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遭遇兩文襄,那堪聽鼓金陵,鬢絲似雪; 舉世推崇一元老,遽爾乘槎銀漢,心事如潮。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平生遭遇兩文襄,那堪聽鼓金陵,鬢絲似雪;
下聯:舉世推崇一元老,遽爾乘槎銀漢,心事如潮。

對聯備註:

(清-陳嘉榖《挽張之洞聯》)

參考注釋

平生

(1) [all one’s life]∶終身;一生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婚姻是一個人的平生大事

(2) [always]∶向來;素來

他平生是很勤儉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清· 林覺民《與妻書》

遭遇

(1) [encounter (meet)with]∶碰上,遇到

遭遇明主。——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2) [lot]∶經受的事情;生活經歷

親身遭遇

文襄

(1). 春秋 五霸中的 晉文公 與 宋襄公 的並稱。 唐 劉知幾 《史通·稱謂》:“二方之於上國,亦猶 秦繆 、 楚莊 ,與 文 襄 而並霸。”

(2). 春秋 時的 晉文公 與 晉襄公 的並稱。《國語·晉語八》:“世及 武子 ,佐 文 襄 為諸侯,諸侯無二心。”

那堪

1.怎堪;怎能禁受。 2.猶言兼之;何況。

聽鼓

(1).古代官府卯刻擊鼓,入值;午刻再鼓,下值。因稱官吏赴衙值班為“聽鼓”。《北史·王晧傳》:“﹝ 晧 ﹞為司徒掾,在府聽午鼓,蹀躞待去。” 唐 李商隱 《無題》詩:“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2).官吏赴缺候補。 清 黃軒祖 《游梁瑣記·張勤果軼事》:“弱冠隨父聽鼓 汴 垣。”

金陵

(1).古邑名。今 南京市 的別稱。 戰國 楚威王 七年(公元前333年)滅 越 後在今 南京市 清涼山 ( 石城山 )設 金陵邑 。 南朝 齊 謝朓 《鼓吹曲·入朝曲》:“ 江 南佳麗地, 金陵 帝王州。” 唐 李白 《金陵歌送別范宣》:“ 金陵 昔時何壯哉!,席捲英豪天下來。”

(2).中晚 唐 人常以指 潤州 (今 江蘇省 鎮江市 )。 唐 李紳 《宿瓜州》詩:“煙昏水郭津亭晚,迴望 金陵 若動搖。” 唐 杜牧 《杜秋娘》詩序:“ 杜秋 , 金陵 女也。” 馮集梧 註:“…… 唐 人謂 京口 亦曰 金陵 。” 宋 王楙 《野客叢書·北固甘羅》:“ 趙璘 《因話録》言 李勉 至 金陵 ,屢讚 招隱寺 標緻。蓋時人稱 京口 亦曰 金陵 。”

(3). 北魏 拓跋珪 陵墓。在今 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縣 ,故 盛樂城 西北。《魏書·太祖紀》:“ 永興 二年九月甲寅,上諡 宣武皇帝 ,葬於 盛樂 金陵 。”

(4).指 四川 銅陵山 。 唐 王勃 《為人與蜀城父老書》:“山分玉字,水向 金陵 。” 蔣清翊 注引《後漢書·公孫述傳》註:“ 蜀 有 銅陵山 。”

鬢絲

亦作“鬂絲”。鬢髮。 唐 李商隱 《贈司勛杜十三員外》詩:“心鐵已從乾鏌利,鬢絲休嘆雪霜垂。” 明 李標 《寄懷無塵上人》詩:“蒲柳先衰感鬢絲,孤蹤不定益淒其。” 清 陶窳 《冬草》詩:“世態看蓬轉,孤心感髩絲。” 清 徐曼仙 《漫成》詩:“白到鬂絲羞鏡影,紅多血淚浣衣塵。” 戴望舒霜花》詩:“我靜觀我鬢絲的零落,於是我迎來你所裝點之秋。”

舉世

[throughout the world] 整個人世;全世界

舉世聞名

舉世混濁,而我獨清。——《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推崇

[hold in esteem;praise highly] 尊崇,推重崇敬

一元

(1).事物的開始。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英》:“謂一元者,大始也。”《漢書·董仲舒傳》:“《春秋》謂一元之意,一者萬物之所從始也,元者辭之所謂大也。謂一為元者,視大始而欲正本也。”

(2). 漢 《三統曆》法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年為一元。《漢書·律曆志上》:“凡四千六百一十七歲,與一元終。經歲四千五百六十,災歲五十七。”

(3). 宋 邵雍 把世界從開始到消滅的一個周期叫做一元。一元有十二會,一會有三十運,一運有十二世,一世有三十年,故一元共有十二萬九千六百年。見所著《皇極經世·觀物篇一》。《朱子語類》卷二四:“到得一元盡時,天地又是一番開闢。”《西遊記》第一回:“蓋聞天地之數,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

(4).一個中心或本原。參見“ 一元化 ”、“ 一元論 ”。

(5).指天下。《晉書·赫連勃勃載記》:“夷一元之窮災,拯六合之沉溺。”

(6).一頭。參見“ 一元大武 ”。

(7). 清 代稱元寶一枚為一元。 清 袁枚 《答孫補山相公書》:“捧到國寶一元,照人若雪。”

(8). 清 末以來的貨幣單位,銀圓一枚為一元,一元等於十角或一百分。元,本作“圓”。

遽爾

[suddenly] 突然;促然

不料他正該享天倫之樂的時候,竟遽爾作古了

遽爾加刑

乘槎

亦作“ 乘楂 ”。乘坐竹、木筏。傳說天河與海通,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見有浮槎去來,不失期,遂立飛閣於查上,乘槎浮海而至天河,遇織女、牽牛。此人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 蜀 郡訪 嚴君平 則知之。”後至 蜀 , 君平 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正是此人到天河時。見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十。《藝文類聚》卷八引“查”作“楂”。 南朝 梁 宗懍 《荊楚歲時記》也載有類似的傳說: 漢 張騫 奉命出使 西域 等 河 源,乘槎經月,到一城市,見有一女在室內織布,又見一男子牽牛飲河,後帶回織女送給他的支機石。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序》:“況復舟楫路窮,星漢非乘槎可上;風飇道阻, 蓬萊 無可到之期。” 宋 蘇軾 《次韻正輔同游白水山》:“豈知乘槎天女側,獨倚雲機看織紗。” 清 孔尚任 《岸桴記》:“予乘槎三年,江淮湖海,住若里巷。”後用以比喻奉使。 唐 杜甫 《有感》詩之一:“乘槎斷訊息,無處覓 張騫 。” 清 汪懋麟 《得舟次二隻琉球使還訊息》詩之一:“聞道乘槎客,安流實快哉。” 清 黃遵憲 《遠歸》詩:“且圖傍岸牽舟住,競説乘槎犯斗還。”參見“ 星槎 ”、“ 浮槎 ”。

銀漢

[the milky way] 見“銀河”

銀漢橫空

心事

[sth. weighing on one's mind;cares;concerns;worry] 心裡盤算、思慮的事(多指感到為難的)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