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作文大全>> 散文>>正文

捉鱉瑣記

每當吟誦 *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詩句時,就會想起年少時捉鱉的情景。當然,不在五洋,只在池塘。

我的家鄉,池塘星羅棋布,池塘間互有溝渠、斗門連通,構成一個完整的水系,滋潤著萬物,養育著生靈。除了常見的青魚、草魚、鏈魚、鯉魚、鯽魚外,還有名貴的鮭魚、鱖魚、鱉(也稱甲魚)。尤其是鱉,不僅滋味甜美,營養豐富,還是傳統的中藥材,具有滋陰壯陽,軟堅散結化淤的功能,備受青睞。那時生態好,後天晴,鱉會爭先恐後爬到岸邊、草叢裡,甚至爬到石頭上、樹杈上沐浴陽光。為了永續發展,鄉規民約要求,只可徒手在池塘捉鱉,不許放絲網、撒旋網、拉阻網。

鱉屬兩棲類,不能長久呆在水中。到一定時候,鱉要浮上水面或爬上塘岸呼吸,否則會因缺氧而窒息。根據鱉的特性,我們漸漸掌握了徒手捉鱉的訣竅。一是拉佯網。在長繩上,每隔一米綁個小磚塊,由兩人各執一端沿著塘岸來回走動,其他人隨佯網遊動。當鱉碰到繩子後,就一個勁地往泥里鑽,水面上便會冒出均勻的氣泡,順著氣泡一個猛子潛下去把鱉活捉。二是猛擊水。兩隻手掌猛力合圍擊水,使之發出震耳欲聾的“咚、咚、咚”聲。鱉聽到響聲後,立即鑽入泥中,氣泡顯出水面。照此潛入水底,成功率十有 * 。如果在淺水區,就用腳在冒泡處踩探。當觸到既非石頭又非泥沙的硬物時,彎腰用手沿腳觸摸,確認是鱉後,將手插入鱉的腹部,用拇指、食指掐住鱉的後腿窩,抬腳將鱉提出水面。鱉未出水時,一般不咬人,因為掐住鱉的後腿窩後,其頭已縮回。出水的鱉,一旦咬人,若不把它放回水中,或將其頭割下,它是絕對不會鬆口的。三是掏洞穴。鱉或藏於草叢,或藏於岸樹下的洞穴,凡鱉爬過的泥土表面、草叢表面,一定會有爪印和痕跡。發現後,定是“瓮中捉鱉”。因為鱉聽到一點水響或人行走的腳步聲,便立刻進入高度警戒狀態,趴住裝死。鱉喜集體活動,一群群、一窩窩地聚在一起,還會玩疊羅漢的遊戲。假如抓到一隻,周圍必然還有一兩隻,甚至更多。然而,掏洞穴也有危險,鱉常與蛇為伍,相聚洞穴。有一次,我在掏洞穴時,就被蛇咬了,還好是條無毒的蛇。後來,我再也不敢掏洞穴了,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鱉最怕蚊蟲叮咬,叮咬後鱉會中毒死亡,不能食用。所以,每次去捉鱉,都得準備透氣的帆布口袋或竹簍。有一天,捉到十幾隻鱉。回家後,擔心竹簍里的鱉被蚊蟲叮咬,就將鱉放入裝好水的桶里,壓上盛水的臉盆。沒想到臉盆底正好與桶里的水貼住,形成了密閉空間。第二天,十幾隻鱉一個個脖子伸得長長的,全都嗚呼哀哉,真是懊悔。

捉鱉成為我年少生活的一部分,既快樂,又能賺取學費,改善生活。然而,家鄉那些熟悉的池塘,或被淤塞填平,或被造屋築路。鱉的生存環境不斷惡化,純野生鱉難見蹤影。保護水塘,保護鱉的生存環境,保護生態平衡,已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

來源:福州日報 2015-09-14 10:58:00
捉鱉瑣記_捉鱉瑣記作文0

陳齊樞相關文章: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