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耶溪上泛者去而未休何如游此地乎靜聽爭流之萬壑 山陰5道中苦於應接不暇是以建斯亭也坐觀競秀之千岩

名勝紹興

對聯全文

上聯:若耶溪上泛者去而未休何如游此地乎靜聽爭流之萬壑
下聯:山陰2道中苦於應接不暇是以建斯亭也坐觀競秀之千岩

對聯備註:

(浙江紹興越望亭)

參考注釋

若耶溪

溪名。出 浙江省 紹興市 若耶山 ,北流入 運河 。相傳為 西施 浣紗之所。 唐 杜甫 《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 若耶溪 , 雲門寺 ,吾獨胡為在泥滓?青鞋布襪從此始。” 宋 辛棄疾 《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詞:“誰向 若耶溪 上,倩美人西去,麋鹿 姑蘇 。” 明 馮夢龍 《掛枝兒·藕》:“藉兒好一箇嫩白的肌體,深深的住在 若耶溪 。”參見“ 若耶 ”。

何如

(1) [how about;why not;what do you think]∶如何,怎么樣

今日之事何如。——《史記·項羽本紀》

誠好惡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則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2) [wouldn’t it be better]∶用反問的語氣表示勝過或不如

與其強攻,何如智取

此地

這裡,這個地方。 唐 駱賓王 《於易水送人》詩:“此地別 燕丹 ,壯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我初到此地,並不曾認得一個人。” 洪深 《抗戰十年來中國的戲劇運動與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靜聽

仔細地聽。 晉 劉伶 《酒德頌》:“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睹 泰山 之形。” 唐 劉長卿 《聽彈琴》詩:“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他索性不則一聲,妝睡在那裡靜聽。” 茹志鵑 《黎明的故事》二:“媽媽……有時停了筆,側耳靜聽一下。”

爭流

(1).比較高下、長短。流,流品。《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是以業與 三王 爭流,而名與天壤相獘也。”《後漢書·馮衍傳下》:“功與日月齊光兮,名與 三王 爭流。” 晉 張協 《七命》:“功與造化爭流,德與二儀比大。”

(2).競相流瀉。《文選·嵇康<琴賦>》:“爾乃顛波奔突,狂赴爭流。” 李周翰 註:“並水急也。”

(3).指爭相逐流而去。 mao11東 《沁園春·長沙》詞:“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山陰

[ubac] 山坡背陰的一面;山的北側

道中

(1).中途;半途。《戰國策·齊策四》:“ 孟嘗君 就國於 薛 ,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

(2).路上。《後漢書·方術傳上·許楊》:“即夜出 楊 ,遣歸。時天大陰晦,道中若有火光照之,時人異焉。”

苦於

某種情況所苦惱。《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九回:“去年又想鬧闊了,然而苦於沒有題目,窮思極想,才想得一個法子,是給他娘做陰壽。” 魯迅 《書信集·致王志之》:“青年作家大抵苦於生活,倘有佳作,只能就近賣稿。” 洪深 《戲劇導演的初步知識》上篇四:“譬如抑揚的腔調非不悅耳,而觀眾苦於不能聽出字句的意義。”

應接不暇

[have one's hand full all the time] 原形容景物繁多,目不暇接。後多形容來人太多或事務繁雜,接待應付不過來

仰觀山,俯聽泉,旁睨竹樹雲石,自辰及酉,應接不暇。——唐· 白居易《廬山草堂記》

是以

[consequently;therefore] 所以;因此

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坐觀

坐視;旁觀。《後漢書·皇甫規傳》:“臣窮居孤危之中,坐觀郡將,已數十年矣。” 唐 孟浩然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詩:“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宋 蘇軾 《論河北京東盜賊狀》:“且天上無雨,地下無麥,有眼者共見,有耳者共聞,決非欺罔朝廷,豈可坐觀不放。”

競秀

[contend for beauty] 互相比美

百花競秀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