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原處
“生活在別處”這句話從法國詩人蘭波的筆尖下創造出來,而米蘭昆德拉的同名小說將它弄的世人皆知。年輕時,誰沒有一個浪跡天涯的夢想,有金庸古龍大氣磅礴的武俠巨獻,月白色的錦袍和鑲金邊的摺扇,在江湖中遊走,或豪邁放歌,或引酒作樂;有瓊瑤構築的愛情夢,紅塵作伴,瀟瀟灑灑。這太美,所以我們都幻想那未曾抵達的伊甸園,別嘲笑我們都做著這些不切實際的夢,這實在是世人的天性:正因為自己被現實的羈絆弄得裹足不前,被現實的煩瑣弄得焦頭爛額,我們的生活太過單調,太過平凡。在都市的洪流中忙亂的掙扎,所以必須有一個小小的綺麗的夢,成功在無心的發現中唾手可得。我們的心幻想流浪,要踏著先人的足跡,看過漫漫黃沙,領略赤壁的驚濤拍岸,經過旖旎的劍門細雨,仿佛人生才完整。
是的,我們幻想遠方,那夢中的天堂,燦爛的彼岸花終將開放。所以我們奮力的奔跑,一路上遺失的美好也不以為意,仿佛成長只是過度,心終將流浪遠方。於是我們尖銳張揚的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長,排斥任何平衡木,孤絕地走在鋼索上,有些人訓斥我們,同時伸出有力的手臂,準備迎接我們隨時有可能的跌落。我們卻忽略,甚至排斥。直到重重地跌落,才發現那雙手多么有力,而我們有多么依賴。理解了烏雲的沉重,就不會怪大雨的滂沱。一直都以為生活在別處。然而習慣了幻想,習慣了期盼,原來還是在原處。一直毫無目的的奔跑不是原地打轉就是會迷路。本來信心滿滿的,卻掩飾不住那背後的慌張。本來微笑還掛嘴邊,卻止不住的心在流淚。我們相信星星會說話,石頭會開花,穿過夏天的木柵欄和冬天的白雪,你終將抵達。這是我們年輕的標誌,17歲,用一顆心與全世界抗衡,螳臂當車的力量,不可一世的勇氣。
而真正的漂泊者,在地理位置上的移動也只是為了找到那精神的皈依,只有找到於精神相契合的地方,才是人生真正的歸宿。昆德拉覺得自己骨子裡是個法國人,居住在法國對他來說有著尋根式的意義,所以才遠離捷克,於是在法國,他寫出了驚世之作《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柏拉圖逃離他的舅父查米德斯和表弟克里底亞用 * 的手段弄污濁的天空,最終找到精神的歸所,才成就了他在哲學史上的偉大功績;陶淵明堅守自己的人格,離開那昏庸無道的朝廷,遠離那嘈雜紛亂的京城,才會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佳句;納蘭容若,放棄了他的顯赫家世,無量的仕途,才有了“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的絕唱。真正的貴族,其實是精神上的一種氣韻,一種審美化的人生態度,有詩詞、丹青、音韻和各種愛好潤澤,外在的物質生活才能給予人幸福感。
年輕時的漂泊只是一時的放蕩和不羈,是好奇心的驅使,或對未知的嚮往,帶有強烈的不確定性。只有成熟之後,才發現精神的回歸才是人最終的落腳點,生活在精神的原處,才能找到力量之源。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原地沒挪步。
猜你喜歡
名人骨氣百態
2010-07-03 22:04:00感恩
2010-07-03 18:44:00學會感動
2010-07-03 18:49:00青少年的可善
2010-07-03 20:31:00我要獨立與自由
2010-07-04 13:43:00迷途
2010-07-04 13:20:00紅顏非禍水
2010-07-03 19:40:00一立方厘米,柔軟與寧靜
2010-07-03 17:43:00細數流淌的青春
2010-07-03 18:05:00學會欣賞自已
2010-07-04 00:22:00所謂創新
2010-07-03 19:12:00談競爭
2010-07-04 17:05:00情感的微妙
2010-07-03 18:53:00錢
2010-07-03 18:01:00頑強
2010-07-03 17:15:00我在文字里成長
2010-07-04 00:28:00最是那一回眸的輕柔
2010-07-04 00:13:00說“憂患”
2010-07-03 18:21:00青春是道明媚的憂傷
2010-07-03 18:55:00高三,要學會習慣
2010-07-03 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