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公為社稷而生,陳義敢過高,竊聞定策宮闈,流涕哀王室; 舉目有山河之異,失聲相向哭,欲把一麾江海,回首望昭陵。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知公為社稷而生,陳義敢過高,竊聞定策宮闈,流涕哀王室;
下聯:舉目有山河之異,失聲相向哭,欲把一麾江海,回首望昭陵。

對聯備註:

(清末近現代初-宋育仁《挽張之洞聯》)

參考注釋

社稷

[the god of the land and the god of grain — the state] 土神和穀神,古時君主都祭祀社稷,後來就用社稷代表國家

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 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史記·陳涉世家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於社稷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陳義

(1).陳說的道理。《莊子·讓王》:“ 屠羊説 居處卑賤而陳義甚高,子其為我延之以三旌之位。”

(2).陳述大義。 三國 魏 嵇康 《明膽論》:“ 延年 文生,夙無武稱,陳義奮辭,膽氣凌雲。” 戴明揚 校註:“《漢書·霍光傳》:‘﹝ 昌邑王 ﹞即位,行yin4亂, 光 憂懣,遂召會議 未央宮 ,羣臣皆驚愕失色。 田延年 前離席按劍曰:今羣下鼎沸,社稷將傾,如今 漢 家絶祀,將軍雖死,何面目見先帝於地下乎?’”

(3).所表現出的凜然大義。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前集·薦揚誠齋》:“ 昌黎 留 孔 戣 ,事雖不行,陳義甚高, 誠齋 有焉。”

定策

(1).亦作“ 定冊 ”。古時尊立天子,書其事於簡策,以告宗廟,因稱大臣等謀立天子為“定策”。《漢書·韓王信傳》:“﹝ 韓增 ﹞與大將軍 霍光 定策立 宣帝 ,益封千戶。”《漢書·趙充國傳》:“與大將軍 霍光 定冊尊立 宣帝 ,封 營平侯 。”《舊唐書·韋嗣立傳》:“以定冊尊立 睿宗 之功,賜實封一百戶。”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中:“ 李泌 曰:‘賴陛下語臣,使 楊素 、 許敬宗 、 李林甫 之徒承此旨,已就 舒王 圖定策之功矣。’” 明 李贄 《讀史匯·楊廷和》:“余又怪其不能以事 康陵 者而事 永陵 也,豈其真挾定冊之功,或恃 世宗 仁聖,終能聽己也耶?”《清史稿·后妃傳·孝欽顯皇后》:“ 穆宗 崩,太后定策立 德宗 。”

(2).決定方略或策略。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運籌 固陵 ,定策東襲。”《續資治通鑑·宋高宗建炎三年》:“庚午,帝還 越州 ,遂定策航海,乃移 四明 。”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俄羅斯事輯》:“二十一年,定策屯田。”

(3).既定的政策方略。 晉 陸機 《辯亡論》下:“借使中才守之以道,善人御之有術,敦率遺典,勤民謹政,循定策,守常險,則可以長世永年,未有危亡之患也。”

宮闈

(1).帝王的後宮,后妃的住所。《後漢書·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既正位宮闈,愈自謙肅。” 晉 潘岳 《景獻皇后哀策文》:“口嗚咽失聲,目橫迸以灑淚;邈雨絶於宮闈,長無覿於髣髴。”《舊唐書·魏少游傳》:“ 肅宗 至 靈武 ,殿宇御幄,皆象宮闈。” 金 元好問 《荊棘中杏花》詩:“天真不到鉛粉筆,富艷自是宮闈花。” 清 薛福成 《書<漢書·外戚傳>後九》:“ 漢 自 高祖 ,帷薄不修, 文帝 衽席無辨,而宮闈之政肅。”

(2).指后妃。 唐 李德裕 《次柳氏舊聞》:“ 玄宗 之在東宮,為 太平公主 所忌,朝夕伺察,纖微聞於上。而宮闈左右,亦潛執兩端,以附 太平 之勢。”《舊唐書·后妃傳序》:“歷觀前古邦家喪敗之由,多基於子弟召禍;子弟之亂,必始於宮闈不正。” 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中:“ 文公 卒與 寇萊公 力排宮闈,協定大策;功雖不終,其盡力於國者,亦可以無愧也。” 清 李漁 《玉搔頭·媲美》:“今喜宮闈已正,藩叛又除。”

(3).官名。 隋 唐 內侍省有宮闈局令,掌管宮內的法紀、制度,出入管鑰。見《通典·職官九》、《新唐書·百官志二》。

(4).指宮廷。 宋 葉適 《宋吏部侍郎鄒公墓亭記》:“小人猶偽撰公疏,激怒宮闈。” 蔡東藩 《前漢演義》第四二回:“甥舅成婚,雖似名分有乖,大眾都為他是宮闈私事,無關國家,何必多去爭論,自惹禍端,所以噤若寒蟬。”

流涕

[shed tears] 流淚。涕,古代一般指眼淚,用“泗”指鼻涕。如“涕泗交流”。後來“淚”代替了“涕”,“涕”代替了“泗”,“泗”一般不再使用

德威流涕,不能執刀。——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王室

(1) [royal family]∶帝王的家族

王室之胄。——《資治通鑑》

王室成員

(2) [royal or imperial court]∶指朝廷

舉目

[raise the eyes] 抬眼看

舉目四望

山河

[mountains and rivers—the land of a country] 山嶺和河流,指國家的疆土

錦銹山河

失聲

(1) [cry out involuntarily]∶下意識地叫喊

失聲驚嘆

(2) [lose one's voice]∶放聲痛哭

他聞訊失聲痛哭

相向

[in opposite directions;face to face] 相對;面對面

相向前進

一麾

(1).猶一揮,有發令調遣意。 漢 王充 《論衡·感虛》:“ 襄公 志在戰,為日暮一麾,安能令日反?”

(2).形容舉事簡捷。 宋 范仲淹 《寄石學士》詩:“一麾了婚嫁,萬事蠹精神。”

(3).一面旌麾。舊時作為出為外任的代稱。 唐 杜牧 《即事》詩:“莫笑一麾東下計,滿江秋浪碧參差。” 宋 曾鞏 《和邵資政》詩:“拂衣久欲求三徑,竊食聊須把一麾。” 清 沉濤 《迭韻和子方謝鶴》:“五貺可無詩媵鶴,一麾聊當夢遊仙。”參見一麾出守 ”。

江海

(1).江和海。《荀子·勸學》:“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三國 魏 曹植 《求通親親表》:“江海稱其大者,以無所不容。” 唐 岑參 《送張秘書充劉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覲省》詩:“萬里江海通,九州天地寬。” 蘇曼殊本事詩》之三:“ 丹頓 拜倫 是我師,才如江海命如絲。”

(2).舊時指隱士的居處。《莊子·刻意》:“就藪澤,處閒曠,釣魚閒處,無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後漢書·逸民傳序》:“然觀其甘心畎畝之中,憔悴江海之上,豈必親魚鳥樂林草哉。” 宋 蘇軾 《臨江仙》詞:“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3).引申為退隱。 南朝 齊 謝朓 《和王中丞聞琴》:“無為澹容與,蹉跎江海心。” 唐 楊炯 《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於時 魏特進 、 房僕射 、 杜相州 等,並以江海相期,煙霞相許。” 宋 蘇軾 《書諸公送周梓州詩後》:“予既有江海之意,而 正孺 亦慨然有歸歟之嘆。”

(4).泛指四方各地。《後漢書·蔡邕傳》:“ 邕 慮卒不免,乃亡命江海,遠跡 吳會 。” 唐 杜甫 《草堂》詩:“弧矢暗江海,難為游五湖。”《資治通鑑·梁武帝太清二年》:“江海未蘇,干戈暫止。”

回首

(1) [turn one's head;turn round]∶把頭轉向後方

(2) [look back]∶回顧

可堪回首。——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3) [die]∶婉辭。死亡

回首之日

昭陵

(1).陵墓名。 唐太宗 墓。在 陝西省 禮泉縣 九嵕山 。利用山峰鑿成。著名的 昭陵 六駿石刻,原來即列置在 昭陵 北面祭壇東西兩廡房內。 前蜀 韋莊 《聞再幸梁洋》詩:“ 興慶 玉龍寒自躍, 昭陵 石馬夜空嘶。” 清 張際亮 《遷延》詩:“石馬 昭陵 煩北望, 太宗 兄弟總縱橫。”參閱 宋 宋敏求 《長安志·醴泉》。

(2).陵墓名。 明穆宗 墓。在 北京市 昌平縣 大峪山 東。為 明 十三陵之一

(3).陵墓名。 清太宗 墓。亦稱 北陵 。在 遼寧省 沉陽市 北 隆業山 。為關外 清 代三陵( 昭陵 、 福陵 和 永陵 )中規模最大最完整的一個。解放後闢為 北陵公園 。參閱《清會典事例·盛京工部·陵寢規制》。

(4). 宋 仁宗 葬 永昭陵 , 宋 人以 昭陵 作為 仁宗 的代稱。 宋 樓鑰 《王岐公玄英宗詔草》:“ 昭陵 以 英宗 為皇子。” 宋 陳鵠 《耆舊續聞》卷三:“一日…… 昭陵 曰:‘甚好。’”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