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一粒常新萬聖千賢風景仰 顯現五顏不爽三乘七趣盡沾恩

名勝浙江13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圓明一粒常新萬聖千賢風景仰
下聯:顯現五顏不爽三乘七趣盡沾恩

對聯備註:

(永嘉羅漢禪寺,位於甌北鎮白水漈,始建於宋代)

參考注釋

圓明

(1).指圓鏡明亮光潔。 唐 白居易 《以鏡贈別》詩:“月破天闇時,圓明獨不歇。”

(2).佛教語。謂徹底領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劫比羅伐窣堵國》:“今產太子,當證三菩提,圓明一切智。” 宋 沉遼 《代人上杭守趙資政生辰》詩:“至誠無隱蔽,妙識造圓明。”

風景

[landscape;scene;scenery;sight;views] 供觀賞的自然風光、景物

風景秀麗

顯現

[appear;show;manifest oneself;reveal oneself] 顯露,露面

不爽

(1).不差;沒有差錯。《詩·小雅·蓼蕭》:“其德不爽,壽考不忘。” 毛 傳:“爽,差也。”《南齊書·褚淵王儉傳贊》:“民譽不爽,家稱克隆。”《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天理昭彰,報應不爽。” 周海嬰 《重回上海憶童年》:“這種方法,不知由誰介紹,其明效大驗,屢試不爽。”

(2).謂菜餚不變質,不敗胃口。《楚辭·招魂》:“露雞臛蠵,厲而不爽些。” 王逸 註:“爽,敗也。 楚 人名羹敗曰爽。言乃復烹露棲之肥雞,臛蠵龜之肉,則其味清烈不敗也。”

(3).指身體、心情不爽快

三乘

三乘車。每乘四馬。 殷 商 時為下大夫的儀制。《禮記·少儀》:“貳車者,諸侯七乘,上大夫五乘,下大夫三乘。” 鄭玄 註:“此蓋 殷 制也。”

(1).佛教語。一般指小乘(聲聞乘)、中乘(緣覺乘)和大乘(菩薩乘)。三者均為淺深不同的解脫之道。亦泛指佛法。《魏書·釋老志》:“初根人為小乘,行四諦法;中根人為中乘,受十二因緣;上根人為大乘,則俢六度。雖階三乘,而要由修進萬行,拯度億流,彌歷長遠,乃可登佛境矣。”《西遊記》第二回:“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 潘飛聲 《甘露寺》詩:“荒苔佛座參三乘,老樹僧房坐六朝。”

(2).道教語。謂以 元始天尊 所傳為大乘上法,屬洞真部;以 靈寶天尊 所傳為中乘中法,屬洞元部;以 道德天尊 所傳為小乘初法,屬洞神部。《雲笈七籤》卷一:“精研三乘,詳觀四輔。”

七趣

佛教語。謂一切眾生輪迴趨向的七個地方。即地獄、餓鬼、畜生、人、天、仙和阿修羅。《楞嚴經》從六趣中的天趣分出仙趣,故成“七趣”。《楞嚴經》卷九:“ 阿難 ,如是地獄、餓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羅,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諸有為相,妄想受生,妄想隨業。” 清 黃宗羲 《汪魏美墓志銘》:“盡大地人,未有死者。七趣三世,如旋火輪,皆熾然而生。求不生者,了不可得。”

沾恩

同“霑恩”。

受到帝王恩惠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