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未必真豪傑
身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題記
自古以來人民就繼承了以成敗論英雄的傳統。“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是他們的理論原則。然而,成功,未必真豪傑。
就從古代說起吧!戰國七雄之一的越王勾踐,在被吳國戰敗以後,勾踐想勵精圖治,想尋求聖賢之士來治理國家,以發展生產,提高軍事實力。然而,朝廷之中無一人回響。於是,大夫文種挺身而出,勵精圖治,發展生產。慢慢的,越國生產發展了,人民安居樂業,軍事勢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為打敗吳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終於,經過二十年的韜光養晦,重新崛起,於公元前473年,也正是吳國政治腐敗,吳君整天吃喝玩樂,不理朝政,人民受苦受難之時出兵伐吳。在士兵們的頑強抵抗,在大夫文種和范蠡的正確領導下,越國終於滅掉了吳國,成為了當時的霸主,但讓大夫文種意料不到的是一場滅門的災難正向他蔓延……
人心難策,災難終於降臨在了文種的身上。在滅了吳國以後,勾踐開始擔心大夫文種的才能會威脅到自己的統治,於是於公元前467使計殺了文種。其實在文種還未被殺害之前勾踐就遣人致書於文種說:“鳥飛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勾踐這個人的疑心太重,這種人只能跟他同患難,而不能跟他同安樂,你為什麼還不走呢?”但是由於文種的丈義,沒有聽取范蠡的勸言,於是引來了殺身之禍。這就是成功者對有功之臣的“待遇”。
讓我們再來看看漢高祖劉邦吧!劉邦可以說是一個無賴,在反秦戰爭中他多次在楚懷王面前挑撥離間,大說項羽的壞話,他完全忘記了他們的兄弟之情。在楚漢戰爭中,他將父子之情忘之腦後,面對項羽的“以烹其父而食之”,他竟然說:“願分我一杯羹。”這樣的開國明君,臨陣都不顧其父,這樣難道才算是成功者的風範嗎?
在楚漢戰爭中,韓信和彭越可以說是劉邦成敗的關鍵,但在打敗項羽,統一天下之後,卻將這些有功之人一一殺害。作為一代英雄的他們,卻也沒有想到這是他們最終的結局。也許這就是范蠡所說的:“鳥飛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吧!但所有的這些都因為劉邦的成功而掩飾了成功者的真實面目。
然而,那些真正的英雄,卻被成功者貶為敗寇。項羽是不愧為英雄的一代英雄,在反秦戰爭中他破釜沉舟,消滅了秦軍的主力,威震諸侯,塑造了一代英雄的形象;在鴻門宴上,他塑造了一幅大丈夫形象。面對范增的“舉所佩玉珏以視之者三”,他默然不應,因為他並沒有忘記他們的兄弟情意。但作為一代英雄的他,怎么也沒有想到他所視為兄弟的他卻是一個無賴。
做為當代的知識青年,我們不應該繼承以成敗論英雄的傳統,而更應該實事求是,要以事實論英雄。不要讓那些不愧為英雄的英雄因為失敗而失去了一代英雄的稱號,也不要讓那些無賴的成功者丟失了他們醜陋的一面。因為,成功,未必真豪傑。
![成功,未必真豪傑_成功,未必真豪傑作文](/img/d/e07/wZuBnLn5WY6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
猜你喜歡
黑夜
2010-07-03 16:34:00心與心的距離
2010-07-04 13:39:00敗者為王
2010-07-03 18:56:00高三,我們感傷
2010-07-04 15:56:00成熟
2010-07-04 13:09:00品味時尚
2010-07-03 17:45:00學會欣賞
2010-07-04 00:13:00音樂人生
2010-07-03 21:00:00喝茶
2010-07-04 00:13:00兩看昭君出塞
2010-07-03 19:03:00人,不能只活在記憶中
2010-07-03 19:54:00沉澱
2010-07-03 19:07:00感受青春
2010-07-03 20:37:00青春憶簡
2010-07-04 00:01:00理解是相互的
2010-07-03 22:24:00採擷歷史的悠情
2010-07-03 21:29:00書香
2010-07-03 19:42:00腹有詩書氣自華
2010-07-03 16:58:00尋找心中的春
2010-07-04 17:16:00打破規則
2010-07-03 21:53:00
![成功,未必真豪傑_成功,未必真豪傑作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