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池回蔑子坡平更為滇都增痛史 魯迅湖澄錢塘江闊忍從歇浦奠英魂

輓聯名人名家15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九龍池回蔑子坡平更為滇都增痛史
下聯:魯迅湖澄錢塘江闊忍從歇浦奠英魂

對聯備註:

(柳亞子挽昆明“一二·一”烈士)

參考注釋

龍池

(1). 唐 代 長安 池名。故址在今 陝西省 西安市 。 元 喬吉 《金錢記》第一折:“明日三月初三,都要趕 九龍池 賞 楊 家一捻紅。” 元 無名氏《梧桐葉》第三折:“ 若耶溪 西施 戲瓢, 九龍池 玉環 鬭草。”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九龍池》:“ 九龍池 接近 昭陵 ,其北有 粹澤亭 為累朝駐蹕之地。”

(2).故址在今 四川省 茂汶羌族自治縣 。 宋 樂史 《太平寰宇記·四川汶山縣》:“ 巨人山 在 汶山縣 南三十里,山頭有石如人……下有九池,俗傳是 九龍池 。”

更為

[more] 更加

自從那次大病以後她更為注意保護好自己的身體

痛史

慘痛的歷史。 李大釗 《這一周》:“我們在今天應該把國際帝國主義侵略我們的痛史,細數從頭,把‘五四’運動精神,牢牢記住。” 李大釗 《這一周》:“我們在這一天,應該回思過去一切的痛史,以作國民的薪膽。”

魯迅

[Lu Xun] (1881.9.25—1936.10.19) 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於破落的封建家庭。1898年進南京水師學堂,第二年改入鐵路礦務學堂。1902年赴日本留學,曾在仙台學醫。不久棄醫從文,加入革命團體“光復會”。1909年歸國後在杭州、紹興等地教書。1912年到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工作,後隨政府遷北京。新文化運動興起,魯迅於1918年初參加《新青年》編委會,同年5月首次用魯迅筆名,發表抨擊家族制度和禮教弊害的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此後又陸續寫了《阿Q正傳》等著名小說。1920年起在北京大學、女子師範大學等校講課。參加領導“語絲社”,主編《莽原》等刊物。繼續發表作品,編成小說集《彷徨》和雜文集《華蓋集及其續編》。1927年1月到廣州中山大學任教。1927年10月以後定居上海。參加無產階級革命文學論爭,翻譯介紹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同時主編《語絲》。這幾年發表的雜文,編成《而已集》和《三閒集》。1930年參加發起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中國左翼作家聯盟,遭到1一11*1dang通輯。在這前後領導左翼文藝界。對國1一11*1dang的政策提出強烈抗爭。1933年參加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和宋慶齡等營救被捕的革命者。1936年擁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提出“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的口號。從參加左聯到病逝上海,寫的雜文更多,共有《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且介亭雜文》等八個集子。1936年10月19日病逝。作品編為《魯迅全集》二十卷

錢塘江

[Qiantang River] 中國浙江省最大河流,發源於安徽省大尖山嶺北麓,經杭州灣注入東海,全長410公里。以雄偉壯觀的錢塘潮聞名

忍從

忍受順從。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陀思妥夫斯基的事》:“百分之百的忍從,在未嫁就死了定婚的丈夫,堅苦的一直硬活到八十歲的所謂節婦身上,也許偶然可以發見罷,但在一般的人們,卻沒有。”

歇浦

上海市 境內 黃浦江 的別稱。也稱“黃歇浦”。相傳為 戰國 時 楚 春申君 黃歇 所疏鑿,故名。在詩文中常指代 上海 。 黃葆楨 《楊哲商烈士悼歌》之二:“ 歇浦 灘頭遇 秋俠 , 秋俠 識為人中龍。”

英魂

[spirit of the brave departed;spirit of a martyr] 對生前有傑出功績者的美稱。亦見“英靈”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