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棄恐懼

 有一條鰷魚,因怕被梭魚吞食,或被人捉去燒成魚湯。修了一個只容下自己的洞。整天躲在洞裡打哆嗦,只小心翼翼的在洞邊找幾個小蟲子充飢。它堅信,不吃不喝總比送掉性命好。他腦子裡只有一件事:”謝天謝地,我還活者!”

華君武畫的一個人,與這條鰷魚很相似。這個人全身纏裹著,腰部用帶子捆縛著,只露出一張臉,滿足的朝外探望。原來這個人為了”永不摔跤”甘心”永不走路”。甘心終生生活在襁褓中。

“為活著而活著”這就是這個打哆嗦的魚和這個自我纏縛的人所信奉的哲學。那條鰷魚活得在長久,那個人即便活得再安逸。他們的一生也毫無價值。

羅曼。羅蘭在他的所有筆記的扉頁中,不厭其煩的重複著歌德的一句話:”無益的生存無異與死亡……”茨威格也說:”有先於死亡的死,也有超出一個人生活界限的生。”那些因為恐懼,困難,害怕,失敗而畫地為牢,作繭自縛,認為不自由就是自由的人,就像上述的鰷魚一樣,再人生的道路上,還沒跨出去就已止步。他們吃飯為了活著,活著也為了吃飯。即失去了自由,又沒有了發展的希望,完全成了生命的奴隸。

人生下來時只是一粒種子。只有經歷狂風暴,才能夠長成大樹。如果畏懼磨難,自囚於溫室,也就扼制了自己發展的潛能,永遠也不可能到達生命的理想高度。享受不到在陽光和自由中綻放千千萬萬朵鮮花的樂趣。有位哲人說:”人一生下來就帶有偉大的寶藏……那些寶藏的品質之一就是你越分享它,你就越擁有它。”反過來說,你不去分享它,也就不可能擁有那些寶藏。那些因為恐懼不敢揮搞開掘生命礦山的人,只能棄寶山而空回了。他們的潛能在酣睡著,他們的生命之泉枯竭了如同一汪死水,只等太陽把他曬乾。他們逃避了鬥爭,也就逃避了生活,逃避了生命。他們的一生。正如里克所說:“只有胎兒般重量。”

只有拋棄恐懼,勇敢的投入到人生的戰鬥中。承受困難,勇於失敗生命的潛能才會像一股無盡的清泉,淚淚不息,奔流到永不乾涸的江海。從而實現”超出一個人生活界限的生”。美國的馬爾騰博士說:”困難是我們的恩人……自然往往給予人困難時,同時也給人一分智力!”他還說:”惟有失敗,惟有困難,才能使一個人變得堅強變得無敵”孔子周遊列國14年”累累若喪家之犬”屢被拒絕,數遭困頓,但他”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終於成為中國歷史上的文化巨人貝多芬兩耳失聰後痛苦非常。但他”扼住生命的咽喉”創作出一生中最偉大的交響曲。鑽石越磨越耀眼。生命的潛能,越挖掘越豐富。只有懦夫才會被這”黥”之驢嚇住。被失敗這”空城計”騙過。在恐懼里畏畏縮縮地度過一生,在逃避命運的同時也放棄了生命。

“永不走路”自然可以”永不摔跤”。但”永不走路”也就扼殺了自己的生命活力和發展能量。由於恐懼摔跤而不走路。事實上是摔了最慘重的一跤—摔倒在”無益的生存”里。摔倒在活著的”死亡”里。只有拋棄恐懼,承受困難,勇於失敗,才能挖掘出生命的潛能。實現生命的價值。

 

拋棄恐懼_拋棄恐懼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