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圖書靜中涵道妙 春秋風月佳處得天和

名勝故宮乾隆9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左右圖書靜中涵道妙
下聯:春秋風月佳處得天和

對聯備註:

(故宮:乾隆題摛藻堂)

對聯左右圖書靜中涵道妙 春秋風月佳處得天和書法欣賞

左右圖書靜中涵道妙 春秋風月佳處得天和對聯書法作品欣賞
對聯【左右圖書靜中涵道妙 春秋風月佳處得天和】書法集字作品欣賞

參考注釋

左右

(1)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左和右兩方面

主席台左右,紅旗迎風飄揚

(2) [nearby;at hand;on both sides]∶附近;兩旁

余立侍左右。——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3) [at one's side]∶身邊

在帝左右

(4) [courtier;attendant]∶近臣;隨從

太后明謂左右。——《戰國策·趙策》

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帥左右登牙城拒戰。——《資治通鑑·唐紀》

左右擁至尹前。——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5) [you]∶對人不直稱其名,只稱左右,以表示尊敬;信札亦常用以稱呼對方

是故不敢匿意隱情,先以聞於左右。——《史記》

(6) [anyway;anyhow;in any event]∶反正

我左右閒著沒事,就陪你走一趟吧

(7) [about;or so;or thereabouts]∶用在數量詞後面表示概數

在六點或六點左右到的家

斷斷續續在上海住了三十年左右

(8) [control;dominate;influence;sway]∶支配;控制

他的行動為她所左右

(9) 身邊辦事的人,侍從 [member of one's entourage]

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圖書

(1) [books]∶泛指書籍

圖書目錄

(2) [atlas]∶圖籍。指疆域版圖與戶籍等簿冊

(3) [seal]∶指圖章或圖章的印記

刻兩方圖書。——《儒林外史》

(4) [chart]∶指河圖洛書

(5) [picture album]∶圖冊

道妙

(1).佛教或道教學說的精義、經典。 唐 韋應物 《春月觀省屬城始憩東西林精舍》詩:“道妙苟為得,出處理無偏。” 宋 真德秀 《送湯伯紀歸安仁》詩:“正須澄心願,乃許窺道妙。” 清 陳確 《黃山道士韓養元師弟傳》:“ 尊覺 雖少年,而勤思道妙,甘淡泊。”

(2).指文章。 唐 韓愈 《記夢》詩:“夜夢神官與我言,羅縷道妙角與根。” 錢仲聯 集釋引 汪琬 曰:“意當時有權貴不學,自詡能詩,欲得公之稱譽者,故作此以託諷歟?” 清 王筠 《菉友肊說》:“化神奇為腐臭,則典籍亦糟粕也;化臭腐為神奇,則瓦甓皆道妙也。”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一篇:“ 梁 之 劉勰 ,至謂‘人文之元,肇自太極’(《文心雕龍·原道》),三才所顯,並由道妙,‘形立即章成矣,聲發則文生矣’,故凡虎斑霞綺,林籟泉韻,俱為文章。”

春秋

(1) [a year]∶一年,四季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詩·魯頌·閟宮》

幾度風雨,幾度春秋

(2) [age]∶年齡

(3)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我國古代名,指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國諸侯國爭霸的時代

(4)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史書名。儒家經典之一,相傳孔子根據魯國的編年史修訂而成

本之《春秋》以求其斷。——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風月

(1) [gentle breeze and bright moonlight]∶本指清風明月

初秋涼夕,風月甚美。——《南史·褚彥回傳》

(2) [matters concerning a love;seductive arts of a woman]∶男女情愛

如今長大了,漸知風月。——《紅樓夢》

佳處

(1).優美之處。《世說新語·文學》“ 孫興公 作《天台賦》” 南朝 梁 劉孝標 註:“‘ 赤城 霞起而建標,瀑布飛流而界道。’此賦之佳處。”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附錄引 宋 周密 《題<保母帖>》詩:“佳處將無同,閟妙未易語。” 魯迅 《吶喊·故鄉》:“但要我記起他的美麗,說出他的佳處來,卻又沒有影象,沒有言辭了。”

(2).謂勝境。 唐 杜甫 《次空靈岸》詩:“迴帆覬賞延,佳處領其要。” 唐 韓愈 《將至韶州借圖經》詩:“願借圖經將入界,每逢佳處便開看。” 宋 文同 《奉寄興州分判誠之蒲兄》詩:“ 武興 山水郡,左右有佳處。” 明 唐順之 《茅處士妻李孺人合葬墓志銘》:“嘗欲邀諸詩客相與入 天台 雁宕 ,訪 赤城 佳處以為快。”

天和

(1).謂自然和順之理;天地之和氣。《莊子·庚桑楚》:“故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為然。”《莊子·知北游》:“若正汝形,一汝視,天和將至。” 成玄英 疏:“汝形容端雅,勿為邪僻,視聽純一,勿多取境自,然和理歸至汝身。”《淮南子·俶真訓》:“含哺而游,鼓腹而熙,交被天和,食於地德。” 唐 孟郊 《蜘蛛諷》詩:“萬類皆有性,各各稟天和。”《紅樓夢》第十六回:“且父母在家,思想女兒,不能一見,倘因此成疾,亦大傷天和之事。”

(2).謂人體之元氣。《文子·下德》:“目悅五色,口肥滋味,耳淫五聲,七竅交爭,以害一性,日引邪欲,竭其天和,身且不能治,奈治天下何!” 晉 葛洪 《抱朴子·道意》:“精靈困於煩擾,榮衛消於役用。煎熬形氣,刻削天和。” 宋 蘇軾 《和寄天選長官》詩:“虛懷養天和,肯徇奔走鬧。”《封神演義》第一百回:“ 李靖 等慰之曰:‘陛下當善保天和,則臣等不勝慶幸。’” 清 顧炎武 《寄子嚴》詩:“不幸喪厥明,猶能保天和。”

(3).天氣和暖。 明 何景明 《立春日作》詩之二:“鳥鳴知天曙,冰泮知天和。”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