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
作者:不詳 (字數:900字作文)
我喜歡竹,小時侯在崇明島“插隊落戶”,曾迷戀村前宅後的竹園。幹活勞累時,躺在竹蔭里休息,聽風吹竹葉幽響不絕,看眼前天光綠影班駁,記憶中和竹子有關的古詩紛紛湧上心頭。
最熟悉的是王維的《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此詩從小就會背,在鄉村竹園裡獨自吟誦時,卻難以體會它的妙處。那時,衣衫襤褸,面有菜色,飢餓,疲憊,沒有明月相照,更沒有古琴可彈,哪裡來那一份閒適和風雅?
倒是想起李商隱的《湘竹詞》,有些共鳴:“萬古湘江竹,無窮奈怨何?年年長春筍,只是淚痕多。”寫詩需要靈感和情緒,讀詩其實也一樣,不同的心情和處境,讀相同的詩,也許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感受。
在城市裡生活,和竹子相處的機會不多,讀古人的詠竹詩篇,似有清風撲面。
南朝劉孝先的《詠竹》,是最早以竹為題的詩:“竹生空野外,梢雲聳百尋。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恥染湘妃淚,羞人上宮琴。誰人制長笛,當為吐龍吟。”那也許是詩人以竹自比,感嘆懷才不遇,最後那兩句很有想像力。
唐詩宋詞中,寫到竹子的詩不計其數。李賀寫過一組詠竹詩,流傳雖不廣,其中有佳句:“風吹千畝迎風嘯,烏重一枝入酒樽。”
蘇東坡的愛竹,也許前無古人,竹子和他終身相伴,不管到哪裡,他的眼帘里不能沒有竹蔭,“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是他的名言。年輕是,東坡詠竹有豪邁之風:“門前萬竿竹,堂上四庫書”;中年看竹心情平淡:“疏疏簾外竹,瀏瀏竹間雨。窗扉淨無塵,幾硯寒生霧”;到老年:“累盡無可言,風來竹自嘯”“披衣坐小閣,散發臨修竹”,由豪邁到平靜恬淡。這是他人生的軌跡,而詩中之竹正是他不同時期的心態寫照。
唐詩詠竹詩句中,讀來最親切者莫如劉長卿《晚春歸山居題窗前竹》中的那兩句:“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蔭待我歸。”這句詩句中,竹子是忠誠親切的朋友,永遠默默地站立在那裡,以清涼的綠蔭迎候詩人的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