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轉戰數千里而遙,功業在金陵,劉誠意陳平江名並三吳,落日傷心過舊壘; 兄弟相距十九年之久,後先崇太傅,峴山碑西州墅感深百世,臨風灑淚吊宗臣。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東南轉戰數千里而遙,功業在金陵,劉誠意陳平江名並三吳,落日傷心過舊壘;
下聯:兄弟相距十九年之久,後先崇太傅,峴山碑西州墅感深百世,臨風灑淚吊宗臣。

對聯備註:

(清-金丙釗《挽曾國荃聯》)

參考注釋

東南

[southeast] 介於東和南之間的方向

方是時,博雞者以義聞東南。——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轉戰

[fight in one place after another] 輾轉循回作戰

轉戰南北

千里

[the winged steed] 指千里馬

先王之千里。——《呂氏春秋·察今》

功業

(1) [meritorious deeds]∶功勳與事業

千秋功業

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漢· 賈誼《過秦論》

(2) [work]∶士農工商所從事的事業或工作

民勤於力則功業牢

(3) [achievements]∶工作的成績,成果

金陵

(1).古邑名。今 南京市 的別稱。 戰國 楚威王 七年(公元前333年)滅 越 後在今 南京市 清涼山 ( 石城山 )設 金陵邑 。 南朝 齊 謝朓 《鼓吹曲·入朝曲》:“ 江 南佳麗地, 金陵 帝王州。” 唐 李白 《金陵歌送別范宣》:“ 金陵 昔時何壯哉!,席捲英豪天下來。”

(2).中晚 唐 人常以指 潤州 (今 江蘇省 鎮江市 )。 唐 李紳 《宿瓜州》詩:“煙昏水郭津亭晚,迴望 金陵 若動搖。” 唐 杜牧 《杜秋娘》詩序:“ 杜秋 , 金陵 女也。” 馮集梧 註:“…… 唐 人謂 京口 亦曰 金陵 。” 宋 王楙 《野客叢書·北固甘羅》:“ 趙璘 《因話録》言 李勉 至 金陵 ,屢讚 招隱寺 標緻。蓋時人稱 京口 亦曰 金陵 。”

(3). 北魏 拓跋珪 陵墓。在今 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縣 ,故 盛樂城 西北。《魏書·太祖紀》:“ 永興 二年九月甲寅,上諡 宣武皇帝 ,葬於 盛樂 金陵 。”

(4).指 四川 銅陵山 。 唐 王勃 《為人與蜀城父老書》:“山分玉字,水向 金陵 。” 蔣清翊 注引《後漢書·公孫述傳》註:“ 蜀 有 銅陵山 。”

誠意

[sincerity;good faith] 誠懇心意;使其意念發於精誠,不欺人,也不自欺

沒有誠意

陳平

(~-前178)漢初大臣。陽武(今河南原陽東南)人。陳勝起義後,先投魏王咎,後又隨項羽入關。不久歸劉邦,任護軍中尉,建議用反間計使項羽去謀士范增,並以爵位籠絡大將韓信,被劉邦採納。漢朝建立後封曲逆侯。惠帝、呂后時任丞相,因呂氏專權而不治事。呂后死,與周勃定計誅殺呂產、呂祿等,迎立文帝,任丞相。

三吳

(1).地名。 晉 指 吳興 、 吳郡 、 會稽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漸水》:“ 永建 中, 陽羨 周嘉 上書,以縣( 會稽 )遠,赴會至難,求得分置,遂以 浙江 西為 吳 ,以東為 會稽 。 漢高帝 十二年,一 吳 也,後分為三,世號‘ 三吳 ’。 吳興 、 吳郡 , 會稽 其一焉。” 唐 張彥遠 《歷代名畫記·論畫體工用榻寫》:“ 江 南地潤無塵,人多精藝, 三吳 之跡,八絶之名, 逸少 右軍, 長康 散騎,書畫之能,其來尚矣。”

(2).地名。 唐 指 吳興 、 吳郡 、 丹陽 。《通典·州郡十二》:“ 蘇州 , 春秋 吳國 之都也……與 吳興 、 丹陽 為 三吳 。 齊 因之。 陳 置 吳州 。 隋 平 陳 ,改曰 蘇州 。 煬帝 初,復曰 吳州 ,尋為 吳郡 。大 唐 為 蘇州 ,或為 吳郡 。” 唐 趙元一 《奉天錄》卷三:“今天下安危,在於 淮 楚 。師振則 三吳 安, 三吳 安則國家不失外府。” 唐 杜牧 《題桐葉》詩:“ 三吳 煙水平生念,寧向閒人道所之。”

(3).地名。 宋 指 蘇州 、 常州 、 湖州 。 宋 司馬光 《送楊太祝忱知長洲縣》詩:“ 三吳 佳縣首,民物舊熙熙。”

(4).泛指 長江 下游一帶。 唐 李白 《猛虎行》:“ 三吳 邦伯皆顧盼,四海雄俠兩追隨。” 金 劉致君 《鷓鴣天》詞:“修月客,弄雲娘, 三吳 清興入淋浪。”

落日

[setting sun] 夕陽

傷心

[grieve] 心裡非常痛苦

別為這事傷心

舊壘

(1).舊的堡壘、營壘。 唐 劉長卿 《秋日登吳公台上寺遠眺》詩:“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舊唐書·元載傳》:“ 原州 當西塞之口,接 隴山 之固,草肥水甘,舊壘存焉。”

(2).比喻舊的社會、舊的陣營。 魯迅 《墳·寫在<墳>後面》:“又因為從舊壘中來,情形看得較為分明,反戈一擊,易制強敵的死命。”

兄弟

(1) [brother]

(2) 專指弟弟

(3) 男子自稱

相距

[apart;at a distance of] 彼此間距離

兩個橋墩相距20米

十九

十分之九。謂絕大多數。《莊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唐 韓愈 《平淮西碑文》:“凡 蔡 卒三萬五千,其不樂為兵,願歸為農者十九,悉縱之。” 曹靖華 《飛花集·憶當年,穿著細事且莫等閒看!》:“如此‘土氣’的穿著,加之滿口土腔,甚至問路,十九都遭到白眼。”

後先

[short range] 腳前腳後距離很近

舟與哨相後先。——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太傅

[a power offical] 官名。三公之一,職很高

遣太傅齎黃金。——《戰國策·齊策四》

峴山碑

晉 羊祜 任 襄陽 太守,有政績。後人以其常游 峴山 ,故於 峴山 立碑紀念,稱“峴山碑”。《晉書·羊祜傳》:“ 襄陽 百姓於 峴山 祜 平生遊憩之所建碑立廟,歲時饗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 杜預 因名為墮淚碑。” 唐 李涉 《過襄陽寄上於司空頔》詩:“歇馬獨來尋故事,逢人唯説 峴山 碑。”亦稱“ 峴首碑 ”。 唐 李商隱 《淚》詩:“ 湘江 竹上痕無限, 峴首碑 前灑幾多。” 明 袁宏道 《又贈朗哉仍用前韻》:“ 銅鞮陌 上穿花出, 峴首碑 前枕石眠。”

西州

(1).古城名。 東晉 置,為 揚州 刺史治所。故址在今 江蘇省 南京市 。 晉 謝安 死後, 羊曇 醉至 西州 門,慟哭而去,即此處。事見《晉書·謝安傳》。後遂用為典實。 唐 溫庭筠 《經故翰林學士居》詩:“ 西州 城外花千樹,儘是 羊曇 醉後春。” 宋 蘇軾 《日日出東門》詩:“何事 羊公子 ,不肯過 西州 。” 宋 張炎 《甘州·辛卯歲沉堯道同餘北歸》詞:“短夢依然 江 表,老淚灑 西州 。”參見“ 西州路 ”。

(2).指 陝西 地區。《戰國策·韓策三》:“昔者 秦穆公 一勝於 韓原 而霸西州, 晉文公 一勝於 城濮 而定天下。”《晉書·張軌傳》:“ 張涼州 一時名士,威著西州。” 清 吳偉業 《贈荊州守袁大韞玉》詩:“西州士女 章臺 柳,南國江山玉樹花。”

(3).指 巴 蜀 地區。《後漢書·廉范傳》:“ 范 父遭喪亂,客死於 蜀漢 , 范 遂流寓西州。”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求賢索友,歷於西州。” 晉 常璩 《華陽國志·漢中志》:“其珪璋瑚璉之器,則 陳伯臺 、 李季子 、 申伯 之徒,文秀暐曄,其州牧郡守冠蓋相繼,於西州為盛,蓋濟濟焉。” 明 孫蕡 《下瞿塘》詩:“我從前月來西州, 錦官城 外十日留。”

(4). 唐 貞觀 十四年(公元640年)滅 麴氏 高昌 ,以其地置 西州 ,轄境相當今 吐魯番盆地 一帶,為東西交通要衝。

百世

[all generations] 很多世代;很長時期(一世,三十年)

斯固百世之遇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百世之怨也。——《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流芳百世

臨風

迎風;當風。《楚辭·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怳兮浩歌。” 南朝 宋 謝莊 《月賦》:“臨風嘆兮將焉歇,川路長兮不可越。” 唐 杜甫 《與嚴二郎奉禮別》詩:“出涕同斜日,臨風看去塵。” 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水滸傳》第三九回:“不覺酒湧上來,潸然淚下,臨風觸目,感恨傷懷。” 蘇曼殊 《寄調箏人》詩:“偷嘗仙女脣中露,幾度臨風拭淚痕。” 冰心 《寄小讀者》五:“我想起我的母親,不覺憑在甬道的窗邊,臨風偷灑了幾點酸淚。”

灑淚

[shed tears] 揮淚;落淚

二人灑淚而別

宗臣

(1).與君主同宗之臣。《國語·魯語下》:“ 公父文伯 之母欲室 文伯 ,饗其宗老…… 師亥 聞之曰:‘善哉!男女之饗,不及宗臣;宗室之謀,不過宗人。’”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文忠答趙履常》:“ 趙公 啟 文忠 曰:‘當思所以謀當路者,毋徒議之而已。’ 文忠 答以‘公為宗臣,固當思所以謀,如某不過朝廷一議事之臣爾。’” 清 李漁 《玉搔頭·弄兵》:“ 屈原 今日投江死,我向潢池盜弄兵,同一宗臣心事別,此求實事彼求名。”

(2).世所敬仰的名臣。《漢書·蕭何曹參傳贊》:“ 淮陰 、 黥布 等已滅,唯 何 參 擅功名,位冠羣臣,聲施後世,為一代之宗臣,慶流苗裔,盛矣哉!” 顏師古 註:“言為後世之所尊仰,故曰宗臣也。”《南史·袁昂傳》:“ 昂 在朝謇諤,世號宗臣。” 宋 蘇軾 《富鄭公神道碑》:“惟 神宗 日月之明,知公愈深。公雖請老,有大政事,必手詔訪問,又追論定策之勛,以告天下,寵及其子孫,然後小人不敢復議,雍容進退,卒為宗臣。” 明 方孝孺 《尚友五贊·韓忠獻公》:“堂堂 魏公 , 宋 之宗臣。”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