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槍匹馬
拼音:dān qiāng pí mǎ意思:
原指打仗時一個人上陣。比喻行動沒人幫助。
近 義 詞:
反 義 詞 :
例句:
馮寡婦大罵那些女人是熊包,自己單槍匹馬,趁人們在街上歇晌的當兒,故意在大街上向村西頭走。
來 自:
五代·楚·汪遵《烏江》詩:“兵散弓殘挫虎威,單槍匹馬突重圍。”
語 法:
聯合式;作主語、定語、狀語;指獨立作戰
故 事:
秦王朝滅亡後,項羽的楚軍是最強大的,可是在與漢軍爭奪中,漸漸走了下坡路。
公元前202年,項羽在垓下被漢軍包圍。項羽的人馬少,糧食也沒了。夜裡從漢營里傳來楚歌聲,項羽傷心地唱道:“力氣拔山蓋世,可是時機不利,烏騅馬不肯跑。馬兒不肯跑,我們該怎么辦?虞姬啊虞姬,我們該怎么辦?” 半夜項羽突圍,逃到東城時,只剩下二十八個士兵,但是追兵卻有幾千。 項羽說:“我起兵八年,打過七十多場仗,從來沒有輸過。今天這是老天要亡我!” 逃到烏江,烏江的亭長有隻船,可渡一人一馬,可是項羽說:“當初八千子弟隨我渡江,今天只有我一個人回去。又有什麼臉面見江東父老!” 最後項羽刎頸烏江邊。
五代詩人汪遵寫道:“在兵敗、弓折、威風掃地後,項羽單槍匹馬殺出重圍,江東已經可以看見了,可是卻不能回去,英雄雖然不在了,可是他羞愧的面容憂在。”
“單槍匹馬”比喻一個人行動,沒有別人幫助。
(出自五代•楚•汪遵《烏江》)
成語結構:
聯合式成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英文 :
all by oneself
俄文 :
в одинóчку
日文 :
人に頼らず単獨で行動する
其他翻譯:
<德>etwas ganz allein tun <ohne fremde hilfe handeln><法>faire cavalier seul <agir tout seul sans avoir recours aux autres>
成語謎語:
一人騎馬上陣
歇 後 語:
一人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