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措大選次科名,福耶禍耶,三千里路,獨往獨來,直教裘敝囊空,奄奄斜陽歸倦鳥; 劣殘生諸般苦惱,貧也病也,七八口家,一饘一粥,累到墨乾筆禿,絲絲弱息斷春蠶。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窮措大選次科名,福耶禍耶,三千里路,獨往獨來,直教裘敝囊空,奄奄斜陽歸倦鳥;
下聯:劣殘生諸般苦惱,貧也病也,七八口家,一饘一粥,累到墨乾筆禿,絲絲弱息斷春蠶。

對聯備註:

(清-《自輓聯》)

參考注釋

窮措大

措:讀書人。比喻貧窮的讀書人。

科名

[scholarly honor won in imperial exams] 科舉考中而取得的功名

千里

[the winged steed] 指千里馬

先王之千里。——《呂氏春秋·察今》

獨往獨來

(1).指特立獨行的人,擺脫萬物的掛礙,自由往來於天地間。《莊子·在宥》:“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獨往獨來,是謂獨有。”《列子·力命》:“至人居若死,動若械……獨往獨來,獨出獨入,孰能礙之。” 張湛 註:“物往亦往,物來亦來,任物來入,故莫有礙。”

(2).指人之思想、行為、活動自由,無所阻礙。《鬼谷子·內揵》:“欲就則就,欲去則去……獨往獨來,莫之能止。”《好逑傳》第十二回:“﹝姪女﹞舉動有嫌,雖抱知感之心,亦只好獨往獨來於漠然之中,而冀知我者知耳。” 茅盾 《夜讀偶記》二:“反對論者強調藝術思想的發展有其特殊規律,好像藝術思想的興衰,當真是獨往獨來,是藝術家的頭腦的獨創。”

(3).一人自去自來。 宋 楊萬里 《雪凍未解散策郡圃》詩:“獨往獨來銀粟地,一行一步玉沙聲。” 冰心 《寄小讀者》十六:“在 太平洋 舟中,青天碧海,獨往獨來之間,我常常憶起‘海水直下萬里深,誰人不言此離苦’兩句。”

(4).指文章推陳出新獨樹一幟。 清 戴名世 《<金正希稿>序》:“嘗習誦讀之,但見其獨往獨來,吐棄一切,非卑論儕俗者之所能曉。”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論文上·顧黃公春秋論》:“ 黃公 負經世才,其文不立間架……破八家之藩籬,自成一種獨往獨來文字。” 鄭振鐸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六二章二:“可稱為‘gong4安派’的先驅者,乃是幾位獨往獨來的大家,卻不是什麼古文作家們。”

囊空

謂袋中無錢。 唐 杜甫 《空囊》詩:“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 唐 韓愈 《寒食出遊》詩:“囊空甑倒誰救之,我今一食日還併。” 前蜀 貫休 《送僧游天台》詩:“囊空心亦空,城郭去騰騰。”

奄奄

(1) [feeble breathing]∶氣息微弱的樣子

兒神氣木呆,奄奄思睡。——《聊齋誌異·促織》

(2) 同 [with no sunlight] “晻晻”。陰沉沉的

晻晻黃昏後。——《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斜陽

[setting sun] 黃昏前要落山的太陽

倦鳥

倦飛之鳥。亦以喻倦遊之人。 宋 宋庠 《巡視河防置酒晚歸作》詩之一:“天長倦鳥沒,山晚跛牂回。” 明 劉基 《北上感懷》詩:“倦鳥思一枝,櫪馬志千里。營營勞生心,出入靡定止。”

殘生

(1) [one's remaining years]∶晚年;餘生

(2) [survivor]∶倖存的生命

諸般

[various;different kinds of;many] 各種;許多

諸般方法

苦惱

(1) [distressed;vexed;worried]∶痛苦煩惱

他為失敗苦惱不已

(2) [pitful] 〈方〉∶可憐

俚也苦惱,生仔病就是我一乾仔替俚當心點。——《海上花列傳》

七八

(1).七八成。表示將近達到某種極限。 宋 蘇軾 《與范子豐》詩之五:“夏田旱捐七八,鹽法更變,課入不登。” 宋 王灼 《碧雞漫志》卷二:“ 晁天咎 、 黃魯直 皆學 東坡 ,韻製得七八。” 元 秦簡夫 《趙禮讓肥》第一折:“可憐我也萬苦千辛度命咱,現如今心似油煠,肉似鉤搭,死是七八,那個提拔!”

(2).差不多;大概。 元 無名氏 《符金錠》第三折:“伺候著,七八丟下繡球兒來也。”《jin44梅詞話》第五回:“還早些個,你自去賣一遭來,那廝七八也將來也。”《jin44梅詞話》第五八回:“這咱晚,七八有二更,放了俺們去罷了。”

(3).七乘八,五十六。《素問·上古天真論》:“[丈夫]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

乾筆

猶枯筆。指畫法中含水墨甚少的筆法。 鮑昌 《庚子風雲》第一部第十八章:“或乾筆皴擦,或淡墨暈染,或焦墨破醒,模糊蒼鬱,蔚為一代畫風。”

絲絲

(1).形容纖細之物。猶言一絲一絲。 唐 司空圖 《燈花》詩之一:“ 蜀 柳絲絲羃畫樓,窗塵滿鏡不梳頭。” 宋 蘇軾 《三月二十日開園》詩之三:“鬱鬱蒼髯真道友,絲絲紅蕚是鄉人。” 明 文徵明 《素髮》詩:“素髮絲絲不滿梳,衰容覽鏡已非吾。” 聞一多 《紅燭·李白之死》:“月兒初還在池下絲絲柳影后窺看,像沐罷的美人在玻璃視窗晾發一般。”

(2).形容細微的感覺。猶一些、一點。 宋 蘇軾 《江上值雪效歐陽體》詩:“江空野闊落不見,入戶但覺輕絲絲。” 劉半農 《靜》詩:“他倆已經麻木,不再覺得兩邊肋脅下一絲絲的噏著痛了。”

(3).象聲詞。 茅盾 《子夜》七:“車子已經開進他家的大門,車輪在柏油路上絲絲地撒嬌。” 管樺 《二十八宿》:“油燈絲絲地燒著,燈光里飄動著抽菸的煙霧。”

弱息

(1).幼弱的子女。 南朝 梁簡文帝 《大同哀辭》:“含精鬱抑,嘆嗟何極。雲誰之悲,悲予弱息。”按, 大同 , 簡文帝 第十九子也,生於仲秋,殞於冬末。 明 沉鯨 《雙珠記·二友推恩》:“小兒從軍,杳無音訊……無端弱息戍天涯,雁過 衡陽 信也無。” 清 錢謙益 《貴州按察司副使繆國維授中憲大夫母張氏加贈恭人制》:“撫弱息於一絲,嚴霜下墜;寄孤生於再世,燎火晝寒。迨厥子之有聞,乃畢志而長往。” 清 劉大櫆 《書方節婦事》:“節婦 余氏 , 桐城 人,年十八歸 方 氏,夫曰 錫庸 ,十年生二子一女,而其夫亡。節婦念上有老姑,下有弱息,乃忍死以待。”

(2).專指女兒。 明 陸采 《明珠記·酬節》:“老年無子,痛《太玄》之失傳:弱息知書,幸 中郎 之有託。”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嬰寧》:“媼曰:‘老身 秦 姓,並無誕育;弱息僅存,亦為庶產。’” 何垠 註:“弱息,女也。”

春蠶

春季飼養的蠶。 晉 傅玄 《明月篇》:“昔為春蠶絲,今為秋女衣。” 南朝 梁 江淹 《麗色賦》:“春蠶度綱,綺地應紡;秋梭鳴機,織為褧衣。” 元 馬祖常 《都門一百韻用韓文公會合聯句詩韻》:“婦功春蠶溢,穡事秋田穫。” 清 馬鑾 《投梭女》詩:“早識春蠶絲已盡,當時應悔誤投梭。”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