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太保受遺輔政,惟我公更值艱難,當末命導揚,想兩宮陟降之靈,儼虛位而待賢相; 左文襄靖亂綏邊,儻異地同符勳業,故飾終典禮,舉廿年未加之謚,特推恩以寵勞臣。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召太保受遺輔政,惟我公更值艱難,當末命導揚,想兩宮陟降之靈,儼虛位而待賢相;
下聯:左文襄靖亂綏邊,儻異地同符勳業,故飾終典禮,舉廿年未加之謚,特推恩以寵勞臣。

對聯備註:

(清-金恩科《挽張之洞聯》)

參考注釋

太保

(1) [Assistant Grand Tutor;Grand Tutor to crownprince]∶古三公之一,位次太傅。亦指太子太保,為輔導太子之官

(2) [temple curate;medium]∶宋、元時對廟祝、巫師的稱呼

(3) [heroes of the greenwood;brigands]∶對綠林好漢的尊稱

(4) [servant]∶對僕役的尊稱

(5) [juvenile delinquent]∶男流氓

受遺

古代謂大臣接受皇帝的遺命以輔政。《漢書·公孫弘卜式兒寬傳贊》:“將率則 衛青 、 霍去病 ,受遺則 霍光 、 金石磾 ,其餘不可勝紀。” 唐 杜甫 《夔府書懷四十韻》:“先帝嚴靈寢,宗臣切受遺。”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內閣·隆慶七相之去》:“至 穆宗 憑几,僅 高 張 二公受遺。”

輔政

輔佐治理政事。《漢書·蕭望之傳》:“ 望之 前為將軍輔政,欲排退 許 史 ,專權擅朝。” 晉 乾寶 《晉紀總論》:“受遺輔政,屢遇廢置,故 齊王 不明,不獲思庸於 亳 。”《東周列國志》第二回:“及今勤政恤民,求賢輔政,尚可消弭天變。”

艱難

[hard;difficult] 艱苦困難

歷艱難險巇。——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漫長而艱難的行軍

末命

(1).帝王臨終時的遺命。《書·顧命》:“皇后憑玉幾,道揚末命,命汝嗣訓。”《三國志·魏志·齊王芳傳》:“大將軍、太尉奉受末命,夾輔朕躬。”《宋書·謝晦傳》:“及先帝不豫,導揚末命,臣與故司徒臣 羨之 ……等,並升御牀,跪受遺詔。” 宋 曾鞏 《韓琦制》:“及受末命,戡濟艱難。” 清 尤侗 《嘒鸞火》詩:“先皇末命猶在耳,嘒鸞一火何匆匆。”

(2).泛指臨終時的遺教。 清 黃宗羲 《贈刑部侍郎振華鄭公神道碑》:“於是血書末命,穴牆藏之,舉火zi1焚。” 章炳麟 《瑞安孫先生傷辭》:“嗚呼!不浹辰乎先生遂捐館舍焉,知向日所以詔 炳麟 者,今遂為末命也。”

(3).猶言厄運。 南朝 梁 江淹 《傷愛子賦》:“就深悼而誰弭,歸末命兮何陳?”

(4).晚年的命運。 明 陳與郊 《義犬》第五折:“笑慵奴本性迷,嘆山翁末命低。”

導揚

[arouse;enlighten;guide] 啟發;誘導

朕昧於政道,庶事未康,挹仰耆訓,導揚厥蒙。——《晉書·鄭沖傳》

兩宮

(1).指太后和皇帝或皇帝和皇后。亦指太上皇和皇帝或兩後。因其各居一宮,故稱兩宮。《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有如兩宮螫將軍,則妻子毋類矣。” 裴駰 集解引 張晏 曰:“兩宮,太后、 景帝 也。”《漢書·張延壽傳》:“ 放 取皇后弟 平恩侯 許嘉 女,上為 放 供張……兩宮使者,冠蓋不絶。” 宋 張元乾 《石州慢·己酉秋吳興舟中作》詞:“兩宮何處,塞垣祗隔 長江 ,唾壺空擊悲歌缺。”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比 穆宗 登極, 肅 益跋扈難制。兩宮震怒,臚列逆跡,付廷議,罪在不赦。”

(2).東宮和上台的合稱。指太子及皇帝。 晉 潘岳 《夏侯常侍誄》:“內賛兩宮,外宰黎蒸。”《文選·陸機<謝平原內史表>》:“入朝九載,歷官有六。身登三閣,官成兩宮。” 李善 註:“兩宮,東宮及上臺也。” 南朝 齊 王儉 《褚淵碑文》:“濯纓登朝,冠冕當世。陞降兩宮,實惟時寶。”

陟降

(1).升降,上下。《詩·大雅·文王》:“ 文王 陟降,在帝左右。” 朱熹 集傳:“蓋以 文王 之神在天,一升一降,無時不在上帝之左右,是以子孫蒙其福澤,而君有天下也。” 馬瑞辰 通釋:“《集傳》之説是也……古者言天及祖宗之默佑,皆曰陟降。《敬之》詩曰:‘無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土,日監在茲。’此言天之陟降也。《閔予小子》詩曰:‘念茲皇祖,陟降庭止。’《訪落》詩曰:‘紹庭上下,陟降厥家。’此言祖宗之陟降也。天陟降, 文王 之神亦隨天神為陟降。故曰‘ 文王 陟降,在帝左右’。”後因以為祖宗神靈暗中保佑之義。 唐 包佶 《祀雨師樂章·迎神》:“陟降左右,誠達幽圓。” 宋 陳亮 《重華宮正謝表》:“付託得人,爰上 唐 家之壽;陟降在帝,孰知 文後 之聲!” 清 唐孫華 《石鼓歌》:“ 尼父 尊 周 本素志,陟降或有神靈游。”

(2).猶往來。 唐 柳宗元 《送辛殆庶下第游南鄭序》:“今則囊如懸罄,傭室寓食。方將適千里求仁人,被冒畏景,陟降棧道。”《續資治通鑑·宋仁宗天聖五年》:“大禮史 王曾 言:‘皇帝執玉被袞,酌獻七室,而每室奏樂章,恐陟降為勞,請節宮架之奏。’” 王國維 《觀堂集林·與友人論詩書中成語書》:“古又有陟降一語,古人言陟降猶今人言往來,不必兼陟與降二義。”

(3).謂中晷影的長短變化。《新唐書·歷志三上》:“中晷長短,謂之陟降。景長則夜短,景短則夜長。積其陟降,謂之訊息。”

虛位

(1).空的坐位。 唐 韋應物 《出還》詩:“入室掩無光,銜哀寫虛位。”《舊唐書·李勉傳》:“以名士 李巡 、 張參 為判官,卒於幕,三歲之內,每遇宴飲,必設虛位於筵次,陳膳執酹,辭色悽惻,論者美之。”

(2).空著的職位;有名無實的職位。《漢書·諸侯王表》:“﹝ 周 朝﹞歷載八百餘年,數極德盡,既於王 赧 ,降為庶人,用天年終。號位已絶於天下,尚猶枝葉相持,莫得居其虛位,海內無主,三十餘年。”《南史·茹法亮傳》:“ 文度 為外監,專制兵權,領軍將軍守虛位而已。” 唐 韓愈 《天星送楊凝郎中賀正》詩:“侍從近臣有虛位,公今此去歸何時?”

(3).特意空出職位。表示期待賢能。 南朝 梁 任昉 《為蕭揚州薦士表》:“養素丘園,台階虛位;庠序公朝,萬夫傾望。” 唐 杜甫 《贈韋左丞丈濟》詩:“左轄頻虛位,今年得舊儒。”《明史·吳寬傳》:“ 弘治 八年,擢吏部右侍郎,丁繼母憂,吏部員缺,命虛位待之。”

(4).空名號。 唐 韓愈 《原道》:“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 章炳麟 《隴西有壯士》詩:“虛位不如塵土何為硜硜獨自苦。”

待賢

謂禮遇賢者。《晉書·段灼傳》:“自 穆公 至於 始皇 ,皆能留心待賢,遠求異士。”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或揚旌求士,或設簴待賢。”《隋書·李德林傳》:“ 李徵 曰:‘ 德林 久滯絳衣,我常恨 彥深 待賢未足。’”

左文

漢字形聲字中類在左,義在右者稱左文。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藝文一》:“古之字書,皆從左文。凡字,其類在左,其義在右。如木類,其左皆從木。”

靖亂

平定變亂。《左傳·僖公九年》:“君務靖亂,無勤於行。”《三國志·蜀志·張飛傳》:“除殘靖亂,未燭厥理。” 南朝 梁 任昉 《百辟勸進今上箋》:“伐罪弔民,一匡靖亂。”

綏邊

安定邊區。《三國志·吳志·薛綜傳》:“由此言之,綏邊撫裔,實有其人。”《北齊書·清河王岳傳》:“ 武定 元年,除 晉州 刺史、西南道大都督,得綏邊之稱。”

異地

[strange land] 異鄉,外鄉

流落異地

同符

與……相合;相合。《文選·揚雄<甘泉賦>》:“同符三皇,録功五帝。” 李善 注引 文穎 曰:“符,合也。”《東觀漢記·馬援傳》:“今見陛下恢廓大度,同符 高祖 ,乃知帝王自有真也。”《南史·袁湛袁粲等傳論》:“昔 王經 峻節,既被旌於 晉 世, 粲 之貞固,亦改葬於 齊 朝,其激厲之方,異代同符者矣。” 清 葉廷琯 《吹網錄·兩浙金石之名》:“ 木夫 此説,見其年譜中,正與 君謙 先後同符。”

勳業

功業。《三國志·魏志·傅嘏傳》:“子志大其量,而勳業難為也,可不慎哉!” 唐 李頎 《贈別張兵曹》詩:“勳業河山重,丹青錫命優。” 清 管同 《<方植之文集>序》:“由是言之:性命修於身,勳業皆其末跡也。” 阿英 《戎行兼言藝文事》:“將軍只手定 蘇北 ,勳業爭傳 大江 南。”

飾終

謂人死時給予尊榮。《荀子·禮論》:“送死,飾終也。” 宋 陸游 《王成之給事輓歌辭》:“贈極文昌貴,君恩厚飾終。” 清 昭槤 《嘯亭續錄·賜奠》:“國家寵待臣僚,遇有勳績昭著者,飾終之典,有上親臨賜奠者。”

典禮

[ceremony;celebration] 隆重地舉行的儀式

開學典禮

推恩

[extend favours (kindness)] 施恩惠於他人

推恩足以保四海。——《孟子·梁惠王止》

不推恩無以保妻子。

寵勞

指皇帝的慰勞。 前蜀 杜光庭 《李忠順司徒拜保護章詞》:“臣某夙荷玄慈,獲逢聖日,天波浩蕩,人爵優弘,慙無經濟之能,深慮寵勞之極。” 明 宋濂 《羅氏五老圖詩卷序》:“觀風之使或采而上之,則牛酒之寵勞,絮帛之敷錫,天光下照,赫奕於東海之濱矣。”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