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德則兄勝弟,論才則弟勝兄,此語吾敢承哉,招我我不赴,哭公公不聞,死生暌違一知己; 世治正神為人,世亂正人為神,斯言君自道耳,功昭昭在民,心耿耿在國,古今期許此純臣。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論德則兄勝弟,論才則弟勝兄,此語吾敢承哉,招我我不赴,哭公公不聞,死生暌違一知己;
下聯:世治正神為人,世亂正人為神,斯言君自道耳,功昭昭在民,心耿耿在國,古今期許此純臣。

對聯備註:

(清-左宗棠《挽胡林翼聯》)

參考注釋

論德

(1).評判品德的高下。《荀子·君道》:“論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韓詩外傳》卷三:“王者之論德也,不尊無功,不官無德,不誅無罪。”

(2).論贊天子的功德。 南朝 宋 顏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輶車朱軒,懷荒振遠之使,論德於外。”

才則

剛才。《前漢書平話續集》卷中:“ 戚夫人 曰:‘才則太后至此,言妾等我王萬歲之後,要將俺子母每徒(屠)之。’”

方才。 元 無名氏 《陳州糶米》第三折:“[小衙內白]纔則喝了幾碗投腦酒,壓一壓膽,慢慢的等他。”

公公

(1) [husband's father;father-in-law]∶丈夫的父親

(2) [grandfather] 〈方〉∶祖父

(3) [grandpa]∶對老年男子的尊稱

老公

(4) [eunuch]∶舊時對太監的稱呼

死生

(1).死亡和生存。《易·繫辭上》:“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説。”《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今死生榮辱,貴賤尊卑,此時不再至,願公詳計而無與俗同。” 宋 蘇軾 《題文與可墨竹》詩:“誰雲死生隔,相見如 龔 隗 。”

(2).猶言盈虧、消長。《孫子·虛實》:“故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長短,月有死生。”

(3).殺生。《國語·越語下》:“死生因天地之刑。” 韋昭 註:“死,殺也。”

(4).偏義複詞。指生命。 唐 杜甫 《房兵曹胡馬》詩:“所向無空闊,真堪託死生。”

(5).偏義複詞。指死亡。 唐 高適 《燕歌行》:“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宋 蘇軾 《侄安節遠來夜坐》詩之二:“畏人默坐成痴鈍,問舊驚呼半死生。”

暌違

別離;隔離。 南朝 梁 何遜 《贈諸游舊》詩:“新知雖已樂,舊愛盡暌違。” 唐 姚合 《寄陝府內兄郭冏端公》詩:“暌違逾十年,一會豁素誠。” 明 沉鯨 《雙珠記·從軍別意》:“自古功名當壯歲,東西何用惜暌違!” 冰心 《寄小讀者》二三:“我遠客他鄉,把這些都暌違了……這且不必管他!”

知己

(1) [know oneself]∶了解、賞識自己

(2) [intimate friend; bosom friend]∶親密朋友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莫愁前路無知己。——唐· 高適《別董大

(3) [bosom]∶彼此相互了解而關係密切的

知己話

世治

(1).世世代代地統治。《商君書·慎法》:“人主莫能世治其民,世無不亂之國。”

(2).時代太平;社會安定。《韓非子·有度》:“古者世治之民,奉公法,廢私術,專意一行,具以待任。”《三國志·魏志·袁渙傳》:“世治則禮詳,世亂則禮簡。” 明 劉基 《王子明志銘》:“世治而生,世亂而死。”

正神

正道之神。《四遊記·華光鬧蜻蜓觀》:“ 百蛟 曰:‘ 天王 乃上界正神,何該如此?’”《老殘遊記》第六回:“他還是 義和團 里的小師兄呢,那 二郎 、 關爺 多少正神常附在他身上,難道就不管管他嗎?”

為人

(1) [behave;conduct oneself]∶做人和跟人交往的態度

他為人正直

為人正派

為人不忍。——《史記·項羽本紀》

公子為人。——《史記·魏公子列傳》

其為人也。——《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為人迂訥。——《聊齋誌異·促織》

(2) [be a decent person]∶與人友好地交往

他素日很為人

(3) [facial features]∶像貌特徵

為人潔白晰。——《樂府詩集·陌上桑》

人為

(1) [man-made;artificial]∶人造成

一種人為的裝飾

(2) [do (make) by person]∶人去乾、做

事在人為

昭昭

(1) [bright]∶明亮;光明

昭昭有光,利行兵

(2) [understand]∶明白;清楚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老子》

昭昭然白黑分類。——唐· 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3) [worry]∶形容有心事

昭昭然為天下憂不足

耿耿

(1) [be troubled]∶心中掛懷,煩躁不安的樣子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煢煢而至曙。——《楚辭·屈原·遠遊》

耿耿於懷

(2) [bright;shining]∶明亮;顯著;鮮明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蒼蒼。——謝眺《夜發新林至京邑》

(3) [dedicated]∶誠信守節的樣子

忠心耿耿為祖國

進雄鳩之耿耿兮,讒介介而蔽之。——漢· 劉向《九嘆·惜賢》

古今

[ancient and modern] 古代和現代

古今差異

期許

期望;稱許。 明 張敬修 《文忠公行實》:“而其學一本之躬行,根極理道,以此獨深相期許。” 清 徐乾學 《納蘭君墓志銘》:“嘗讀 趙松雪 自寫詩有感,即繪小像,倣其衣冠。坐客或期許過當,弗應也。” 梁啓超 《上粵督李傅相書》:“ 啟超 自顧愚陋,固不足以當我公之期許。” 何為 《兩姊妹》:“那時她還只有十九歲,十九歲的姑娘,對人生塗上了多少幻想的色彩,對未來寄託了多少期許啊!”

純臣

忠純篤實之臣。《左傳·隱公四年》:“ 石碏 ,純臣也。” 晉 葛洪 《抱朴子·仁明》:“蓋明見事體,不溺近情,遂為純臣。”《資治通鑑·晉懷帝永嘉元年》:“ 苟晞 有大志,非純臣也,久令處之,則患生心腹矣。” 清 趙翼 《李忠定公墓在福州懷安桐口大安山》詩:“若論純臣心,豈願全軀國家覆。”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