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文化年
我出生在雁門關下滹沱河北岸的一個小村里。記得那時,每年的臘月和正月,家家戶戶的窗戶、牆圍和炕上鋪的油漆畫布,就成了民間藝術的展台。
一進臘月,最忙活的是女人,她們首先是剪窗花。你別小看這剪紙,它可是體現每家過年美不美的眉眼兒,別人待見不待見,關鍵是看女人的那雙手巧不巧。我的母親就是村裡的剪紙高手,別人剪紙前先要在紙上畫出樣花來剪,可我母親是看見啥就剪啥。母親剪的“喜鵲登梅”“鞭炮迎春”“旺氣沖天”“改天換地”“愚公移山”等作品,每年都成了全村的剪紙樣板。所以在年年的臘月里,我們家最熱鬧了,一群一夥的大姑娘小媳婦們,都來我家拜母親為師。
如果說剪紙是文化年的眉眼兒,那么窗畫就是文化年的俊臉蛋兒了。這畫窗畫的手藝,有不少人家是祖傳的。在臘月里,父親買回各種顏料後,先構思上幾日,等靈感一來,便一畫不可收,連飯都顧不上吃。父親最得意的作品就數“福手蓮花桂長笙”“柿柿(事事)如意牡丹根”“年年有魚(余)”“喜盈門”了。記得有年春節,村里眾鄉親見父親畫的這幾幅作品最好看,又喜慶吉利,還可以招喜進門,便一家一戶地排著隊把父親請去,給他們畫這幾幅畫。
炕頭上的牆圍畫和炕上鋪的油漆布畫,當然是給文化年穿的最漂亮的衣服了。這可不是各家各戶自己能搗鼓了的藝術,必須請那些民間藝人來完成。可以說,這項傳承下來的民間絕活兒,是我們家鄉古寨代州民間藝術的精髓。當時在牆圍畫中最流行的作品,是就地取材於本土的楊家將屯兵戍邊、鎮守“三關”、精忠報國的故事。通過這些民間大師之手,把這些膾炙人口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展現在家家戶戶的牆圍畫中,不但豐富了文化年的內涵,更重要的是,對子孫後代進行了長年累月的愛國主義教育。
然而,油布畫是另一種表現手法了。這種畫注重和追求對生活的美好嚮往。以火炕的大小來確定布畫的尺寸,先在底布上刷上油漆,再把畫畫在油布上面,再刷幾遍清漆。當時給我印象最深的作品有“一帆風順”“步步登高”“萬紫千紅”“一枝紅杏入牆來”等。臨近春節,各家各戶把油漆畫布往熱炕頭上一鋪,那可真是布在炕上鋪,人在畫中游啊!
一到晚上,就成了村里排練春節文藝節目的世界了。所有的節目排練好後,先在村里演給自家人看,其實不是正式演出,是在彩排,可是全村的人都場場不落,看得有滋有味。觀眾都是自家人,所以他們是邊看邊提意見,往往在演的中間突然停下來修改。有老子發現兒子演得不像時,就乾脆登台示範一陣,直到演得有模有樣了,才接著再演。等把各自的節目排練好後,就村和村互換著演出。
在過文化年的時候,最誘惑孩子們的,當然是那些出自民間藝人之手的“耍貨”,有獵獵響著的風車、悅耳動聽的七音哨,還有那些琳琅滿目的琉璃喇叭、吹糖人、彩麵塑和不倒翁等,讓孩子們走進了一個最有趣的童話世界。
來源:福州日報 2013-02-11 10:10:17精彩推薦:
{{item.user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