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冠五百多尊但爾有求皆感應 記受一生補佛獨他何故不皈依

名勝佛教彌勒殿13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慈冠五百多尊但爾有求皆感應
下聯:記受一生補佛獨他何故不皈依

對聯備註:

(湖北武漢寶通禪寺(彌勒座))

參考注釋

五百

(1).古代在官輿前導引的役卒。《後漢書·宦者傳·曹節》:“越騎營五百妻有美色, 破石 從求之,五百不敢違。” 李賢 注引 韋昭 《辯釋名》:“五百,字本為‘伍’。伍,當也;伯,道也。使之導引當道中以驅除也。”

(2).執杖行刑。《後漢書·文苑傳下·禰衡》:“ 衡 言不遜順…… 祖 大怒,令五百將出,欲加箠。” 李賢 註:“五百,猶今之問事也。”《三國志·蜀志·劉琰傳》:“ 胡氏 有美色, 琰 疑其與 後主 有私,呼五百撾 胡 。”《續通典·職官十五》:“五百本為執楚導引之人,各代皆不特置, 唐 以後皆無此職名。”

感應

(1) [response;reaction;interaction]

(2) 物理學名詞。一個物體(如電導體、可磁化體、電路)內部由於另一類似激發物體的接近(但不接觸)或者由於磁通的變化而產生的電荷、磁性或電動勢

(3) 因受外界影響而引起相應的反應

自然界現象對於人間情緒有種種不同的感應,我以為月亮引起的感應多半是消極。——茅盾《談月亮》

令人又言心電感應有道,吾亦望其是實,則吾之死,吾靈尚依依旁汝也。——《與妻書》

一生

[from the cradle to the grave;all one's life] 整個生命期間

何故

什麼緣故為什么。《左傳·宣公十一年》:“ 夏徵舒 為不道,弒其君,寡人諸侯討而戮之,諸侯、縣公皆慶寡人,女獨不慶寡人,何故?”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六:“夫人從何所來?車上所載何物?丈夫安在?何故獨行?” 唐 盧仝 《月蝕》詩:“何故中道廢?自遺今日殃。” 宋 葉適 《<梁父吟>序》:“使 亮 終已不遇而抱孫長息以老於 隆中 者,其躬耕之獲,豈少此哉?何故自親 漢 魏 之勞,至今遺恨以死?”

皈依

[the ceremony of proclaiming sb.a Buddhist] 佛教名詞。信仰佛教者的入教儀式。因對佛、法、僧三寶表示歸順依附,故亦稱“三皈依”

始覺浮生無住著,頓今心地欲皈依。——唐· 李須《宿營么禪房聞梵》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