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著爸爸長大的玩具
我們的童年是多姿多彩的,各種各樣的電動玩具陪著我們度過歡樂的童年。我不知道爸爸的童年是快樂的還是無聊的,不知道爸爸童年的玩具帶給爸爸的是開心還是難過,我只知道,爸爸的童年,玩具蘊含著一種成就感。
抽陀螺
陀螺是爸爸童年的玩具。爸爸說做陀螺只需把一小塊木料的一端削得尖尖的,做得跟錐形那樣,在錐形的底部安上一顆鐵珠子。抽陀螺用的細鞭子,是一撮撮稻草編成的,把稻草搓成繩子狀,便可以開始玩了。
這時候,孩子們總是帶著自己心愛的小陀螺,跑到一塊寸草不生的空地上。看準時機先把小陀螺扔到地上,立刻揮舞起細鞭子,“啪、啪”地狂抽著,陀螺越轉越快,後來他們再也沒力氣抽了,陀螺就越轉越慢,漸漸地停了下來,倒在地上。這時,孩子們就會猛地拾起小陀螺,拍掉粘在上面的泥巴。土地上,隨處可見陀螺運動的軌跡。“抽陀螺”還有一個傳說:抗日戰爭後,人們把“漢奸賣 * ”當成“陀螺”,給這個遊戲取了個新名字叫“抽漢奸”,孩子們認為這樣狂抽才比較解氣,於是越抽越歡,“啪、啪”越抽越響。有時候,路過的大人們也停下腳步,狠狠抽那罪大惡極的東西幾鞭子。“抽陀螺,楊柳活。”這歌謠也越傳越廣,大街小巷都能聽到。
滾鐵圈
爸爸的童年,還有一個挺有趣的小玩意:滾鐵圈。
到工地上找一根粗鐵線,圍成像八月十五的月亮那樣圓的一個圈,再向爸爸媽媽要一根烤芋頭用的鐵鉤子。準備好這些,就可以滾鐵圈玩了。
那空地跟他們有緣,孩子們總喜歡到那裡玩。他們紛紛操起鐵鉤子鉤起鐵圈,讓鐵圈滾著,那鐵鉤子牢牢地鉤住鐵圈,執意不讓鐵圈躺在地上。
爸爸說滾鐵圈給了他一個練平衡力的機會,只要平時多練,走獨木橋就會走得很穩了。
丟沙包
滾鐵圈和抽陀螺還不是爸爸童年最大的樂趣,爸爸在童年玩的最開心的非丟沙包莫屬了。
說起丟沙包,我們的童年時代也有不少人喜歡,我就是其中的一個。回到爸爸的童年,丟沙包可是孩子們最愛玩的遊戲。
讓媽媽縫一個小布袋,再去工地旁邊拿一些沙子,把撿來的沙子細心地裝填到小布袋裡,一個小巧玲瓏的沙包就做好了。裝到小布袋裡的沙子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小沙包太重,砸過去的時候容易傷到人;少了,小沙包太輕,扔不遠,就飄到別處去了。
丟沙包的規則很簡單。把一堆孩子分成“敵我”兩方。小沙包是手裡唯一能攻擊的“武器”,既要用“武器”攻擊敵人,又要躲避開敵人的“武器”,被“武器”攻擊到的人“光榮犧牲”,一直“戰鬥”到其中一方全部“犧牲”為止。
爸爸說,丟沙包不僅考驗一個人的勇敢和敏捷,還能測試出人們的團隊精神。
比起爸爸兒時的玩具,現在的玩具更能吸引眼球,科技多了,智慧多了,但是我總感覺缺少點什麼。爸爸的童年,小玩具都是自己做的,既鍛鍊動手能力又有“成就感”。我想,爸爸以前玩的那些小玩意,可能獨有一番情趣吧。
●鼓樓第一中心國小三年(6)班 齊致遠
點評:2000年以後出生的孩子,描述起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生的爸爸玩的遊戲,出神入化,可見作者進行了一番細緻、深入的調查。結尾表達自己對爸爸童年玩具的評價,有自己的見解。
來源:福州日報 2011-08-07 09:4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