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馴化基地
作者:不詳 (字數:2200字作文)
我有個從泰國回來的朋友,帶了一些泰國電視廣告視頻,我看了以後感覺創意十足,幽默而樂觀,寫實場面占大多數,看鏡頭中皮膚黝黑白齒張露的泰國人,我就感到“國家地理”的特色與魅力,又鄉下又純樸,都有著燦爛的笑容。
相反我發現國內的電視廣告,包括香港和台灣,基本上都是始終如一的理想家庭理想社會理想人生的模式的復刻版,角色都有著高尚的職業,標準的笑容,漂亮的小孩和英俊的狗……仿佛我們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經趕超美國,整容技術已經普遍飛入尋常百姓家。
而真正的事實是,目前我國相當大部分的人群的生活模式的水平是比不上坐在政府大樓里的狗的。而相當一小部分人群的生活模式的水平甚至連守門口的狗都不如。
我們中國人做人做事凡人凡事講究一個一成不變的標準,一個恆久不變的模式,樂於將接觸到的所有人與所有事都往自我設立的固定框架里硬套,於是常常遇到無法與自我框架相重合的事物,一旦遇見就立刻全力抵制極力封殺,但往往表現得無能為力,結果就是弄得自己痛苦不堪。
我們將此現象稱作“模式化”。簡單點說就是,一個傻B硬去搞一件傻B的事情,最後搞到大腦如同電腦當機。
前一段時間我們具體什麼考試我忘了,我們的語文老師曾出過一道議論作文題目,大概參考內容就是:面對同一節畫同一個蘋果的美術課,中國學生按照老師提供的標準畫得相形相似,而外國學生畫出來的內容形式卻五花八門,像梨子的,像雞蛋的,像飛機的,像航母的……當時我一看,感到正中下懷信心大增,洋洋灑灑地寫滿了一張試卷,從中國人人格的“模式化”的弊端闡述到中國教育制度的封建殘餘的劣根性,從愛因斯坦的科學精神演繹到孔夫子與老夫子的內在聯繫……
後來的結果告訴我,非常不幸的是,我沒揣摩明白出題人的想法。
因為我的語文老師後來向我透露她的真實想法:我們要從中國式的教育中看出優點來,我們是過來人,我們把我們的閱歷和經驗傳授給你們,我們的絕對是正確的,可以讓你們少走許多彎路……
我相信只要我一字不漏照搬此模式,我的作文就接近滿分了,儘管我的病句和錯別字比你多。
我再舉一個例子,假設我的老師再給我們出一個作文題目,參考內容為(新華網,×年×月×日)在×××國際手拉手兒童體育運動馬拉松長跑比賽中,日本兒童表現出了勇於攀登頑強鬥爭的奮鬥精神,而中國兒童卻表現了身體素質不支,精神氣餒與懦弱,中途退出比賽。請你就此自擬題目寫一篇800字作文。
我不知道你們作何感想,但我當時的第一真實想法就是:這小日本毛孩真他媽能跑。
你的第一真實想法可能是,這毛孩他媽都是怎么教的啊。
不過不行,全部都屬於偏題。
偏題的意思就是說,你不應該這么想。
說穿了就是,你想的和我想的不一樣,你的作文就不是好作文。
我們有理由相信,絕大多數人的撒謊體驗都是從應試作文開始的,並且比較痛苦,因為湊故事字數無比痛苦的同時居然還要像按摩女一樣觀言察色考慮對方舒服不舒服。
應試作文其實就是應試製度的妓女。
所以我建議從今以後,我們的應試作文應該順應潮流取消評分制,取而代之一言蓋之,諸如“順我者生”、“符合大綱”、“相差不遠”、“正合我意”、“心有靈犀”、“逆我者亡”等等。
我認為在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項事業的領域內,所有的適用於當時當代的理論,思維,邏輯,知識,觀念和經驗都是無法一成不變的,都會隨著社會進步的大潮而順流發展,科學的進步也是一個理論推翻理論,權威推翻權威的過程,有可能你今天奉為真理的東西,明天就會落後被淘汰了。
所以說強制性把一個人往自我設定的框架中鑲嵌,這樣做的後果往往就是大家都想與別人不一樣,結果大家都是一個樣了。我們要認識到,一個民族獨立自主的創新能力,才是推動一個社會進步的不竭的源泉。
憑什麼你不行人家比你行,就憑你死了以後有無數人可以代替你。
回想國小的讀書生涯,每年暑假我的暑假見聞都是:知了在樹上叫,暑假來了。後來我的國小語文老師批評我,原因是我的作文不符合開頭交代時間的作文準則。
我堅決貫徹她的思想,覺得好孩子就要知錯能改。於是後來我的暑假見聞都改成了這樣:
暑假來了,知了在樹上叫。
從此我深刻地受到作文高分技巧的啟發,但凡作文開頭必然交代時間地點起因,但凡內容涉及到老師的必然要寫到“老師深夜秉燭伏案嘔心瀝血地批改作業”的情節,涉及到媽媽的必然要寫到“媽媽天沒亮就起床含辛茹苦地為我縫補衣服”的案例,結局再來一句“老師是我們祖國的園丁啊”的感嘆作為結尾基本就可以成為朗讀範文了。
於是每年的“校園杯”作文競賽我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但非常遺憾的是,我一直只能獲得第二名。
事過境遷,回想當年我都非常懷念排在第一名的那位同志,對其真實身份充滿了神秘感與神往。
主要原因是,我覺得我當初已經夠無恥了,沒想到居然還有人比我更無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