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星西指,寰海鏡清,歸日名高典屬國; 忠輤南來,蔽江昏雨,臨風淒絕大中郎。

輓聯名人名家15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使星西指,寰海鏡清,歸日名高典屬國;
下聯:忠輤南來,蔽江昏雨,臨風淒絕大中郎。

對聯備註:

(清-成希縉《挽曾紀澤聯》)

參考注釋

使星

《後漢書·李郃傳》:“ 和帝 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單行,各至州縣觀採風謡。使者二人當到 益 部,投 郃 候舍。時夏夕露坐…… 郃 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 益州 分野。’”後因稱使者為“使星”。 唐 杜甫 《秦州雜詩》之九:“稠疊多幽事,喧呼閲使星。” 清 趙翼 《樹齋述庵奉使秦郵扁舟往晤》詩:“難得兩使星,皆是我舊雨。”

海鏡

(1).指明亮如鏡的海或海面。 南朝 宋 顏延之 《應詔宴曲水作詩》:“太上正位,天臨海鏡。” 唐 黃滔 《狎鷗賦》:“至若海鏡秋碧,天藍霽青,磨開桂月於浩渺,畫出 蓬山 於杳冥。” 清 龔自珍 《阮尚書年譜第一序》:“公仰能窺天步,俯能測海鏡。”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四:“餓鄉之‘餓’如其不軋窒他的機括,前途大約就可以見平風靜浪的海鏡。”

(2).指月亮。 明 徐渭 《泊閶門值閏月中秋》詩:“天上桂輪長若滿,人間酒盞莫嫌多。虹橋一散能追不,海鏡孤飛奈墮何。”

(3).蛤類動物名。 唐 劉恂 《嶺表錄異》卷下:“海鏡, 廣 人呼為膏葉盤。兩片合以成形,殼圓,中甚瑩滑,日照如雲母光,內有少肉如蚌胎。腹中有小蟹子,其小如黃豆,而螯足具備。海鏡飢,則蟹出拾食,蟹飽歸腹,海鏡亦飽。” 宋 黃庭堅 《又借前韻見意》詩:“招潮瘦惡無永味,海鏡纖毫只強顏。”

名高

崇高的聲譽;名聲顯著。《韓非子·說難》:“所説出於為名高者也,而説之以厚利,則見下節而遇卑賤,必棄遠矣。”《三國志·魏志·徐邈傳》:“往者 毛孝先 、 崔季珪 等用事,貴清素之士,於時皆變易車服以求名高。” 宋 蘇軾 《和劉道原詠史》:“名高不朽終安用,日飲無何計亦良。” 明 李贄 《與焦弱侯書》:“乃學其講道學,聚徒眾,收門生,以博名高,圖富貴。”

屬國

[dependency] 古時附屬於宗主國的國家

臨風

迎風;當風。《楚辭·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怳兮浩歌。” 南朝 宋 謝莊 《月賦》:“臨風嘆兮將焉歇,川路長兮不可越。” 唐 杜甫 《與嚴二郎奉禮別》詩:“出涕同斜日,臨風看去塵。” 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水滸傳》第三九回:“不覺酒湧上來,潸然淚下,臨風觸目,感恨傷懷。” 蘇曼殊 《寄調箏人》詩:“偷嘗仙女脣中露,幾度臨風拭淚痕。” 冰心 《寄小讀者》五:“我想起我的母親,不覺憑在甬道的窗邊,臨風偷灑了幾點酸淚。”

淒絕

謂極度淒涼或傷心。 清 劉易 《關山月》詩:“孤戍蒼茫色,寒笳斷續聲,征夫一長望,悽絶故園情。”

謂極其悲涼。 宋 秦觀 《長相思》詞:“念淒絶 秦 絃,感深 荊 賦,相望幾許凝愁。” 明 馮鼎位 《減字木蘭花》詞:“長亭淒絶,去歲傷秋曾送別。”

謂極度淒涼或傷心。《東周列國志》第八十回:“工人思歸,皆有怨望之心,乃歌《木客之吟》曰:‘……木客何辜兮,受此勞酷?’每深夜長歌,聞者淒絶。” 清 孫枝蔚 《秋興八首次王雪洲太史韻》之七:“家書來九月,淒絶弟兄心。” 魯迅 《別諸弟》詩之一:“最是令人淒絶處,孤檠長夜雨來時。” 郭沫若 《海濤集·離滬之前》:“天寒苦晷短,讀書未肯輟。檐冰滴有聲,中心轉淒絶。”

大中

《易·大有》:“《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曰《大有》。” 王弼 註:“處尊以柔,居中以大。” 高亨 註:“象大臣處於尊貴之位,守大正之道。”後以“大中”指無過與不及的中正之道。《漢書·孔光傳》:“皇之不極,是為大中不立。” 唐 柳宗元 《與呂道州溫論非國語書》:“近世之言理道者眾矣,率由大中而出者鹹無焉。” 清 王夫之 《誠明篇》:“君子之行藏刑賞,因時變通而協於大中,左宜右有,皆理也,所以在帝左右也。”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