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放眼觀天下托跡處何必仙何必桃花皆逍遙遊哉竊嘗讀陶先生記文高士病太守迷離離奇奇隱自明勝國無二心臣子 作潔身計此中避秦人不知漢不知魏晉亦等閒事耳請與看武陵郡今日車書同賦稅簡灝灝噩噩穆然見聖清大一統版圖

名勝湖南

對聯全文

上聯:試放眼觀天下托跡處何必仙何必桃花皆逍遙遊哉竊嘗讀陶先生記文高士病太守迷離離奇奇隱自明勝國無二心臣子
下聯:作潔身計此中避秦人不知漢不知魏晉亦等閒事耳請與看武陵郡今日車書同賦稅簡灝灝噩噩穆然見聖清大一統版圖

對聯備註:

(吳恭亨題桃源桃花源。勝國:被滅亡的國家;灝灝噩噩:浩大1莊嚴貌)

參考注釋

放眼

[take a broad view] 極目遠望

放眼未來

天下

(1) [land;whole China under heaven]∶四海之內,全中國

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孫子·謀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孫丑下》

天下三分。——諸葛亮《出師表》

天下之美。——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2) [among people;on society]∶人世間,社會

天下誰人不識君。——唐· 高適《別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天下事有難易乎。——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3) [all over the world;whole people]∶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縞素。——《戰國策·魏策》

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以天下之所順。

先天下之憂而憂。——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後天下之樂而樂。

(4) [rule;domination]∶國家或國家的統治權

傳天下不足多。——《韓非子·五蠹》

為天下理財。——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共爭天下。——《資治通鑑》

天下事誰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nature;between heaven and earth]∶自然界,天地間

知天下之寒。——《呂氏春秋·察今》

托跡

見「 托跡 」。

亦作「 托跡 」。猶寄身。多指寄身方外,或遁處深山或賤位,以逃避世事。 明 高啟 《送呂山人入道序》:「而其隱也,皆托跡山林為 老氏 之徒。」 明 夏完淳 《獄中上母書》:「慈君托跡於空門,生母寄生於別姓。」 清 新小武 《易水餞荊卿》:「因此隱忍遷就,托跡屠沽。」

何必

[be not necessary;there is no need;why]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麼早

桃花

亦作「 桃華 」。1.桃樹所開的花。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物色》:「『灼灼』狀桃花之鮮,『依依』盡楊柳之貌。」 唐 張志和 《漁父》詞之一:「 西塞 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元 貫雲石 《折桂令·送春》曲:「落日啼鵑,流水桃花。」 清 龔自珍 《宋先生述》:「朱書如桃華,日罄五七十紙。」 楊朔 《海市》:「年年桃花開時,就像那千萬朵朝霞到海島上來。」

(2).形容女子容貌。 唐 溫庭筠 《照影曲》:「桃花百媚如欲語,曾為無雙今兩身。」 清 徐士鑾 《宋艷·駁辨》:「詩云:一從蕙死蘭枯後,剛道桃花好麵皮。」

(3).指桃花馬。 唐 岑參 《玉門關蓋將軍歌》:「桃花叱撥價最殊,騎將獵向城南隅。」 宋 郭昭符 《秋日同知州潘贊善朝陽岩閒望歸郡中書事》詩:「畫橈淥水沙棠輕,朱鞅追風桃花速。」

(4).「 桃花水 」的省稱。指春汛。 宋 蘇軾 《次韻王定國南遷回見寄》:「相逢為我話留滯,桃花春漲孤舟起。」

(5).病名。癬的一種。 清 陸長春 《香飲樓賓談·徐氏二女》:「次女犯桃花百日,為美玉之玷。」

逍遙遊

《莊子》篇名。篇中借用大鵬和小鳩、大椿和朝菌的比喻,說明任何事物都不能超越自己本性和客觀環境,主張各任其性,放棄一切大小、榮辱、死生、壽夭的差別觀念,便能逍遙自在,無往而不適。後用以指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遊玩。 唐 陸龜蒙 《補沉恭子詩》:「雖非放曠懷,雅奉逍遙遊。攜手桂枝下,屬詞山之幽。」 宋 蘇軾 《九日次定國韻》:「會當無何鄉,同作逍遙遊。」 郭沫若 《當前詩歌中的主要問題答詩刊社問》:「地球自轉一周,坐在地上不動的人,也算作了逍遙遊。」

竊嘗

猶淺嘗。竊,通「 淺 」。《蕙風詞話》卷三引《織餘瑣述》:「樂器竹製者唯笙,用吸氣吸之,恆輕,故以喻『竊嘗』。」

先生

(1) [Mr.]

(2) 一般在一個男子姓氏後所用的一個習慣性的表示禮貌的稱呼

對杜先生講話

(3) 稱別人丈夫或對人稱自己的丈夫

(4) 舊時稱管帳的人

在商號當先生

(5) 舊時稱以說書、相面、算卦、看風水等為職業的人

算命先生

(6) 對長者的尊稱

和碩豫親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7) [teacher]∶老師

從先生授經。——清· 袁枚《祭妹文》

(8) [doctor]∶醫生

高士

[excellent person] 志趣、品行高尚的人;超脫世俗的人,多指隱士

吾聞魯連先生, 齊國之高士也。——《戰國策·趙策》

太守

[prefect] 漢朝設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隋唐後的刺史、知府也別稱太守

太守即遣人。——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太守自謂也。——宋· 蘇軾《教戰守》

太守與客來飲。

太守宴也。

迷離

[blurred;daze] 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迷糊

睡眼迷離

雌兔眼迷離。——《樂府詩集·木蘭詩》

離奇

[odd;bizzar;curious; absurd; extraordinary; fantasic] 情節不平常;出人意料

蟠木根柢,輪囷離奇。——《漢書·鄒旭傳》

這事兒很離奇

離奇的謊言

自明

[self-evidence] 不需證明,不言而喻

勝國

滅亡的國家。《周禮·地官·媒氏》:「凡男女之陰訟,聽之於勝國之社。」 鄭玄 註:「勝國,亡國也。」按,亡國謂已亡之國,為今國所勝,故稱「勝國」。後因以指前朝。 元 張養浩 《濟南龍洞山記》:「 歷下 多名山水, 龍洞 為尤勝……勝國嘗封其神曰 靈惠公 。」 明 宋濂 《故翰林待制承務郎兼國史院編修官柳先生傳》:「 隆山 牟公 應龍 ,得太史 李心傳 史學端緒,且諳勝國文獻淵源之懿,儀章、官簿、族系,如指諸掌。」 王國維 《沉乙庵先生七十壽序》:「 順康 之世,天造草昧,學者多勝國遺老,離喪亂之後,志在經世,故多為致用之學。」

二心

(1).異心;不忠實。《書·康王之誥》:「則亦有熊羆之士,不二心之臣,保乂王家。」 唐 劉肅 《大唐新語·極諫》:「二心事君,明罰無捨。」《二刻拍案驚奇》卷六:「那妻子是個乖巧的,見不是頭,也就懷著二心,無心戀著夫家。」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二部二五:「要有二心,天打五雷轟。」

(2).分心,分散精力。《韓非子·詭使》:「無二心私學,聽吏從教者,則謂之陋。」

(3).猶豫。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十五章:「你是去也不去?怎麼走在路上,還二心不定?」

臣子

[official as subject to the king] 君主時代的官吏

潔身

[preserve one’s purity] 使自己保持清白

潔身守道

秦人

秦 代統一全國,開展對外交通,北方和西方的鄰國往往稱 中國 人為「秦人」。直至 漢 晉 ,仍沿用此稱。《史記·大宛列傳》:「聞 宛 城中新得 秦 人,知穿井,而其內食尚多。」《漢書·匈奴傳上》:「穿井築城,治樓以藏穀,與 秦 人守之。」 顏師古 註:「 秦 時有人亡入 匈奴 者,今其子孫尚號 秦 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二·漢人唐人秦人》:「 馬永卿 引《西域傳》言:『 秦 人,我匄若馬。』註:『謂中國人為 秦 人。』」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等閒

(1) [(treat) lightly;random;careless]∶輕易;隨便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2) [ordinary]∶尋常,平常

烈火焚燒若等閒。——明· 于謙《石灰吟》

(3) 又如:

衛朝奉有心要盤他這所住房,等閒再不叫人來討。——《初刻拍案驚奇》

(4) [for no reason]∶無端;平白地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宋· 岳飛《滿江紅》

等閒平地起波瀾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孫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唐 韓愈 《送張道士序》:「今日有書至。」《水滸傳》第四五回:「 楊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見外?有的話,但説不妨。』」《兒女英雄傳》第三回:「 華忠 説:『今日趕不到的;他連夜走,也得明日早上來。』」

(2).目前;現在。《穀梁傳·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駱賓王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清 黃遵憲 《台灣行》:「今日之政民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韋護》第一章:「然而她們卻痛叱 中國 今日之所謂新興的、有智識婦女。」

車書

(1).《禮記·中庸》:「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謂車乘的軌轍相同,書牘的文字相同,表示文物制度劃一,天下一統。後因以「車書」泛指國家的文物制度。《後漢書·光武帝紀贊》:「金湯失險,車書共道。」 唐 杜甫 《題桃樹》詩:「寡妻羣盜非今日,天下車書已一家。」 清 黃遵憲 《送宍戶璣公使之燕京》詩:「 唐 宋 時遣使,車書萬里同。」

(2).指推行制度。 宋 李杲卿 《孟邦雄墓誌》:「朝廷得以車書 隴右 ,開拓 巴 蜀 ,皆公之力也。」

賦稅

(1) [taxes]∶田賦及各種捐稅的總稱

賦稅之繁重者,酌今昔而減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2) [duty]∶依照法律或習俗徵收的款項,尤指應付給政府的費用

灝灝

廣大無際貌。 漢 揚雄 《法言·寡見》:「灝灝之海,濟,樓航之力也。」 唐 皇甫湜 《韓文公墓銘》:「﹝先生之作﹞茹古涵今,無有端涯,渾渾灝灝,不可窺校。」 唐 柳宗元 《南嶽大明寺律和尚碑》:「晦而光,介而大,灝灝焉無以加也。」

噩噩

(1).嚴肅切直。 漢 揚雄 《法言·問神》:「 虞 夏 之《書》渾渾爾,《商書》灝灝爾,《周書》噩噩爾。」 李軌 註:「不阿借也。」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書與詩》:「 揚雄 曰:『…… 虞 夏 之《書》渾渾爾,《商書》灝灝爾,《周書》噩噩爾。』 虞 夏 禪讓,獨饒治績,敷揚休烈,故深大矣; 周 多征伐,上下相戒,事危而言切,則峻肅而不阿借。」

(2).猶諤諤。正言諫諍貌。 宋 范仲淹 《移蘇州謝兩府》:「此蓋相公仁鈞大播,量澤兼包,示噩噩之公朝,存坦坦之言路。」

(3).古樸;淳樸。 明 何景明 《七述》:「有應世之大人秉持仁義,服被禮樂,其德溫溫與與,其象熙熙噩噩。量出海宇,志棲寥廓。」 清 李漁 《蜃中樓·耳卜》:「時流爭羨風姿,道我飄飄若神仙之侶,古道常留顏色,所云噩噩似 羲皇 上人。」

(4).肥腴貌。 清 張岱 《陶庵夢憶·嚴助廟》:「 陶堰 司徒廟 , 漢 會稽 太守 嚴助 廟也,歲上元設供,任事者聚族謀之終歲。凡山物觕觕,海物噩噩,陸物痴痴……無不集。」

穆然

(1).靜思貌。《漢書·東方朔傳》:「於是 吳王 穆然,俛而深惟,仰而泣下交頤。」 顏師古 註:「穆然,靜思貌。」

(2).和敬貌。《資治通鑑·晉元帝永昌元年》:「宮省穆然,必無虞也。」 胡三省 註:「穆然,和敬之意。」 明 方孝孺 《鄭叔度字說》:「今 叔度 之家,秉義聚居者十世,堂序之內,秩然而禮,穆然而樂。」

大一統

《公羊傳·隱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 徐彥 疏:「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統天下,令萬物無不一一皆奉之以為始,故言大一統也。」《漢書·王吉傳》:「《春秋》所以大一統者,六契約風,九州共貫也。」大,重視、尊重;一統,指天下諸侯皆統繫於 周 天子。後世因稱封建王朝統治全國為大一統。 明 康海 《粉蝶兒·賀登科》套曲:「棟樑材自有非常用,好保護萬歲千年大一統。」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老百姓都希望中國結束分裂的局面,形成大一統的山河。」

版圖

[domain;territory] 指領土範圍、國家的邊界

凡在書契版圖者之貳,以逆群吏之治,而聽其會計。——《周禮·天官·司會》

這裡,這想到了我們中國的整個版圖。——秦牧《土地》

羅馬教會比羅馬帝國版圖更大,壽命更長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