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可以穿石
在我們的生活中,在廣袤的自然界裡,常用這樣的事情:連續不斷的水,點點滴滴地落下來,最後竟然把堅硬的岩石滴破。
初看上去,這真是奇妙的不可思議,一滴水,渺小的一滴水,既不能生津止渴,又不能洗衣煮飯,更談不上什麼成功了;而岩石呢,堅硬、厚重,人要是鑿穿它,也還得藉助於錘子、鋼釺,花費一番功夫才行。
那么這渺小的水滴又是怎樣穿透岩石的呢?這就要從時間哪兒去尋找答案。古人說:“滴水石穿,非力使然,恆也。”滴水之所以能穿石,是因為它在漫長的時間中從沒停止過穿石的努力,它有一股堅硬不拔“韌”勁。
這使我聯想到人:一個人,不管做多難的事情,只要有持之以恆的精神,那么不論你的能力大小,當你的努力積累到一定程度,你就會獲得成功。
我國清代著名畫家鄭板橋,他的畫獨樹一幟,詩歌也寫得不錯,可是字卻軟弱無力。於是他下決心練字。日日練,月月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於練了一手幹勁瀟灑的字,“滴水”穿透了“頑石 ”。他的畫、詩、字被人譽為“三絕”。
滴水穿石,還在於落下的每一滴水,都是向著每一個方向滴的,落在一個定點上。方向明確,目標、專一,如若不然,小水滴恐怕沒有穿水之功。
同樣,我們在為遠大理想奮鬥的過程中,也需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絕不能見異思遷。晉代大文學家左思,幼時曾專攻書法,但卻學無所成,後又致力彈琴,成績依舊平平。他的父親對他失去了信心,就對朋友說:“左思的智力、才能還趕不上我呢!”聽了這話,左思受到很大的打擊。於是他便發憤苦讀,立志在文學上做出一番成就。他經過十年之久的構思、雲釀,花費很大的精力,終於寫成了使“洛陽紙貴”的《三都賦》。
滴水穿石的原因還在於:水滴雖小卻從不妄自菲薄,自暴自棄;它不驕不躁,永不氣餒,始終如一,失志不移,有一個不達到目的誓不罷休的堅定信念。
一句話,滴水穿石,關鍵就在於一個恆字,恆能出力量,恆能出智慧,恆能出神奇!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今天我們的祖國,仍然貧窮落後,新征程路上依然荊棘叢生,巨石累累。但如果我們中華民族的每一人,都具有這種滴水穿石的精神,十三億人口,就是十三億滴水 ,十三億滴水朝著一個方向,堅定不移,連續不斷地滴下去,那么貧窮、落後的這塊頑石,還怕穿不透嗎?
讓我們都來做一滴穿透祖國貧窮落後的小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