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杜相業、伏董儒宗,國老重三朝,豈徒中外瞻依、東南保障; 虞夏開庠、周孔布憲,元臣殂一個,想見廟堂吁咈、坰野哀吟。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房杜相業、伏董儒宗,國老重三朝,豈徒中外瞻依、東南保障;
下聯:虞夏開庠、周孔布憲,元臣殂一個,想見廟堂吁咈、坰野哀吟。

對聯備註:

(清-梅光遠《挽張之洞聯》)

參考注釋

房杜

唐 名相 房玄齡 、 杜如晦 的並稱。 唐 劉肅 《大唐新語·匡贊》:“自是臺閣規模,皆二人所定……二人相須以斷大事,迄今言良相者,稱 房 杜 焉。”《新唐書·杜如晦傳》:“﹝ 如晦 ﹞與 玄齡 共筦朝政……方為相時,天下新定,臺閣制度、憲物容典,率二人討裁……兩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濟謀以佐佑帝。當世語良相,必曰 房 杜 雲。” 元 耶律楚材 《繼宋德懋韻》之三:“ 炎漢 蕭 曹 賢政事, 李唐 房 杜 美聲名。”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四:“ 河汾 房 杜 有人疑,名位千秋處士卑。”參見“ 房謀杜斷 ”。

相業

宰相的功業。亦喻巨大的功績。《宋史·陳堯佐傳論》:“ 堯佐 相業雖不多見,世以寬厚長者稱之。” 明 劉基 《次韻和石末公開讀有感》:“百年萬國奉王正,相業臺綱屬老成。” 清 黃景仁 《過賈秋壑集芳園故址》詩:“若論相業慙何地,便有仙居借自天。” 趙朴初 《周總理輓詩》:“相業史誰儔?丹心日許共。”

儒宗

儒者的宗師。 漢 以後亦泛指為讀書人所宗仰的學者。《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贊》:“ 叔孫通 希世度務,制禮進退,與時變化,卒為 漢 家儒宗。”《漢書·蕭望之傳贊》:“ 望之 堂堂,折而不橈,身為儒宗,有輔佐之能,近古社稷臣也。” 宋 王安石 《上邵學士書》:“昔 昌黎 為 唐 儒宗。” 清 葉廷琯 《吹網錄·石林公著作存佚考》:“ 石林 公以宏通淵雅之才,研求經義,撰述辭章,蔚為一代儒宗文伯。”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關於太炎先生二三事》:“先生遂身衣學術的華袞,粹然成為儒宗。”

國老

(1).指告老退職的卿、大夫、士。《周禮·夏官·羅氏》:“中春,羅春鳥,獻鳩以養國老。” 孫詒讓 正義:“國老之內,以老、更為尤尊。”《左傳·僖公二十七年》:“國老皆賀 子文 。” 孔穎達 疏:“《王制》云:‘ 有虞氏 養國老於上庠,養庶老於下庠。’然則國老者,國之卿大夫士之致仕者也。” 漢 賈誼 《治安策》:“春秋入學,坐國老,執醬而親饋之,所以明有孝也。”

(2).掌教化的官。《孔子家語·弟子行》:“宜為國老。” 王肅 註:“國老,助宣德教。”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清水》:“國老 王喜 、廷掾 鄭篤 、功曹 邠勤 等,鹹曰宜之。”

(3).指國之重臣。 宋 李清照 《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之二:“君不見驚人廢興傳 天寳 ,中興碑上今生草。不知負國有姦雄,但説成功尊國老。”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晉書》:“﹝ 楚王 ﹞ 暐 矯詔擅害國老。”

(4).甘草的別名。 唐 柳宗元 《從崔中丞過盧少府郊居》詩:“蒔藥閒庭延國老,開罇虛室值賢人。” 蔣之翹 註:“《本草》:甘草名國老。” 宋 梅堯臣 《司馬君實遺甘草杖》詩:“藥中稱國老,我懶豈能醫。”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一·甘草》:“﹝甘草﹞調和眾藥有功,故有國老之號。”

重三

(1).即重卦。兩個三爻的單卦相重。《京氏易傳》卷下:“重三成六,能事畢矣。”參見“ 重卦 ”。

(2).即上巳。指農曆三月初三日。 唐 張說 《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蕭令得潭字韻》:“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滿禊潭。” 宋 陸游 《上巳》詩:“殘年登八十,佳日遇重三。”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詁箋一》:“五月五日曰重五,九月九日曰重九,則三月三日亦宜曰重三也。” 清 趙翼 《金二雅繪禊游圖》詩:“重三從此增故事,不數典午 永和 時。”參見“ 上巳 ”。

豈徒

難道只是;何止。《孟子·公孫丑下》:“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豈徒順之,又從為之辭。”《後漢書·杜喬傳論》:“夫稱仁人者,其道弘矣!立言踐行,豈徒徇名安己而已哉。” 宋 葉適 《紀年備遺序》:“相與論舊事,追念愴然。然則 文昭 豈徒以博習自是而已哉!” 明 李東陽 《送王公濟歸武昌歌》:“豈徒文思比 唐 勃 ,應遣頌聲如 漢 褒。” 陳毅 《頤和園“五一”春遊紀盛》詩:“集體歡樂如海,豈徒車水馬龍!”

中外

[inside and outside] 裡面和外面

中外不得相救

中外交薦。——《明史》

瞻依

(1).瞻仰依恃。表示對尊長的敬意。語出《詩·小雅·小弁》:“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鄭玄 箋:“此言人無不瞻仰其父取法則者,無不依恃其母以長大者。” 宋 王安石 《祭歐陽文忠公文》:“然天下之無賢不肖,且猶為涕泣而歔欷。而況朝士大夫、平昔游從,又予心之所嚮慕而瞻依。” 明 張煌言 《上監國啟》:“臣不勝惶悚瞻依之至!” 清 孫枝蔚 《贈滕縣任明府淑源》詩:“上官齊勸慰,父老最瞻依。”

(2).借指父母。 王闓運 《王祭酒母鮑太夫人誄》:“少依慈訓,壯失瞻依。”

(3).敬仰依戀。 宋 蘇軾 《天章閣權奉安神宗皇帝御容祝文》:“將往宅於靈宮,永懷攀慕;願少安於祕殿,無盡瞻依。” 冰心 《寄小讀者》二一:“湖畔徘徊,山風吹面,情景竟是瞻依而不是賞玩。”

(4).形容聳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七》:“其下深壑中,始見居廬環倚,似有樓閣瞻依之狀,不辨其為公館、為廟宇也。”

東南

[southeast] 介於東和南之間的方向

方是時,博雞者以義聞東南。——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保障

(1) [assure]∶保護(權利生命、財產等),使不受侵害

保障國家安全

為國重鎮,不能保障江淮。——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2) [ensure;guarantee]∶確保;保證做到

保障供給

保障人民**

(3) [safeguard]∶起保障作用的事物

虞夏

指 有虞氏 之世和 夏 代。《禮記·表記》:“ 虞 夏 之質, 殷 周 之文,至矣。”《國語·周語上》:“昔我先王世 后稷 ,以服事 虞 夏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才略》:“ 虞 夏 文章,則有 皋陶 六德。”

周孔

周公 和 孔子 的並稱。 漢 張衡 《歸田賦》:“彈五絃之妙指,詠 周 孔 之圖書。” 唐 柳宗元 《覺衰》詩:“ 彭 聃 安在哉? 周 孔 亦已沉。” 宋 范仲淹 《謝公夢讀史詩序》:“公於是時,乃有正夢,特歌 周 孔 之仁義,能久澤於吾民。”

布憲

(1).古官名。掌刑法禁令。《周禮·秋官·布憲》:“布憲,掌憲邦之刑禁。”

(2).頒布法令。《國語·周語下》:“布憲施捨於百姓。”《管子·立政》:“正月之朔,百吏在朝,君乃出令,布憲於國。”《文選·陸倕<石闕銘>》:“《春秋》設舊章之教,《經禮》垂布憲之文。” 張銑 註:“憲,法也。言布法以示人也。”

元臣

重臣;老臣。 唐 韓愈 《送汴州監軍俱文珍序》:“當藩垣屏翰之任,有弓矢鈇鉞之權,皆國之元臣,天子所左右。” 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 晉 之 王導 ,可謂元臣。” 明 張居正 《徐存齋七十壽序》:“公位為元臣,齒為元老。” 清 陳康祺 《燕下鄉脞錄》卷二:“東南再造,悉畀元臣。”

一個

(1).表數量。單個。用於人和各種事物。如:一個人;一個書櫃;一個學校;一個理想;一個星期;一個地方。

(2).整個。如:他今天一個上午都沒歇過。如:今年一個冬天沒下過雪。

(3).用在動詞補語之間,表示程度。如:吃了一個飽;看了一個夠;淋了一個透。

(4).跟名詞、動詞結合,用在謂語動詞前,表示快速或突然。 張天翼 《兒女們》:“黑雲越堆越重,拚命往下沉,一個不留神就得塌下來。” 沙汀 《丁跛公》:“昨天在一家買賣田地的酒席上,一個不提防,給兩三個熟人,灌醉來躺下了。” 祖慰 《被礁石劃破的水流》:“我扭頭就走,真怕她一個箭步追上來。”

想見

[gather;infer] 經過推測得出結論

從中可以想見生活艱難

想見當日圍城光景。——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廟堂

(1) [temple]∶廟宇

(2) [imperial court]∶指朝廷

吁咈

(1).語本《書·堯典》:“帝曰:‘咨!四岳,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僉曰:‘於! 鯀 哉。’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岳曰:‘異哉,試可乃已。’帝曰:‘往!欽哉。’九載,績用弗成。” 孔 傳:“凡言吁者,皆非帝意。” 蔡沉 集傳:“咈者,甚不然之之辭。”後以“吁咈”表示不以為然之意。 唐 李商隱 《井泥四十韻》:“ 禹 竟代 舜 立,其父吁咈哉。”

(2).謂君臣和洽。 清 黃宗羲 《子劉子行狀》上:“得一 陳子壯 之忠,而又以過戇坐辜,使朝寧無吁咈之風。”參見“ 吁咈都俞 ”。

坰野

猶坰外。《詩·魯頌·駉序》:“ 僖公 能遵 伯禽 之法,儉以足用,寬以愛民,務農重穀,牧於坰野。” 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將吏依壁自固,虜輒掠坰野,收子女之俘,掊金帛之積而去。”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