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
作者:管柏華 (字數:1100字作文)
陳曉珊/圖
從1970年至1977年,福州市區中學將學農基地建立在北峰山區,先後有24所中學共165000多人輪流到北峰分校學習鍛鍊。
十四中分校在宦溪公社桂湖大隊羅漢生產隊,距福州二十多公里。校領導在動員會上說:“這是反修防修、培養和造就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的根本途徑。”他還說魚籃溪跟唐末讀書人羅隱有關係,說:“魚籃溪風景美麗,就像武夷山一樣呢!”不禁喚起我們美好的想像!
第二天,我們將行李送到學校,行李中還有大米,我們在米袋上繡上名字和記號。此外,還要交肉票半斤、油票二兩,現金若干。出發是在晚上九點,很少有家長送行。一路上我們以兩路縱隊前進,班主任和學生排長跑前跑後,喊著口令,我們邁著整齊的步伐,唱著“我們走在光輝的五七道路上”,心情無比激動。連續不斷的上坡讓大家有些累,不知什麼時候歌聲停了。回首環顧前後左右,只剩下幾個同學,蜿蜒的山路上手電筒光連成行進的光河。午夜我們才到宦溪,還要穿過黃田村、黃土岡村,翻越五丈嶺才到桂湖。下山的路很難走,腿腳發軟,加上迷迷糊糊地犯困,路邊時常還會溜出一條蛇,恐怖極了!被露水淋濕的茅草長得很茂盛,割傷了我們的皮膚,前面不時傳來女同學的尖叫。
我們就這么跌跌撞撞地前進。終於,啟明星升起,一條大溪流經盆地中央,同學們歡呼起來,山路上響起“紅軍不怕遠征難……”的歌聲。《榕城考古略》是這么描寫桂湖的:“一名桂湖,在四十二都,群山環合,清溪中注,平曠如盤,周回可二十里。村落皆依山臨流,中通一徑險阻可守。”
到了羅漢村的祠堂後,我們這些初二同學都疲勞地倒在行李堆里睡著了。宿舍還沒蓋好,我們就住在農民家。男同學住的地方樓板下是廁所,席地而臥。北峰的蚊子又黑又大,就像機群一樣向我們撲來,讓人防不勝防。我們枕頭邊放著米袋,個別人還拿來當枕頭,每頓飯大家各自量了米去燉,常聽到同學說米袋裡的米少了,也有人反映炒麵粉、光餅被人偷吃了。但同學之間並不太計較。當時我們都是飯量大增的年齡,有一個同學因每頓飯吃八兩,綽號“八兩”。吃飯也是席地而坐,大家圍成一圈,中間一個大臉盆裝滿菜,天天是冬瓜、包菜、土豆之類,偶而才吃到米粉肉。男同學往往很不客氣,經常是吃得盆底朝天。每次吃飯都會看到女同學把飯送給男同學吃。我們還好奇地猜測老師們怎么吃的,後來聽同學說,老師晚上經常在一起“開會”,研究第二天的工作,吃水田裡生長的半番鴨,每天垃圾里有許多的鴨骨頭。當時生活艱苦,老師花的是自己的錢,也無可厚非。食堂里一個老頭,大家叫他二弟伯,會武術鳴鶴拳,男同學經常圍著他要他表演,他往往都會先賣關子,最後得意地耍上一通。
來北峰一周后,大家有些想家了。尤其是幾個女同學,站在大溪畔的葦草甸里,望著清如碧玉的溪水;望著東南方福州市區方向,哭泣著,仿佛會傳染似的,哭聲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