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讓人懷念的
自從買了iPod之後,就很少買CD唱片了,網路幾乎可以的到任何一張想要的唱片,任意一首相聽的歌曲。之後收入的CD都是大多一些老的經典唱片,它們幾乎都有洗盡鉛華,歷史悠久,比如王菲的“天空”,還有這張張信哲的“夢想”。
夢想專輯是張信哲在1996年7月推出的,是他事業鼎盛時期推出的三張專輯裡的第二張。很多人認為三部曲之一的“寬容”是他最成功的一張專輯,其實不然,縱然“寬容”被人們記得是因為里有了太多放到今天都會讓人動容的歌曲,諸如“不要對他說”、“寬容”、“過火”還有“忘情忘愛”,但是很可惜,這張專輯始終沒有一個統一的主題,而專輯採用了同名主打歌的方式來命名也狹隘的整張唱片的立意。而三部曲之三的“摯愛”卻又遊走在懷舊與繼承“夢想”主題的中間地帶,有模糊不清的感覺。但是“夢想”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略顯憂鬱的都市主題很容易嵌入聽者的心坎。有多少人尋尋覓覓都還在等,我們都在茫茫人海中找緣分。夢想的主題就被很自然地突顯出來。張信哲的聲線也在經過了寬容之後顯得越發成熟,遊刃有餘。現在的流行音樂一片泛濫著R&B、HipHop,我們常常只能在其它城市聽見張信哲的訊息,但他完美的嗓音始終無人能替代,嘈嘈嚷嚷的城市裡,只有張信哲純淨的聲線才能真正唱到我們心坎,清澈紮實的高音,無瑕的聲線,就像一個現實世界不曾存在過的完美情人,堅定的守候在我們身旁,強大的情緒感染力每每讓人低回不已。
與“夢想”里的張信哲邂逅在黎明和黑夜的交界,情愛就注定,在夢與醒之間徘徊。陌生的城市,淋濕的夜,聽不懂的語言喧譁過街,把身上的銅板,換杯叫做憂鬱的咖啡,我習慣失眠………。慢慢經歷感情的滄桑,就逐漸體會愛情的事,該來的逃不掉,這樣也好,無所謂太多或太少……兩人之間情愛的分分合合,林林總總,張信哲都能娓娓道來,襯托在繁華都市的主題下,顯得越發親近與迷人。他不像張宇給人的只是一味的痛苦情歌,供人買醉。他是城市裡尋夢的男子,從不放棄等待,學會將寂寞鎖在心裡,雖然夜夜伴著不同的夢,成了相思的俘虜,但在夢的最深處,與久別的記憶重逢,就因為相信愛,相信夢想,在感情滿朝的沙灘,看見男子,張開翅膀飛向遠方。
整張專輯加上一段獨白序曲一共十一幕,從夢的開始到出軌---掙扎--逃脫—意外—擁抱—渴望—二人世界---暗思—分享到最後的夢想成真。有序又緊湊。在夢幻卻有清晰的都市情愛主題下,每首歌卻有能又獨當一面,實在是不得不佩服張信哲對歌曲定位的功力。專輯中除了諸如“太像愛你”,“錯過你錯過愛”“我是真的”“且行且珍惜”這些讓人耳熟能詳的並且長期停留在排行榜上的歌曲外,聽過整張專輯的人往往還會感嘆唱片裡還有像“已經結束了嗎”“逃”“男人也好女人也好”這樣讓人驚嘆的遺珠之憾,十首歌曲中能又如此之多的精彩之作,實屬難得。值得一提的是,這張專輯中張信哲所呈現出的形象也非常符合都市氣氛,簡單的T恤,牛仔褲,薄毛衣或者是綿格襯衣,即使是十年後今天,看來也不會有任何過時之嫌。最後說一下這張專輯的製作班底,不僅有黃國倫、王中言、王治平、薛忠銘這些活躍在話語樂壇上數年的詞曲老手,伍思凱、陳道明、葉良俊的加入更是如虎添翼,讓人稱道……
很可惜,在三張約滿了之後,張信哲離開了EMI,加入了Sony。同時他也離開了自己事業的巔峰,這是不得不承認的事實。張信哲加入Sony固然是想有更好的發展,Sony固然有強大的資金和班底,只是它沒有EMI有生俱來的百年氣質,Sony那些噱頭適合F4,周杰倫,王力宏,但是不適合張信哲。就像EMI時期的王菲也不是Sony時期能夠比擬的。Sony那套在偶像歌手上百試不爽,但是在個性鮮明的實力歌手上就顯得毫無用處。縱然張信哲在Sony也發行過走清醒個人風格的“直覺”,日本風的“回來”,縱然他的唱片依然在排行榜的前端,但是始終沒有了EMI時期的全方位感覺。EMI時期的張信哲是如此讓人懷念,就像我們對那個時代的華語音樂的懷念一樣,更有對那個時代青春的懷念……
從 * 到2006年,張信哲一路走來,屹立不倒,也算是華語音樂的一個奇蹟。不溫不火卻帶給我們如此之多的經典作品,聽說今年9月8號張信哲要有新的專輯面世,真的希望他還能有如“夢想”一般的動容製作,留給我在下一個十年繼續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