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仁不讓見義必為剛大塞兩間何慚禴祀烝嘗典 立祠報功建坊崇德馨香昭百世永奠忠貞節烈魂

名勝無錫

對聯全文

上聯:當仁不讓見義必為剛大塞兩間何慚禴祀烝嘗典
下聯:立祠報功建坊崇德馨香昭百世永奠忠貞節烈魂

對聯備註:

(無錫:侯映奎題忠節祠,始建於同治年間)

參考注釋

當仁不讓

[not decline to shoulder a responsibility;in good cause do not lag behind;take sth. as one's obligation] 當:面對。仁:正義之事。《論語·衛靈公》:“當仁不讓於師。”後以“當仁不讓”表示應做之事,就應積極主動去做,不能推託

夫人臣依義顯君,竭忠彰主,行之美也,當仁不讓。——《後漢書·曹褒傳》

見義必為

看到正義的事情就去做。《宋史·儒林傳二·石介》:“老夫已保 介 矣。君年少,見義必為,豈可量哉。”亦作“ 見義當為 ”。 元 馬致遠 《薦福碑》第四折:“ 趙實 見義當為,不行邪徑,就加你為 吉陽 縣令。” 元 無名氏 《盆兒鬼》第四折:“見義當為,能代人鳴寃雪枉。”參見“ 見義勇為 ”。

剛大

(1).猶粗硬。《禮記·曲禮下》“豕曰剛鬣” 唐 孔穎達 疏:“豕肥則毛鬣剛大也。”

(2).剛直正大。《宋史·李燾傳》:“ 燾 性剛大,特立獨行。” 金 王若虛 《進士彭子升墓誌》:“言論慷慨,儀度不凡,剛大之氣,困而不折。” 清 管同 《與友人論文書》:“舍剛大而言養氣,不可以為養氣也;舍養氣而專言為文,不可以言為文也。”

兩間

謂天地之間。指人間。 唐 韓愈 《原人》:“形於上者謂之天,形於下者謂之地,命於其兩間者謂之人。”《宋史·儒林傳五·胡安國》:“願彊於為善,益新厥德,使信於諸夏,聞於夷狄者,無曲可議,則至剛可以塞兩間,一怒可以安天下矣。” 金 陳賡 《宣宗輓詞》:“儉德高千古,鴻勛際兩間。” 明 邵璨 《香囊記·潛回》:“那時節立朝綱當辯姦,我這裡正氣漫漫塞兩間。” 魯迅 《集外集·題<徬徨>詩》:“兩間餘一卒,荷戟獨徬徨。”

烝嘗

本指秋冬二祭。後亦泛稱祭祀。《詩·小雅·楚茨》:“絜爾牛羊,以往烝嘗。” 鄭玄 箋:“冬祭曰烝,秋祭曰嘗。” 漢 蔡邕 《文范先生仲弓銘》:“立廟舊邑,四時烝嘗,歡哀承祀,其如祖襧。” 明 宋濂 《故秦母夫人金氏墓志銘》:“烝嘗賓燕,悉中條序。” 章炳麟 《社會通詮商兌》:“宗法者,敬宗而嚴父,寢廟烝嘗,以為大典。”

報功

(1).酬報有功者;報答功德。《書·武成》:“崇德報功。” 孔 傳:“有德尊以爵,有功報以祿。” 漢 王充 《論衡·祭意》:“凡祭祀之義有二:一曰報功,二曰修先。” 漢 班固 《bai5虎通·社稷》:“王者所以有社稷何?為天下求福報功,人非土不立,非穀不食。”

(2).陳述功績。 清 李漁 《蜃中樓·結蜃》:“蜃樓結成了,大家都去報功。” 茅盾 《子夜》四:“﹝ 曾滄海 ﹞後來轉念到‘報功’總已不成,上gong5安局也沒意思,便決定回家再定辦法。”

德馨

[be of noble character] 馨:散布很遠的香氣。品德高尚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唐·劉禹錫《陋室銘》

百世

[all generations] 很多世代;很長時期(一世,三十年)

斯固百世之遇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百世之怨也。——《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流芳百世

忠貞

[staunch] 忠誠堅貞

忠貞不渝

節烈

(1) [woman who died for protecting her chastity]∶舊時指守節或殉節的婦女

(2) [ready to die to preserve one’s chastity]∶貞烈,剛正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