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對手”“四定四準”寫出高分作文
今年中考的總體難度將降低了,這是一個利好訊息。但作為選拔性的考試,相對於每個個體而言,“級差”總還是存在的。對於語文學科來說,閱讀所受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而寫作則不甚明顯,頂多更易上手,更有話可說罷了。而對於寫作的選材立意能力、謀篇布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要求則是不會變的,A、B、C、D等級評定的要求也是不會變的。那么,怎樣在今年中考中寫出高分作文呢?在最後衝刺階段,請同學注意以下“四定四準”。
曾經問過許多初三學生,作文複習得怎樣了,他們一臉的詫異,“作文還好複習?”進而再了解“作文達到什麼水平”,多數同學說不清,只是憑近來測試中作文的得分情況來作一個大致的評定:“還可以吧”。這可能是現時初三學生的普遍現狀,反映的則是學生被動學習、“自理”能力弱、學習不能“自立”的實質。在初三的最後階段,如何充分“知彼”――明確中考寫作要求,從而從題海中解脫出來,自主、獨立地進行學習和複習,可能是廣大考生當前迫切需要注意並加以解決的問題。
1、定“向”――看準中考寫作考查方向
中考寫作的方向是什麼?這需要“瞻前顧後”。“瞻前”就是要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主要是“能對閱讀內容和生活現象進行獨立思考,發現蘊含其中的意義;能從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出發”,寫出“自己的感受,表達自己的見解,抒發自己的感情;能依據知識水平和生活積累展開想像,表達自己對學習、生活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憧憬”;能“綜合運用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寫出有感情、有內容、有中心、有條理的文章,做到語句連貫通順,結構完整,標點符號使用正確。……九年級每課時能寫700字左右的文章。”這實際是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作了明確要求。“顧後”就是與近幾年(尤其是1998年後)的命題思路保持一定的連貫性、延續性。分析1998年至2003年的作文題目(分別是“我的歡樂”、“生活中的發現”、“我也銜過一枚青橄欖”、“有家真好”、“為自己豎起大拇指”、“我想唱一首歌”)可以發現一個共同點,就是要求考生寫自己的獨特情感(感受、體會、發現等),這也是與新課程標準完全吻合的。今年中考的方向也會保持這一導向,重點考查考生記敘、議論的能力,要求考生“我手寫我心”,敘寫真實生活實際,抒發真情實感。這要求我們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去自主體驗生活,獨立思考,有所發現,感悟人生,不斷豐富發展個人的精神世界,引導學生在讀書做人的成長過程中,學會寫真心話,學會關注社會、熱愛生活、體悟人生。
2、定“位”――吃準好作文的標準
方向明確了還不夠,還要進一步明確具體寫好作文的寫作要求,這個要求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如何寫好作文,而是中考分項相加評分標準。2004年中考評分標準依然會沿用去年的評分標準,不會有大的變化,主要分“中心與材料”(20分)、“語言”(20分)和“思路與結構”(10分)三大項以及相關說明,需要細細解讀。
以A類卷(45分―50分)為例,“中心與材料”的要求是“題意理解正確,中心鮮明;選材恰當,有新意;對生活的認識正確,且有自己的見解;感情真摯,想像力豐富。”這裡有審題的要求,有立意的要求,有選材的要求,還有創新的要求。選材“有新意”是指在選取具有典型性、現實感的材料的基礎上,選取能給人新穎獨特之感、激發讀書閱讀興趣的新鮮動人的材料。“有自己的見解”要求考生作文要有自己的思考,要寫自己的獨特體會、認識和發現,要說自己想說的心裡話;不能停留在一般性的認識上,而是要把表現“獨特自我”作為一個指導思想、一個方法在具體的寫作過程中體現出來。“想像力”是在知覺材料的基礎上,經過新的配合而創造出新形像的能力。它是考查創新能力的一個方面,要求想像的內容首先必須是合理的,符合人們認知世界的一般規律。
“語言”一項的要求是“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思想;語言流暢,有一定的表現力”。這實際是要求能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準確表達中心思想。“表現力”是指在流暢的基礎上,詞語生動,句式靈活,修辭豐富,文句有意蘊。這一項考查的是語言表達能力,總的要求是語言表達正確清楚,自然流暢,傳情達意,生動形象。
“思路與結構”一項要求是“思路通暢,條理清晰,結構安排有特色”。這要求結構完整、嚴謹,層次分明,體現思路、條理的通暢、明晰,同時能從中心的需要出發,合理安排段落,注意段落間的銜接、過渡、呼應,能根據表現中心的需要採取適當的順序(如順敘、倒敘、插敘等),或採取新穎別致的結構形式,如採用小標題、日記體等。
考生心中有了這一把評分“標尺”,就真正明確了寫作的目標和提高了的“達標”標準。
3、定“規”――摸準作文思維規律
作文寫作有其自身的科學性和規律性,從記敘、描寫、說明到議論和抒情,從簡單的記敘文、說明文到複雜的記敘文、議論文,無不體現著一種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淺入深的層次性和與接受主體思維發展特點相適應的規律性。因而,把握作文寫作內在規律,是提高作文教學質量和學生作文水平的關鍵。一般作文的運思過程,是發散思維與集中思維互動進行、循環往復的過程。
以《良師》為例。首先,我們要運用發散思維,在腦海中儘可能地將所有“老師”回憶出來,如人、物體、動植物等。接著,就要集中思維:分析比較,選定一位印象深刻的作為寫作對象。可這印象往往又是籠統的、概括的,怎么辦?必須進行第二次“發散”。我們圍繞確定的寫作對象四面八方去想,把大腦中儲存的各種有關信息全部挖掘出來。如確定寫人,那就會想到:1、老師的外貌;2、老師的習慣;3、老師的教學藝術……經過這一“發散”,可寫的很多了。但在既定的有限的時間和篇幅里,從哪個角度來表現才有可能筆力集中、重點突出而又富有教育意義呢?這又得第二次“集中”。對已經挖掘出來的信息加以篩選、組合,進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地思索,然後確定文章的中心、主題。於是,我們又得進行第三次“發散”:在這方面,該老師是否還有其他事跡?那些事跡是否更感人?於是我們又要進行新的“集中”……
摸準這一規律寫作,作文就會依“理”循行,選材立意、結構安排等往往一氣呵成。
4、定“型”――握準常見文體基本“程式”
同時,就某種文體來看,儘管表現形式可以千差萬別,但總有一種相對穩定的表現要素和形式,即各種表現形式所呈現出的共性特徵。據此,我們可以給各種常見文體總結歸納出一個基本“程式”,凡寫此類作文便可“借架穿衣”。如記敘文,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重在刻畫人物,突出其個性特徵,寄予作者某種情感,或讚美其品質,或抒發思念之情。而要寫出其性格必置其於一定的具體情境之中,通過具體事件中人物的言行舉止來表現,所以描寫的表達方式不可少。對表現人物而言,“具體”是基本要求,“生動、形象”是提高要求。以敘事為主的記敘文,重在敘事的過程,進而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或明白一個道理,或引發對現實、人生的深層思索,敘事情節的完整是基本要求,曲折、生動是提高要求(如圖)。
寫人――性格特點――抒情描寫: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神態,細節具體、生動、形象
敘事――事件過程――明理敘述:時間、地點、人物、範圍、經過,結構完整、曲折、生動
要注意的是記敘文要通過事件寫人,通過人物寫事,但寫人與敘事畢竟側重有所不同。如同樣的敘事,在敘事為主的記敘文中務求敘事的完整性,而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中則不求完整,有時只截取某一個側面或環節,只要表現出人物性格特點就可以了。如魏巍《我的老師》中蔡芸芝先生打“我”一事,只這樣敘寫:“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地敲在石板邊上,大夥笑了,她也笑了。”一個“落”字,一個“輕輕”,充分表明老師“愛”我們的品質。雖一個細節,足矣。
當然,以上只是一般性的共同之處,只供考生掌握記敘文的要點,而在此基礎上的變通才是真正的目的。由於創作的多樣性和表現內容始終呈現出情態各異的差異性,因而客觀上和主觀上都要求表現形式的個性化。掌握了基本構思規律和基本“程式”,更利於考生“量體裁衣”,創作出更有特色的個性化的文章來。
“四定”是為了幫 * 生學會“自理”,實現“自立”,在充分了解中考作文這個“對手”的要求和特點後,備考方向更明,信心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