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括人天治亂之大原溯群仙統馭萬類生成歸於太極 柱下史與乾坤悠久而為祖合佛教慈悲孔門忠恕樹闕先聲

名勝青城山

對聯全文

上聯:道德經括人天治亂之大原溯群仙統馭萬類生成歸於太極
下聯:柱下史與乾坤悠久而為祖合佛教慈悲孔門忠恕樹闕先聲

對聯備註:

(青城山:天師洞正殿)

參考注釋

道德

[ Dao De Jing of Laozi] 書名,即《老子》,我國古代重要的哲學著作

人天

(1).佛教語。六道輪迴中的人道和天道。亦泛指諸世間、眾生。《大寶積經·被甲莊嚴會三》:“能為世導師,映蔽人天眾;演説無所畏,我禮勝丈夫。”《魏書·釋老志》:“人天道殊,卑高定分。” 唐 白居易 《看夢得題答李侍郎詩因戲和之》:“看題錦繡報瓊瓌,俱是人天第一才。”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十六章:“按佛經,行善者得人天果報。”

(2).人間與天上。《晉書·陸雲傳》:“ 帝堯 昭煥而道協人天, 西伯 質文而 周 隆二代。” 郭沫若 《Lobeniche的塔》:“橫的自然觀和縱的道義感要構成一個新的金鑰開發人天的啞謎。”

(3).指糧食。民以食為天, 唐 人避 太宗 李世民 諱,改民作人,故稱“人天”。《舊唐書·音樂志三》:“粒食伊始,農之所先,古今攸賴,是曰人天。”參見“ 民天 ”。

治亂

(1).安定與動亂。《書·君牙》:“民之治亂在茲。” 宋 范仲淹 《潤州謝上表》:“議治亂之本根,求祖宗之故事。” 王闓運 《上巡撫惲侍郎書》:“觀其誠偽知其治亂,觀其輕重知其興亡。”

(2).謂治理混亂的局面,使國家安定、太平。《孔子家語·哀公問政》:“繼絶世,舉廢邦,治亂持危,朝聘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 晉 葛洪 《抱朴子·用刑》:“明治病之術者,杜未生之疾;達治亂之要者,遏將來之患。”《前漢書平話》卷上:“陛下聖文神武,治亂安危。”

大原

根源,根本。《漢書·董仲舒傳》:“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 清 管同 《與友人論文書》:“僕聞文之大原出於天,得其備者,渾然如太和之元氣。” 梁啓超 《湖南時務學堂學約》:“故養心者,治事之大原也。”

統馭

統轄;駕馭。《舊唐書·突厥傳下》:“ 肆葉護 性猜狠信讒,無統馭之略。” 明 李東陽 《天津衛城修造記》:“矧畿輔之近,喉襟之要,擁重兵,置群士,而無以控制統馭之,其可哉!”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行軍總要》:“今 東王 親受 天父 、 天兄 默中指授神妙機宜,左輔 天王 主宰天下,統馭寰宇。” 李大釗 《由縱的組織向橫的組織》:“例如政治,從前是以君綱臣,以官治民,以中央統馭地方,是縱的組織。”

萬類

[all things on earth] 萬物(多指有生命的)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mao33東《沁園春·長沙》

生成

(1) [form;produce]∶產生形成

石油的生成要經歷漫長歲月

(2) [be born (gifted) with]∶生來就如此

他生成討人喜歡

(3) [bear and rear]∶撫養

父母生成大恩

歸於

(1) [belong to]∶屬於(多指抽象事物)

榮譽歸於集體

(2) [result in]∶以…為結果

風停了,咆哮的大海也漸漸歸於平靜

太極

(1).古代哲學家稱最原始的混沌之氣。謂太極運動而分化出陰陽,由陰陽而產生四時變化,繼而出現各種自然現象,是宇宙萬物之原。《易·繫辭上》:“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孔穎達 疏:“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2). 宋 代理學家則認為“太極”即是“理”。《朱子語類》卷七五:“太極只是一箇渾淪底道理,裡面包含陰陽、剛柔、奇耦,無所不有。” 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太和》:“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謂太極也。”

(3).謂天宮,仙界。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七二:“時路烏足爭?太極可翱翔。” 晉 葛洪 《抱朴子·吳失》:“園囿擬上林,館第僭太極。”《雲笈七籤》卷八:“太極有元景之王,司攝三天之神仙者也。”

柱下史

(1). 周 秦 官名,即 漢 以後的御史。因其常侍立殿柱之下,故名。《史記·張丞相列傳》:“而 張蒼 乃自 秦 時為柱下史,明習天下圖書計籍。” 司馬貞 索隱:“ 周 秦 皆有柱下史,謂御史也。所掌及侍立恆在殿柱之下。”

(2).為御史的代稱。 唐 李白 《贈宣城趙太守悅》詩:“公為柱下史,脫繡歸田園。”

(3).指老子。參見“ 柱下 ”。

(4).星名。《晉書·天文志上》:“極東一星,曰柱下史,主記過,左右史,此之象也。”

乾坤

(1) [heaven and earth]∶天地

扭轉乾坤

(2) [male and female]∶男女

悠久

[long;long-standing long-drawn-out] 長久;久遠

一種悠久的民族意識傳統

悠久成物之理。——[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佛教

[Buddhism] 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公元前6至5世紀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釋迦牟尼創立。反對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主張“眾生平等”、“有生皆苦”,以超脫生死為理想境界廣泛流傳於亞洲國家。相傳東漢明帝時傳入中國

慈悲

[merciful] 謂給人快樂,將人從苦難中拔救出來,亦泛指慈愛憐憫

孔門

孔子 的門下,借指儒家。 漢 王充 《論衡·問孔》:“論者皆云:‘ 孔 門之徒,七十子之才,勝今之儒。’此言妄也。” 唐 李喬 《贈邊將》詩:“翻師平 碎葉 ,掠地取 交河 。應笑 孔 門客,年年羨四科。” 唐 魏仁歸 《宴居賦》:“ 孔 門之道,一以貫之。” 宋 朱熹 《道統一·顏曾思孟》:“ 孔 門只一箇 顏子 ,合下天資純粹;到 曾子 便過於剛,與 孟子 相似。”

忠恕

儒家的一種道德規範。忠,謂盡心為人;恕,謂推己及人。《論語·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朱熹 集註:“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後漢書·章帝紀》:“體之以忠恕,文之以禮樂。” 宋 蘇軾 《東坡志林·趙高李斯》:“夫以忠恕為心,而以平易為政,則上易知而下易達,雖有賣國之姦,無所投其隙,倉卒之變,無自發焉。”《鏡花緣》第十一回:“老兄以高貨討賤價,反説小弟克己,豈不失了‘忠恕之道’?”

樹闕

樹間空隙。 宋 楊萬里 《午憩筠庵》詩:“筠菴偶坐處,適當樹闕間。遠山不見我,而我見遠山。” 宋 劉克莊 《仙遊縣》詩:“煙收緑野連青嶂,樹闕朱橋映碧潭。”

樹立宮闕。參見“ 樹闕夢 ”。

先聲

[herald] 指發生於某一重大事件以前的類似的有相同性質的事件

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先聲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