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經術在疏議禮典,其遠猷在保定東南,我欲瞻四方,滄海幾回知己淚; 於文章則錘冶韓蘇,與治略則伯仲伊呂,天不遺一老,燕台八月雪飛寒。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其經術在疏議禮典,其遠猷在保定東南,我欲瞻四方,滄海幾回知己淚;
下聯:於文章則錘冶韓蘇,與治略則伯仲伊呂,天不遺一老,燕台八月雪飛寒。

對聯備註:

(清-陳毓華《挽張之洞聯》)

參考注釋

經術

猶經學。《史記·太史公自序》:“ 仲尼 悼禮廢樂崩,追脩經術,以達王道。” 唐 張祜 《投常州從兄中丞》詩:“史材誰是伍,經術世無雙。” 清 唐孫華 《國學進士題名碑》詩:“罷黜詩賦崇經術,儒生講習 丘 與 軻 。” 章炳麟 《黃先生傳》:“余少時從本師 德清 俞君 游,亦數謁先生。先師任自然,而先生嚴,重經術,亦各從其性也。”

議禮

議論禮制。《禮記·中庸》:“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 鄭玄 註:“禮,謂人所服行也。” 朱熹 集註:“禮,親疏貴賤相接之體也。” 宋 袁燮 《資政殿大學士贈少師樓公行狀》:“丞相言議禮之地,最要得人。” 明 王禕 《唐五禮序》:“是用為之序論,以著其説,庶議禮之家,得以慎所擇焉。” 劉師培 《論近世文學之變遷》:“惟兩 漢 議禮之文,博引數説,以己意折衷,近於考據。”

遠猷

長遠的打算;遠大的謀略。語出《書·康誥》:“顧乃德,遠乃猷。” 孔 傳:“遠汝謀,思為長久。”《三國志·魏志·明帝紀論》:“而遽追 秦皇 、 漢武 ,宮館是營,格之遠猷,其殆疾乎。”《晉書·汝南王亮傳》:“大司馬、 汝南王 亮 體道沖粹,通識政理……將憑遠猷,以康王化。” 明 吳易 《少保戚公繼光》詩:“遠猷振華夏,定策為周防。”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立憲紀聞》:“遠猷辰告,始於出使諸公,繼之者乃有樞臣疆吏。”

保定

(1).保護而安定之。《詩·小雅·天保》:“天保定爾,亦孔之固。” 鄭玄 箋:“保,安;爾,女也。女,王也。天之安定女,亦甚堅固。” 孔穎達 疏:“言天之安定汝王位,亦甚堅固矣。”《舊唐書·文苑傳下·劉蕡》:“至若念陶鈞之道,在擇宰相而任之,使權造物之柄;念保定之功,在擇將帥而任之,使修分閫之寄。”

(2).謂穩固地保有。 晉 陸雲 《大將軍宴會被命作詩》:“皇皇帝祜,誕隆駿命。四祖正家,天祿保定。”

東南

[southeast] 介於東和南之間的方向

方是時,博雞者以義聞東南。——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四方

(1) [four directions of north,south,west and east]∶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泛指各個方面

凡四方之士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quadrilateral]∶正方形或正方體

一隻四方的木頭匣子

滄海

[deep blue sea;the sea] 大海。以其一望無際、水深呈青蒼色,故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樂府詩集·曹操·步出夏門行》

知己

(1) [know oneself]∶了解、賞識自己

(2) [intimate friend; bosom friend]∶親密朋友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莫愁前路無知己。——唐· 高適《別董大

(3) [bosom]∶彼此相互了解而關係密切的

知己話

章則

[rules and regulations] 規章制度

章則程式

略則

犯法。《國語·晉語八》:“及 桓子 驕泰奢侈,貪慾無藝,略則行志,假貸居賄。” 韋昭 註:“略,犯也;則,法也。”

伯仲

[elder and younger] 兄弟之間的老大和老二。比喻事物不相上下

《出世》表真名世,千載難堪伯仲間。——宋· 陸游《書憤》

伊呂

商 伊尹 輔 商湯 , 西周 呂尚 佐 周武王 ,皆有大功,後因並稱伊呂泛指輔弼重臣。《漢書·刑法志》:“故 伊 呂 之將,子孫有國,與 商 周 並。”《三國志·蜀志·彭羕傳》:“ 羕 於獄中與 諸葛亮 書曰:‘……足下,當世 伊 呂 也,宜善與主公計事,濟其大猷。’” 宋 劉過 《沁園春·壽》詞:“平章處,看人如 伊 呂 ,世似 唐 虞 。” 明 沉采 《千金記·遇仙》:“自愧才兼文武,慚非 伊 呂 之儔;胸有甲兵,頗讓 孫 吳 之術。” 清 方文 《田居雜詠》:“幸而遇明主, 伊 呂 伯仲間。”

一老

(1).指年高德劭之人。《詩·小雅·十月之交》:“不憖遺一老,俾守我王。”《左傳·哀公十六年》:“ 孔子 卒,公誄之曰:‘旻天不弔,不憖遺一老。’”

(2).泛稱老者。 唐 王維 《酬諸公見過》詩:“仰厠羣賢,皤然一老。” 宋 陳師道 《還里》詩:“向來千里聚,一老尚徜徉。”

(3).指元老。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昔 湯 入 夏 ,付國於 文祀 ; 西伯 之 殷 ,委國於一老。” 王闓運 《哀江南賦》:“既傷一老,申命元臣。”

燕台

(1).指 戰國 時 燕昭王 所築的黃金台。故址在今 河北省 易縣 東南。相傳 燕昭王 築台以招納天下賢士,故也稱賢士台、招賢台。見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下。後作為君主或長官禮賢之典。 唐 李白 《江上答崔宣城》詩:“謬忝 燕臺 召,而陪 郭隗 蹤。” 金 元好問 《即事呈邦瑞》詩:“明日 燕臺 傳盛事,坐中賓客盡名流。” 明 陳所聞 《玉交枝·寄平湖沉海曙》曲:“再休嗟明珠暗投,正 燕臺 把千金駿求。” 程善之 《革命後感事和懷霜作即用其韻》:“三品席珍虛鹿幣,千金市骨上 燕臺 。” 唐 高適 《酬裴員外以詩代書》:“題詩 碣石館 ,縱酒 燕王臺 。” 唐 高駢 《留別彰德軍從事范校書》詩:“匹馬東歸羨知己, 燕王臺 上結交新。” 唐 李商隱 《偶成轉韻七十二句贈四同舍》:“此時聞有 燕昭臺 ,挺身東望心眼開。”

(2).指 冀 北一帶。 唐 祖詠 《望薊門》詩:“ 燕臺 一望客心驚:簫鼓喧喧 漢 將營。” 明 何景明 《送馬公順視學湖南》詩之一:“同是 燕臺 舊遊客,可堪相見又相違。” 陳毅 《聞八路軍大捷》詩:“抗 日 旌旗戰局開,大軍東出薄 燕臺 。”

(3).指幕府。 唐 李商隱 《梓州罷吟寄同舍》:“長吟遠下 燕臺 去,惟有衣香染未銷。” 馮浩 箋註:“ 燕臺 ,指幕府……言我惟懷府公之德,別無閒情牽繞也。” 唐 黃滔 《南海幕和段先輩送韋侍御赴闕》:“魏闕別當飛羽翼, 燕臺 獨且占風流。” 南唐 李中 《和胊陽載筆魯裕見寄》:“ 燕臺 多事每開顏,相許論交淡薄間。”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