋

佛地

(1).謂超脫生死、滅絕煩惱的境界。《壇經·般若品》:“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2).猶佛。 南朝 梁 沉約 《佛知不異眾生知義》:“凡夫之與佛地,立善知惡,未始不同也。” 南朝 梁 沉約 《佛知不異眾生知義》:“但佛地所知者,得善之正路;凡夫所知者,失善之邪路。”

(3).指寺院。 唐 張祜 《題真娘墓》詩:“佛地葬羅衣,孤魂此是歸。”《兒女英雄傳》第十一回:“底下幾句道:‘他sha9人污佛地,我仗劍下雲端,鏟惡除奸。’這幾句分明説他路見不平,替民除害……把這起子和尚屠了。”

游想

(1).空想。徒然思念。 唐 元稹 《琵琶歌》:“游想 慈恩 杏園里,夢寐 仁風 花樹前。”

(2).空想。不切實際的想法。 戴望舒 《心愿》詩:“只有起來打擊敵人自由幸福才會臨降,否則這些全是白日夢和沒有現實的游想。”

當年

[the same year] 在事情發生的同一年

這個新建的廠子當年就收回了投資

說法

(1) [wording]∶指說話所用的詞

換個說法,他也許能接受

(2) [view]∶說出的想法;看法

“嘴上wu9毛,辦事不牢”是一種不全面的說法

(3) [a way of saying a thing]∶講說的方法

談經

(1).談論儒家經義。《宋史·曾幾傳》:“ 幾 獨從之,談經論事,與之合。”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九:“談經忘卻三公貴,只作 先秦 伏勝 看。”

(2).講說佛經;念經。《北宮詞紀·沉醉東風·僧犯奸得馬裱褙救》:“對人前敲禪板談經説法,背地裡跳牆頭戀酒貪花。” 明 馮夢龍 《古今譚概·鷙忍·凶憎》:“僧 慧林 談經 吳 門。”

(3). 宋 代“說話”的四種家數之一。講說佛經經義或佛經故事。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小說講經史》:“談經者,謂演説佛書。”

未嘗

(1) [have not]——加在否定詞前面,構成雙重否定;不是

這未嘗不是一個好辦法

(2) [did not]∶不曾

終夜未嘗合眼

未嘗不嘆息。——諸葛亮《出師表》

所未嘗行。——《資治通鑑·唐紀》

未嘗識書具。——宋· 王安石《傷仲永》

未嘗有言。——明· 劉基《賣柑者言》

無我

[anatta;anatman] 佛教基本教義之一,斷言否認靈魂、本體或任何其他先於任何現象存在的永久的物質實體的存在

天緣

[lucky chance] 天意安排的機緣;非常巧合的緣份

天緣相遇

逆料

[anticipate;foresee] 預料;預測

凡事如此,難可逆料。——諸葛亮《後出師表》

難以逆料

異日

(1) [coming days]∶以後的一天或一段時間

留待異日再議

曰姑俟異日觀,云爾。——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2) [some other day]∶往日;從前

異日情誼,記憶猶新

菩提

[梵Bodhi] 佛教音譯名,指覺悟的境界

正果

[the spiritual state of an immortal reached by practising Buddhism] 佛教指修行得道

修成正果

能否

[would] ——用作助動詞表示指望能自願依從的要求

能否請你幫助我們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