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致亡民無實業,封建廢世鮮完兵,我公具先覺先知,緯武經文,一代人才齊北面; 匡時略身畫凌煙,定策功名藏太室,小子嘆而今而後,馨香俎豆,千秋賢相仰南皮。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格致亡民無實業,封建廢世鮮完兵,我公具先覺先知,緯武經文,一代人才齊北面;
下聯:匡時略身畫凌煙,定策功名藏太室,小子嘆而今而後,馨香俎豆,千秋賢相仰南皮。

對聯備註:

(清-蕭先勝《挽張之洞聯》)

參考注釋

格致

(1) [study the phenomena of nature to acquire knowledge] “格物致知”的略語,考察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禮記·大學》

(2) 清朝末年講西學的人用它做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的總稱

在這學堂里,我才知道世上還有所謂格致,算學,地理,歷史,繪圖和體操。——《吶喊》自序

亡民

流亡在外的百姓。《史記·太史公自序》:“ 燕丹 散亂 遼 閒, 滿 收其亡民,厥聚海東,以集 真藩 ,葆塞為外臣。”

無實

(1).指植物不結子實。《禮記·月令》:“﹝孟秋之月﹞行春令,則其國乃旱。陽氣復還,五穀無實。”

(2).不真實;不誠實。《管子·明法解》:“以無實之言誅之,則姦臣不能無事貴重而求推譽,以避刑罰而受祿賞焉。”《楚辭·東方朔<七諫·自悲>》:“悲虛言之無實兮,苦眾口之鑠金。” 王逸 註:“讒言無誠,君不察也。” 金 元好問 《後飲酒》詩之二:“金丹換凡骨,誕幻若無實。”

(3).沒有實體。《史記·趙世家》:“乘飛龍上天不至而墜者,有氣而無實也。”

封建

(1) [the system of enfeoffment]∶一種分封的政治制度。君主把土地分給宗室和功臣,讓他們在這塊土地上建國。歐洲中世紀也曾實行類似的制度

(2) [feudalism]∶指封建主義社會形態

(3) [feudal]∶喻思想保守、泥古,不開放

這個人很封建

鮮完

新鮮完好。 漢 王充 《論衡·齊世》:“世有盛衰,衰極久有弊也。譬猶衣食之於人也,初成鮮完,始熟香潔,少久穿敗,連日臭茹矣。”

先覺

[a person of foresight] 事先認識覺察的人;覺悟早於常人的人

先知先覺

先知

[prescience;person of foresight] 認識事物在眾人之前;亦指認識事物在眾人之前的人;宗教中指受神啟示而傳達神的意旨或預言未來的人

緯武經文

謂運用文才武略以治理國家。《晉書·文六王傳贊》:“彼美 齊獻 ,卓爾不羣,自家刑國,緯武經文。”《周書·文帝紀論》:“非夫雄略冠時,英姿不世,天與神援,緯武經文者,孰能與於此乎。”《明史·太祖紀三》:“帝天授智勇,統一方夏,緯武經文,為 漢 、 唐 、 宋 諸君所未及。”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天情道理書》:“建功立業爭先赴,緯武經文大有為。”

代人

指繼任者。《世說新語·言語》“ 陶公 疾篤,都無獻替之言,朝士以為恨” 南朝 梁 劉孝標 註:“按 王隱 《晉書》載 侃 ( 陶侃 )臨終表曰:‘……伏願遴選代人,使必得良才,足以奉宣王猷,遵成志業,則雖死之日,猶生之年。’有表若此,非無獻替。”

北面

[face north] 古代君主面朝南坐,臣子朝見君主則面朝北,所以對人稱臣稱為北面

北面而事之。——《資治通鑑》

匡時

匡正時世;挽救時局。《後漢書·荀淑傳論》:“平運則弘道以求志,陵夷則濡跡以匡時。”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文義習吏,匡時富國,以取卿相者有矣。” 唐 吳兢 《貞觀政要·尊敬師傅》:“多才多蓺,道著於匡時;允文允武,功成於纂祀。” 清 顧炎武 《寄李生雲霑時寓曲周僧舍課子衍生》詩:“何如 長白山 中寺,莫使匡時雅志違。” 廖仲愷 《幽禁中感賦》詩:“吾生遭不造,芒鞋肆所之;廿載茹酸辛,努力思匡時。”

凌煙

亦作“ 凌煙 ”。 1.猶凌雲。 南朝 宋 謝靈運 《江妃賦》:“或飄翰凌煙,或潛泳浮海。” 唐 駱賓王 《送王贊府上京參選賦得鶴》:“虛心恆警露,孤影尚凌煙。” 唐 虞世南 《飛來雙白鶴》詩:“飛來雙白鶴,奮翼遠凌煙。”

(2). 凌煙閣 的省稱。 唐 杜甫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凌煙 功臣少顏色,將軍下筆開生面。” 明 陸采 《明珠記·返旆》:“罷干戈,功寫 凌煙 誰似我,聲名千古壯京都。” 郁達夫 《題寫真答荃君》詩之三:“儒生無分上 凌煙 ,出水清姿頗自憐。”

淩煙:凌煙閣 的省稱。 宋 葉適 《晉元帝廟記》:“ 漢 唐 陋矣,其殊勛盛烈,亦紀官爵,圖形貌,有 麒麟 、 雲臺 、 凌煙 之目,夸其得意。” 元 馬謙齋 《快活三過朝天子四邊靜·夏》曲:“先生豪放,詩狂酒狂,志不在 凌煙 。” 明 張居正 《寄嚴少師三十韻》:“所希垂不朽,勳業在 凌煙 。”

定策

(1).亦作“ 定冊 ”。古時尊立天子,書其事於簡策,以告宗廟,因稱大臣等謀立天子為“定策”。《漢書·韓王信傳》:“﹝ 韓增 ﹞與大將軍 霍光 定策立 宣帝 ,益封千戶。”《漢書·趙充國傳》:“與大將軍 霍光 定冊尊立 宣帝 ,封 營平侯 。”《舊唐書·韋嗣立傳》:“以定冊尊立 睿宗 之功,賜實封一百戶。”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中:“ 李泌 曰:‘賴陛下語臣,使 楊素 、 許敬宗 、 李林甫 之徒承此旨,已就 舒王 圖定策之功矣。’” 明 李贄 《讀史匯·楊廷和》:“余又怪其不能以事 康陵 者而事 永陵 也,豈其真挾定冊之功,或恃 世宗 仁聖,終能聽己也耶?”《清史稿·后妃傳·孝欽顯皇后》:“ 穆宗 崩,太后定策立 德宗 。”

(2).決定方略或策略。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運籌 固陵 ,定策東襲。”《續資治通鑑·宋高宗建炎三年》:“庚午,帝還 越州 ,遂定策航海,乃移 四明 。”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俄羅斯事輯》:“二十一年,定策屯田。”

(3).既定的政策方略。 晉 陸機 《辯亡論》下:“借使中才守之以道,善人御之有術,敦率遺典,勤民謹政,循定策,守常險,則可以長世永年,未有危亡之患也。”

功名

[scholarly honour or official rank in feudal China] 功績和名位;封建時代指科舉稱號或官職名位

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國演義

但是,他們(指東林黨人)比起那一班讀死書的和追求功名利祿的人,總算進步多了。——《事事關心》

太室

亦作“ 大室 ”。1.太廟中央之室,亦指太廟。《書·洛誥》:“王入太室祼。” 孔 傳:“太室,清廟。” 孔穎達 疏:“太室,室之大者,故為清廟。廟有五室,中央曰太室。”《春秋·文公十三年》:“大室屋壞。” 杜預 註:“大廟之室。”

(2).山名。即 嵩山 。在今 河南省 登封縣 北。《左傳·昭公四年》:“ 四岳 、 三塗 、 陽城 、 大室 、 荊山 、 中南 ,九州之險也,是不一姓。” 陸德明 釋文:“大室即中嶽 嵩高山 也,在 豫州 。”《史記·楚世家》:“ 幽王 為 太室 之盟。” 裴駰 集解引 杜預 曰:“ 太室 , 中嶽 也。”

小子

(1) [boy;bloke;chap]∶年幼的男孩子

他有兩個小子

(2) [son]∶兒子,小兒子

(3) [fellow]∶傢伙——含有輕蔑意

(4) [name by which the elder calls the younger]∶長輩晚輩

小子無所畏。——《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而今而後

從今以後。《論語·泰伯》:“而今而後,吾知免夫。” 漢 張衡 《東京賦》:“而今而後,乃知大 漢 之德馨,鹹在於此。” 宋 文天祥 《自贊》:“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魯迅 《書信集·致蔣抑卮》:“而今而後,吾將以烏托邦目 東櫻館 。”

馨香

(1) [fragrance]∶芳香。比喻德化遠播

(2) [smell of burning incense]∶燒香的香味

俎豆

(1) [dish and platter]∶俎和豆,古代祭祀、宴會時盛肉類等食品的兩種器皿

(2) [offer sacrifices to]∶指奉祀

俎豆千秋

千秋

(1) [a thousand years]∶千年

(2) [a long long time]∶歲月久遠

(3) [birthday]∶生日。敬辭,指人的壽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氣,豈不惹人議論?——曹雪芹《紅樓夢》

賢相

賢明的宰相。《荀子·富國》:“使百姓無凍餧之患,則是聖君賢相之事也。” 南朝 宋 謝靈運 《述祖德》詩之二:“賢相謝世運,遠圖因事止。” 明 焦竑 《玉堂叢語·文學》:“承上問而不蔽下臣之美,賢相之盛節也。”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田軍作<八月的鄉村>序》:“我們的學者也曾說過:要征服 中國 ,必須征服 中國 民族的心。其實, 中國 民族的心,有些是早給我們的聖君賢相武將幫閒之輩征服了的。”

南皮

縣名。 秦 置。今屬 河北省 。 漢 末 建安 中, 魏文帝 曹丕 為五官中郎將,與友人 吳質 等文酒射雉,歡聚於此,傳為佳話。後成為稱述朋友雅集宴遊的典故。《文選·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每念昔日 南皮 之游,誠不可忘。” 李善 注引《漢書》曰:“ 渤海郡 有 南皮縣 。” 南朝 宋 謝靈運 《擬魏太子鄴中集詩·阮瑀》:“念昔 渤海 時, 南皮 戲清沚。” 唐 陳子良 《遊俠篇》詩:“東郊鬭雞罷, 南皮 射雉歸。” 清 唐孫華 《次和酬愷功院長見懷一百韻》:“勝流宗 北海 ,高會集 南皮 。”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