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思戀
濃郁蜀國的空靈水鄉中,南鄉子悠揚的歌聲飄然而出“傾綠蟻,泛紅螺,閒遊女伴簇笙歌。避暑信船輕浪里,閒遊戲,夾岸荔子紅蘸水。”江南的水,既有“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之勢,也有柔情悠然的閒情。
據說古代鑄劍,是先把劍放到火中煅燒一直燒到它全身通紅快要融化,然後再浸入水中冷卻。如此幾經反覆,才能鑄成一把好劍。就是這種浸泡過劍的江南之水,陶冶出了一個個慷慨激昂之士。臥薪嘗膽的勾踐,文武兼備的陸游、辛棄疾、文天祥,精忠報國的岳飛……
美麗的昭君出塞時身邊除了金銀財寶必不可少的就只是一瓶香溪中的溪水。每每想到這瓶溪水,我就看到少女時的昭君在香溪中浣紗,那沉魚落雁的容貌倒映在水中,顯現出一幅絕美的畫面。不知是否還記得那條較若耶溪的小河,西施在河邊浣紗,她顰蹙的眉頭和那缺陷中的魅力,無一不讓范蠡驚心動魄。真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涓涓溪水在山澗中潺潺的流淌,兩岸的樹木蔥鬱而又生機盎然。清冽的溪水中,我似乎看到了古代的窈窕淑女在溪邊梳洗她們那烏黑柔順的長髮,水流緩慢的從髮絲間滴落入溪中激起層層波紋一點點的散開直至消失。溪邊的石頭在溪水一遍遍的洗滌下漸漸變得圓潤光滑而不失堅韌。
在歷史悠久的中國,黃河與長江養育了我們十三億中華兒女。也陶冶了宋代詞人們的無限情思。“月映長江秋水,分明冷浸星河。淺沙汀上白雲多,雪散幾叢蘆葦。扁舟到影寒潭,煙光遠罩輕波。笛聲何處響漁歌,兩岸顰香暗起。”(歐陽炯《西江月》)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大海的浩渺,讓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占地球約三分之二的大海中盎然的生機和無限的未知不亞於大陸上的奧秘,這讓我對大海產生一種敬畏。浩瀚的大海一望無際,站在海邊的我難以分辨出海與天的分界線。蔚藍的海水時而溫柔的讓我產生錯覺,似乎這海水是一位柔情的女子,胸懷寬廣的容納這一切。時而驚濤駭浪,巨大的浪濤蘊藏著大自然無邊的力量拍打下來。記得那年印度洋的地震引發的海嘯震懾了我們每一個人,渺小的人類經歷了這場慘痛的悲劇。高大的水牆鋪天蓋地而來,沖刷著大地也沖刷著我們的心。我們懷著對大海的敬畏,紀念這場災難。親眼見過大海的人,都會不自覺地產生一種特別的感情,這也是為什麼大海總是吸引著人們站在海水中,體驗這別樣的情懷。站在海邊瞭望寬闊的大海,我的心也變寬了,不知不覺地容納了很多事情——朋友的誤解、父母的嘮叨等等,被海水吸走了似的。這也許就是大海的魅力吧!
寶玉曾說過“女人是水做的骨肉。”前生前是,黛玉欠下寶玉的那幾滴瓊漿變作他們的媒人,演繹出一幕唯美的愛情悲劇。
我對水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思戀水的感覺。
我思戀水流穿過指尖從指縫中流淌而過的感覺。
我思戀那江南哺育了無數英雄的水。
我思戀水鄉的英雄們溫柔的水性和錚錚得俠骨。
我思戀大海的博大和寬廣。
思戀水帶給我的無限感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