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金石,新學歐和,並世爭推廣教主; 談藝廿年,論交兩代,後死應題有道碑。

輓聯名人名家15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舊文金石,新學歐和,並世爭推廣教主;
下聯:談藝廿年,論交兩代,後死應題有道碑。

對聯備註:

(清-陶浚宣《挽費念慈聯》)

參考注釋

舊文

(1).指古代禮制所規定的車服器用等物的彩繪文飾。《荀子·王制》:“聲則凡非雅聲者舉廢,色則凡非舊文者舉息。” 楊倞 註:“謂染綵、畫繢之事也。”

(2).前代的典籍。 漢 王逸 《楚辭章句·劉向<九嘆>序》:“典校經書,辯章舊文。” 章炳麟 《論承用“維新”二字之荒謬》:“《偽古文尚書》雖出自 東晉 人,而采輯舊文,皆有來歷。”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七篇:“然《世説》文字,間或與 裴 郭 二家書所記相同,殆亦猶《幽明録》、《宣驗記》然,乃纂緝舊文,非由自造。”

(3).過去寫的文章。如 錢鍾書 著有《舊文四篇》。

金石

[metal and stone] 金屬和石頭,比喻堅固東西

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新學

(1) [new learning]

(2) 初學;亦指初學的人

(3) 特指漢末王莽新朝時的古文經學;又指北宋王安石的經學

並世

同時代。 康有為 《<人境廬詩草>序》:“吾於並世賢豪多友之。” 清 鄒容 《獄中答西狩》詩:“並世無知己,吾生苦不文。”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關於太炎先生二三事》:“考其生平,以大勳章作扇墜,臨總統府之門,大詬 袁世凱 的包藏禍心者,並世無第二人。”

並世:同存於世;同時。《墨子·兼愛下》:“吾非與之並世同時,親聞其聲,見其色也。”《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孔子 皆後之,不並世。” 宋 黃庭堅 《題劉將軍雁》詩:“ 祁連 將軍一筆鴈,生不並世俱名家。” 清 方苞 《<畿輔名宦志>序》:“而史作於異代,其心平,故其事信。若郡州縣誌,則並世有司之所為耳。其識之明,未必能辨是非之正。”

隨世。《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先序今以上至 黃帝 ,學者所共術,大並世盛衰,因載其禨祥度制,推而遠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 司馬貞 索隱:“言其大體隨代盛衰,觀時而説事。”

竝世:同時。《列子·力命》:“ 北宮子 謂 西門子 曰:朕與子竝世也,而人子達。”

推廣

(1) [popularize;spread;extend]∶推衍擴大

何不推廣成書

(2) [extend]∶擴大套用或施行範圍

盎格魯-撒克遜人推廣了犁的使用

教主

(1).某一宗教的創始人,或教中地位最高的人。《方廣da5莊嚴經·zhuan55輪品》:“隨應演説法,教化諸羣生,能到於彼岸,故名為教主。” 唐 秦韜玉 《投知己》詩:“爐中九轉鍊雖成,教主看時亦自驚。” 清 李漁 《比目魚·入班》:“我們這位老師,極是顯靈,又極是操切,不像儒釋道的教主,都有涵養,不記人的小過。” 葉聖陶隔膜·萌芽》:“他們互相了解,互相慕悅,互視為愛的宗教的教主。”

(2). 宋 朝廢后入道,謂之“教主”。如 仁宗 郭后 為 金庭 教主、 哲宗 孟後 為 華陽 教主。其後 宋徽宗 迷信道教,亦曾使道籙院冊封己為教主 道君皇帝 。參閱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二、《宋史·徽宗紀三》。

談藝

談論詩文書畫等有關藝術修養方面的內容。 明 徐禎卿 有《談藝錄》。

論交

(1).爭論與交談。 唐 李頎 《行路難》詩:“秋風落葉閉重門,昨日論交竟誰是。”

(2).結交;交朋友。 唐 高適 《送前衛縣李寀少府》詩:“怨別自驚千里外,論交卻憶十年時。” 宋 陳師道 《贈魯直》詩:“相逢不用蚤,論交宜晚歲。” 清 龔自珍 《哭鄭八丈》詩:“論交三世久,問字兩兒趨。” 張昭漢 《癸丑暮秋偕璧子漫遊長江歌以紀事》:“古人論交恩義重,徙倚琴臺有餘痛。”

後死

(1).謂死在後,常用作生者自謙之詞。《論語·子罕》:“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 何晏 集解:“ 文王 既沒,故 孔子 自謂後死。” 唐 韓愈 《祭十二兄文》:“維我皇祖,有孫八人。惟兄與我,後死孤存。” 柳亞子 《海寧觀潮有作》詩:“我亦廿年慚後死,射潮穿冢兩蹉跎。”

(2).指後生小輩。 宋 陳亮 《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詞:“父老 長安 今餘幾?後死無讎可雪。”

有道

(1) [capable;proficient]:有德有才或通達事理

(2) [be honest and upright]:指政治清明,有德政

就有道而正也。——清· 劉開《問說》

有道之士。——《呂氏春秋·察今》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