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一瞧數十里圖畫屏風請看些梵宇僧樓與丹楓翠柏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 歸台再想幾千年江山人物回溯那朱門黃閣和白屋蓬扉接壤名者爭名利者逐利聖者益聖庸者愈庸

亭台

對聯全文

上聯:出門一瞧數十里圖畫屏風請看些梵宇僧樓與丹楓翠柏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
下聯:歸台再想幾千年江山人物回溯那朱門黃閣和白屋蓬扉接壤名者爭名利者逐利聖者益聖庸者愈庸

對聯備註:

(山東省濟南市千佛山北極台(北極台在濟南市區南面千佛山上)

參考注釋

出門

(1) [go on a journey;be away from home]∶離家外出或遠行

(2) [when a girl gets married]〈方〉∶出嫁

圖畫

(1) [picture;drawing;painting]

(2) 繪畫

(3) 用線條、色彩描繪出來的形象(如油畫、素描或版畫)

(4) 比喻壯麗江山

(5) [tableau]∶生動的描寫或形象的描繪

(6) [plan;scheme]∶謀劃

屏風

(1).室內陳設。用以擋風或遮蔽的器具,上面常有字畫。《史記·孟嘗君列傳》:“ 孟嘗君 待客坐語,而屏風后常有侍史,主記君所與客語,問親戚居處。”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中:“ 太宗 令 虞監 寫《烈女傳》以裝屏風,未及求本,乃暗書之,一字無失。” 清 李漁 《玉搔頭·抗節》:“只好算個畫裡鴛鴦,便做他屏風上的侍妾。” 茅盾 《手的故事》:“ 陸紫翁 和 周老九 挑中了右面那架屏風背後的好地方,悄悄說著話。”

(2).即荇菜。又名鳧葵,莖呈紫色。《楚辭·招魂》:“紫莖屏風,文緣波些。” 王逸 註:“屏風,水葵也。” 洪興祖 補註引《本草》:“鳧葵,即莕菜,生水中,俗名水葵。”

(3).中草藥防風的別名

梵宇

佛寺。《梁書·張纘傳》:“經法王之梵宇,覩因時之或躍;從四海之宅心,故取亂而誅虐。” 唐 宋之問 《登禪定寺閣》詩:“梵宇出三天,登臨望八川。”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小生是 西洛 貧儒,四海遊學歷州府,至 蒲州 ,因而到梵宇。”《老殘遊記》第二回:“﹝ 老殘 ﹞到了 鐵公祠 前,朝南一望,只見對面 千佛山 上,梵宇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

僧樓

寺院樓屋。 清 張飌 《秋晚華嚴樓》詩:“ 靜海寺 前行客舟, 草鞋夾 里見僧樓。”

丹楓

經霜泛紅的楓葉。 唐 李商隱 《訪秋》詩:“殷勤秋意,只是有丹楓。” 宋 陸游 《秋晚雜興》詩:“漠漠漁村煙雨中,參差蒼檜映丹楓。” 清 吳梅村 《九峰詩·橫雲山》:“赤壁豈經新戰伐,丹楓須記舊遊蹤。” 阿英 《流離》四:“丹楓點綴各處,有如繪畫。”

翠柏

(1) [Chinese incense cedar]∶原產中國的一種松科喬木

(2) [incense cedar]∶翠柏屬的各種植物的統稱

相間

[alternate with] 相互隔開;間隔

女生相間排著

紅白

(1).紅的和白的。形容色彩鮮明美麗。 唐 韓愈 《寒食出遊》詩:“邇來又見桃與梨,交開紅白如爭競。” 唐 杜牧 《念昔游》詩:“半醒半醉游三日,紅白花開山雨中。”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也沒首飾鉛華,自然沒包彈。淡浄的衣服兒,扮得如法,天生更一段兒紅白,便 周昉 的丹青怎畫?”

(2).紅事和白事。指嫁娶喪葬之事。《紅樓夢》第五五回:“或有婚喪紅白等事, 王夫人 賀弔迎送,應酬不暇。” 趙樹理 《邪不壓正》:“這地方的風俗,遇了紅白大事,客人都吃兩頓飯--第一頓是湯飯,第二頓是酒席。”

(3).象徵革命的和反動的。 曹靖華 《飛花集·風雨六十年》:“那時,負責同志懇切叮囑道:‘環境複雜,鬥爭嚴酷,紅白難辨,凡事務必細心沉著,機智而果決。’”

雪白

[snow-white] 潔白如雪

靛青

(1).藍草浸漚而成的液體。 元 無名氏 《硃砂擔》第一折:“則你這醇糯酒渾如靛青,我且飲一盞消閒興。”

(2).深藍色。 高雲覽 《小城春秋》第二一章:“他把一套靛青的短衫褲,連同草笠草鞋,都脫下來給 劍平 換上。”

(3).顏料名。即靛藍。參見“ 靛藍 ”。

碧綠

[viridity;dark green] 青綠色

千年

極言時間久遠。 晉 陶淵明 《輓歌詩》:“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蓋百代之儀表,千年之領袖。” 唐 盧照鄰 《中和樂章·歌登封》:“山稱萬歲,河慶千年。” mao1~11*1東 《浪淘沙·北戴河》詞:“往事越千年, 魏武 揮鞭。”

山人

(1) [hermit]∶指隱士

山人墨客

野客思茅宇,山人愛竹林。——唐· 王勃《贈李十四》

(2) [fortune-teller]∶舊稱以卜卦、算命為職業的人;方士

也不索喚師婆擂鼓邀神,請山人占卦揲蓍。——元· 羅國賓《羅李郎》

回溯

[recall;look back upon;trace] 上溯,向上推導

這種魚有回溯的習慣

朱門

(1) [vermilion gates;red-lacquered doors of wealthy homes]∶古代王公貴族的住宅大門漆成紅色,表示尊貴

(2) [the rich;wealthy family]∶舊時借指豪富人家

黃閣

亦作“黃閤”。 1. 漢 代丞相、太尉和 漢 以後的三公官署避用朱門,廳門塗黃色,以區別於天子。 漢 衛宏 《漢舊儀》卷上:“﹝丞相﹞聽事閣曰黃閣。”《宋書·禮志二》:“三公黃閤,前史無其義……三公之與天子,禮秩相亞,故黃其閤,以示謙不敢斥天子,蓋是 漢 來制也。”後因以黃閣指宰相官署。 唐 韓翃 《奉送王相公赴幽州巡邊》詩:“黃閣開帷幄,丹墀侍冕旒。” 元 耶律楚材 《為子鑄作詩三十韻》:“我祖建四節,功烈光黃閤。”

(2). 唐 時門下省亦稱黃閣。 唐 杜甫 《奉贈嚴八閣老》詩:“扈聖登黃閣,明公獨妙年。”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評詩》:“舊史《嚴武傳》遷給事中,時年三十二。給事中屬門下省, 開元 曰黃門省,故云‘黃閤’。”

(3).借指宰相。 唐 錢起 《送張員外出牧岳州》詩:“自憐黃閣知音在,不厭彤幨出守頻。” 宋 司馬光 《和始平公郡齋偶書》:“ 赤松 雅意思輕舉,黃閣群心望復還。” 明 張四維 《雙烈記·辨冤》:“説甚么黃閣經綸肅萬方。” 清 阮葵生 《茶餘客話》補遺:“ 陳桂林 文恭 宏謀 ,黃閣雍容。”

白屋

(1).指不施采色、露出本材的房屋。一說,指以白茅覆蓋的房屋。為古代平民所居。《尸子·君治》:“人之言君天下者瑤臺九纍,而 堯 白屋。”《漢書·王莽傳上》:“開門延士,下及白屋。” 顏師古 註:“白屋,謂庶人以白茅覆屋者也。”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白屋》:“古者宮室有度,官不及數,則居室皆露本材,不容僭施采畫,是為白屋也已。” 元 李翀 《日聞錄》:“白屋者,庶人屋也。《春秋》:‘丹 桓公 楹,非禮也。’在禮:楹,天子丹,諸侯黝堊,大夫蒼士黈黃色也。按此則屋楹循等級用采,庶人則不許,是以謂之白屋也。” 清 李漁 《玉搔頭·締盟》:“故此把白屋寒儒,都認做青雲貴客了。”

(2).指平民或寒士。 漢 荀悅 《漢紀·宣帝紀一》:“將軍輔翼幼君,將流大化,是以天下之士延頸企踵,爭願自効。今士見者皆露索、挾持,恐非 周公 輔相 成王 之禮,致白屋之意也。”《後漢書·文苑傳下·高彪》:“昔 周公旦 父 文 兄 武 ,九命作伯以尹華夏,猶揮沐吐餐,垂接白屋,故 周 道以隆,天下歸德。” 李賢 註:“白屋,匹夫也。”《新唐書·張玄素傳》:“ 周公 資聖人,而握沐吐餐,下白屋,況下 周公 之人哉?” 明 何景明 《壽許司馬》詩:“不屈朱門貴,能憐白屋貧。” 康有為 《大同書》丙部:“人人皆可由白屋而為王侯、卿相、師儒,人人皆可奮志青雲,發揚蹈厲,無階級之害。”

(3).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名。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二》:“刺史 毛奕 表行貳師將軍,將 酒泉 、 敦煌 兵千人,至 樓蘭 屯田,起 白屋 ,召 鄯善 、 焉耆 、 龜茲 三國兵各千,橫斷注濱 河 。”

接壤

[neighboring] 兩地邊界相連;交界

爭名

爭名望或爭名譽。《荀子·富國》:“布衣紃屨之士誠是,則雖在窮閻漏屋,而王公不能與之爭名。” 王先謙 集解:“王公不能與之爭名,言名過王公也。” 唐 杜甫 《贈秘書監江夏李公邕》詩:“爭名古豈然,關鍵歘不閉。”《文獻通考·經籍十九》:“然其序全用 杜牧 罪言,實無 宋公 一語,然則 歐公 殆不滿於 宋 名銜之著,固惡夫爭名,抑亦以自表異邪!”

逐利

(1).求取好處。《呂氏春秋·介立》:“今世之逐利者,早朝晏退,焦脣乾嗌,日夜思之,猶未之能得。”《史記·淮陰侯列傳》:“ 信 所出奇兵二千騎,共候 趙 空壁逐利。” 唐 韓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詩:“朋交日凋謝,存者逐利移。” 明 馮夢龍 《智囊補·兵智·曹瑋》:“虜聞 瑋 逐利行遲,師又不整,遽還兵來襲。” 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原君》:“ 漢高帝 所謂‘某業所就,孰與 仲 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覺溢之於辭矣。”

(2).追逐利潤。特指經商。《史記·平準書》:“商賈以幣之變,多積貨逐利。” 閩 徐夤 《偶書》詩:“市門逐利終身飽,谷口躬耕盡日飢。”《資治通鑑·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 張九齡 請不禁鑄錢,三月,庚辰,敕百官議之。 裴耀卿 等皆曰:‘一啟此門,恐小人棄農逐利,而濫惡更甚。’”

聖者

[saint]比一般人更為慈善、耐心、自我克制或有德行的人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