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

作者:蔣穎穎  (字數:1400字作文)

十年前,我困在孤獨的這座圍城中,城裡的我想衝出去,城外的人想衝進來。

十年前懵懵懂懂,被母親鬆開了手,她那捎著江南水鄉溫婉柔波的遠山眉在煙雨朦朧中模糊,她說:“給自己找個信仰吧,那么撐不過思念的時候也不會太難捱。”

但我沒有信仰。

和母親相隔一千多公里的第一年,我讀國小一年級。故土上菜攤子裡素昧平生的新鮮特產,街坊四鄰談天說地的吳儂軟語,江南小縣城裡陰雨綿綿的怡人風情都讓我陌生慌張。一種似乎是異鄉人的孤獨從我少不更事的心房慢慢流回心室,我開始思念,思念相隔一千多公里的南部邊疆,在這塊生我的故土上我思念著養我七年的另一塊土地。這樣的時光像走不動的老鐘錶,異常煎熬。於是好慢好慢,陌生拖著思念的尾巴,搖搖晃晃,從九月輪迴到九月,或許唯一陪伴我的是深不見底的孤獨。

母親總愛騙人,十年間她撒下的謊我總暗自在一本小冊子裡記下,逼迫她去兌現假承諾。當然,我從未成功。離開母親的第二年,我心裡對親情的渴望幾近崩潰的邊緣,像站在懸崖上跳舞的光腳少女,充滿了對安全感的絕望。不同於上一年的孤獨,這種思念的滋味更加磨人。我常能在深夜被驚醒,有時哭著哭著,嘴裡都是鹹濕苦澀的味道,卻只敢輕聲抽噎不敢吵醒家裡已入睡的老人。那時也能整夜整夜地夢見母親,夢見她日漸模糊的遠山眉和轉身而去的背影。明明是我們共同的故土,你留我一人長守這座圍城,卻與父親一同遠走。於是思念是我一個人的,孤獨也是我一個人的,時間的弧度被拉得好長好長。

我決心為自己找個信仰是在第三年的末尾,或許是出於對母親能夠留下來陪伴我的空頭支票失去耐心,或許是出於對這圈養著我無處可逃的故土的慢慢熟悉。而我有所敬畏的信仰是——孤獨。

長久以來被孤獨所困的我,在第四年里對我的信仰深信不疑。我相信孤獨是神聖的,是我的靈魂乃至精神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屬性。我把孤獨看做是人生的必修課,因而極少抱怨孤獨的不幸降臨,也把思念母親的痛苦淡化。而那早已遠離的南部邊疆,也再沒有故土來得親切可人,孤獨滲透進故土的人文情懷裡,接納了我這個半路出家的本地人。於是春風吹動秋日的紅旗,兜兜轉轉,流連了幾個學期與假期,我在孤獨的信仰里恍惚過了幾個春夏與秋冬。其實思念並沒有少,冊子裡母親的承諾又添了滿滿幾頁,只是我把思念意成一種享受,不再難捱,而是我們彼此思念的憑證。

我把孤獨奉為信仰,但在其後的幾年裡,我並非孤身一人。朋友是人生這場孤獨的旅行中,不可或缺的美好。就像如夢如幻如詩如畫的故土,她滋潤出來的少女有著溫溫吞吞的語氣,儘是人間四月天的空靈青春。與她為友不是信仰滋生出來的背叛,而是心靈中的孤獨互遇知音的強烈共鳴。我們相似,因為我們一樣孤獨;我們無話不談,因為我們擁有一樣的信仰;我們彼此成為唯一,因為我們懂得孤獨的真諦。

時間這樣從指縫中溜走,像握不緊的細沙,剎那間已是兩手空空。

康德認為時間是人的感覺的先天形式,人把它投射到了外部世界中。在堅守故土的第九年,我回過頭去看看前面的整整八年,康德的論點像真理般貫穿始終。

後來我在高一的時候,看到周國平的《孤獨的價值》,十年來頭一次我為自己堅持了八年的信仰感受驕傲。“孤獨之為人生的重要體驗,不僅是因為唯有在孤獨中,人才能與自己的靈魂相遇,而且是因為唯有在孤獨中,人的靈魂才能與上帝、與神秘、與宇宙的無限之謎相遇”。孤獨的價值在十年里曾讓我飽受折磨,卻在故土溫和的柔撫下感悟到孤獨的冰山一角,故土的小橋流水,桃紅柳綠,春風拂面終究變成我的一簾幽夢,全是珍貴。

十年正巧已過,曾經畫地為圍城,而今城牆倒下,我衝出來了,你衝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