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而忘家,公而忘私,亦猶行古之道也; 損以遠害,益以興利,豈不誠大丈夫哉。

輓聯名人名家15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國而忘家,公而忘私,亦猶行古之道也;
下聯:損以遠害,益以興利,豈不誠大丈夫哉。

對聯備註:

(清-李寶琛《挽張之洞聯》)

參考注釋

國而忘家

謂為國事而忘其家。 漢 賈誼 《陳政事疏》:“故化成俗定,則為人臣者主耳忘身,國耳忘家,公耳忘私。”《儒林外史》第六回:“但自古道:‘公而忘私,國而忘家。’我們科場是朝廷大典,你我為朝廷辦事,就是不顧私親,也還覺得於心無愧。” 郭沫若 《水平線下·第一日》:“象他這樣不折不扣的國爾忘家、公爾忘私的人,泱泱的 中國 中,究竟能有幾個?”

公而忘私

[be so devoted to public interests as to forget one’s own interests] 一心為公,忘了個人利益

年輕一代必須學習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公而忘私的崇高品質

行古

遵行古道。 唐 白居易 《得甲為邠州刺史正月令人修耒耜廉使責其失農候訴雲土地寒判》:“苟土膏之不起,欲速何為?誠宜嘉乃辨方,豈可詰其行古?” 唐 白居易 《得景為縣令教人煮木為酪州司責其煩擾辭雲以備凶年判》:“必也志切救災,道敦行古。”

遠害

避免禍害。 漢 劉向 《列女傳·鄒孟軻母》:“夫君子學以立名,問則廣知,是以居則安寧,動則遠害。”《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二:“適間這位貴友,途路之中,如此輕薄無狀,豈是全身遠害的君子!” 魯迅 《且介亭雜文·難行和不信》:“‘不相信’就是‘愚民’的遠害的塹壕,也是使他們成為散沙的毒素。”

豈不

[wouldn’t it result in] 難道不…?怎么不…?

豈不容易?

丈夫

[true man] 有志氣、有節操、有作為的男子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