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全文
上聯:綜中西為一家言,橫覽九流無此學;
下聯:立功名於萬里外,不緣世業足封侯。
對聯備註:
(清末近現代初-俞明震《挽曾紀澤聯》)
參考注釋
中西
[Chinese and Western] 中國和西洋
學貫中西
一家言
猶言一家之言。 三國 魏 曹丕 《典論論文》:“ 融 等已逝,唯 乾 著論,成一家言。” 唐 劉禹錫 《唐故衡州刺史呂君集紀》:“後十年,其子 安衡 泣捧遺草來謁,咨余紬之,成一家言,凡二百篇。” 明 方孝孺 《贈郭士淵序》:“他若 董仲舒 、 賈誼 、 司馬遷 、 揚雄 皆用之成一家言。” 梁啓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四章第三節:“ 墨子 生於 宋 ; 宋 ,南北要衝也,故其學於南北各有所採而自成一家言。”
橫覽
廣泛觀察。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七年正月十六日》:“竊嘗橫覽地球,盱衡全局,而得補偏救弊之術焉。”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立憲派·政聞社宣言書》:“然橫覽天下,從未聞有無國會之立憲國。” 嚴復 《主客平議》:“曠觀千古,橫覽五洲。”
九流
(1).先 秦 的九個學術流派。《漢書·敘傳下》:“ 劉向 司籍,九流以別。” 顏師古 注引 應劭 曰:“儒、道、陰、陽、法、名、墨、從橫、雜、農,凡九家。”
(2).泛指各學術流派。《北史·周高祖武帝紀》:“遂使三墨八儒,朱紫交競;九流七略,異說相騰。” 唐 高適 《奉酬睢陽李太守》詩:“逸足橫千里,高談注九流。” 清 龔自珍 《十月廿夜大風不寐起而書懷》詩:“我方九流百氏譚讌罷,酒醒炯炯神明真。”
(3).九品人物。《南史·梁武帝紀》:“自今九流常選,年未三十,不通一經,不得解褐。”參見“ 九品 ”。
(4).猶言各類,各種。 唐 薛逢 《送西川杜司空赴鎮》詩:“莫遣洪罏曠真宰,九流人物待陶甄。”
(5).指各種才藝。 宋 范公偁 《過庭錄》:“ 王齊叟 彥齡 ……有絶才,九流無所不能。”
(6).江河的許多支流。 三國 魏 劉劭 《趙都賦》:“其南也,則有洪川巨瀆,黃水濁河,發源 積石 ,徑拂 太華 ,灑為九流,入於玄波。” 唐 孟浩然 《自潯陽泛舟經明海》詩:“大江分九流,淼漫成水鄉。”
功名
[scholarly honour or official rank in feudal China] 功績和名位;封建時代指科舉稱號或官職名位
但是,他們(指東林黨人)比起那一班讀死書的和追求功名利祿的人,總算進步多了。——《事事關心》
萬里
萬里(1916- ) :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山東東平人。1936年加入中國gong9產9黨。曾任冀魯豫地委書記、南京市軍管會經濟部部長。建國後,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城市建設部部長、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兼北京市副市長、鐵道部部長、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世業
[undertaking passed on from genaration to genaration] 世代相傳的事業
今為君計,莫若遣腹心自結於東,以共濟世業。——《資治通鑑》
封侯
(1).封拜侯爵。《戰國策·趙策二》:“貴戚父兄皆可以受封侯。”《史記·衛將軍列傳》:“人奴之生,得毋笞駡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後漢書·班超傳》:“祭酒,布衣諸生耳,而當封侯萬里之外。”
(2).泛指顯赫功名。 唐 王昌齡 《閨怨》詩:“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宋 陳師道 《九月九日魏衍見過》詩:“一經從白首,萬里有封侯。”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
對聯推薦
對聯:薄海共銜悲,詎惟曾列門牆,痛失生平知己;
輓聯,名人名家對聯:北腿南拳儘是武林絕藝 刀光劍影拓開時代新花
體育,10字對聯對聯:一曲後庭花夜泊銷魂客是三生杜牧
名勝,南京,15字對聯對聯:今不異乎古所云; 我亦迫於時而起。
名人名家,名勝,上海,7字對聯對聯:峴山碑墮羊公淚 濬縣圖留陸子型
輓聯,7字對聯對聯:為孫劉三分遺蹟輕將北府招來人事幾回石亭鐵塔皆稱古
名勝,鎮江對聯:共獻貞心懷長者 同揮熱淚悼親人
題贈,7字對聯對聯:峰巒掩映春雲外 台榭參差曉翠中
亭台,7字對聯對聯:大量容人小心處事 正身率物屈己為群
名人名家,8字對聯對聯:畫草發生,頃刻工夫非為雨;
名人名家,11字對聯對聯:有殺氣卷八百里洞庭而去;
輓聯,名人名家,11字對聯對聯:雲從百丈潭中起; 雨向九重天上來。
名人名家,7字對聯對聯:錦繡江山千秋固 火紅日月萬載春
春聯,7字春聯對聯:玉女銅宜溪山無恙七百年毓秀鍾靈儘是東坡桃李
書院對聯:鹽梅著績,繡斧巡方,憶昔年風度叨陪,握手燕台一尊酒;
輓聯,名人名家
詩詞推薦
- 願四海,扶九重,干戈永息年屢豐
- 文場魁眾後,計幕主相知陳著《俞蓀墅示以雜興四首乃用危驪塘所次 * 西韻》
- 溪藤裁酒榼,番錦制詩囊
- 鈿箏重理,心事謾憑縴手蔡伸《感皇恩》
- 酒賤逢人醉,農閒到處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