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離我們還有多遠
我今天想說一下“文明離我們有多遠”這個話題,大家都知道,我們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文明古國之一,也是禮儀之邦,中國人對人類的貢獻是毋庸置疑的,人類的文明當不斷推進社會的進步,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物質生活都得到了提高,人類的文明,全民的素質提高,又是當今社會的現實問題,黨和國家對兩個文明的建設一貫重視,精神文明、五講四美、市民公約都不斷的要求我們。細想一下,現代文明、國人的素質是社會發展對我們的要求,那么我們的言行,我們的行為與文明有多遠呢?先讓我給同學們講個事例,據中央台報導,潔淨的天安門廣場上隨處可見的口香糖的殘跡顯得格外刺眼,40萬平方米的廣場上粗算有60萬塊口香糖的殘渣,有的不足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的污漬,密密麻麻地斑痕與天安門廣場的神聖和莊嚴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這個實例,讓我們看到文明離我們國家還有一定的距離。
還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說一個外國人去德國出差,凌晨三點鐘他搭乘了一輛貨車,車開到十字路口,正趕上紅燈,司機停了車,外國人不解的問:“先生,半夜路口無車無人,為什麼要停?”司機說:“儘管無人無車,但是是紅燈我就要停”。由此可見,當文明成為每一個人的一種自覺習慣時,一切就會變得很自然,社會和我們所期待的文明也會自然而然的到來。
還有個例子,也是中央台的報導,美國人與香港合辦的迪斯尼樂園裡遊人很多,但國人許多不文明的習慣如:隨地吐痰、隨地小便、抽菸以及脫鞋等等引起了社會和民眾的反感,可見文明和習慣與人的形象是多么息息相關。
說到這裡,我們也可問一問,我們新城的同學離文明有多遠呢?當同學們走進教室互致問候的時候,當同學們向老師表達問候致意之時,當同學們忙於晨掃勞動,當同學們相互之間友好相處、互助互愛的時候,當同學們有感父母養育之恩而發奮學習之時。誰又能說文明離我們有多遠呢?
但是,當個別同學無視校規校紀,不服從老師和同學幫助的時候,當同學們不求進取、得過且過的時候,當不文明的語言脫口而出,甚至說髒話、粗話的時候,當少數同學在教學區喧譁哄鬧影響他人學習的時候,當少數同學隨心所欲做出有損公物等不良陋習之時,誰又能說,文明離我們有多近呢?
可見,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了文明,我們就有了人類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事實也說明,一所好的學校,他也必然具備良好的文明校風,學生的文明習慣也決不會差,也才能構造出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才能創造出優良的學習成績。
文明的一切都是由細節構成的,當同學們播下一個動作,便收穫了一個習慣,提高自己的品格,讓我們都把文明放在心裡一個重要位置,時時刻刻去與文明交談,千萬不要把文明行為習慣當作小事。
同學們:文明習慣有賴於自身的積累,只要你願意給他人真誠的關心和微笑,只要你願意彎腰揀取地上一團紙屑,關愛社會,關愛別人,行為上不斷檢點自己,文明就會處處時時陪伴著你。
同學們也是十分幸運的。伴隨著名校進河西,你們成為師大附中新城國中的首屆學生,同學們可曾想過百年師大的文明規範為何在你手中傳遞,祖國的期待、學校的希望,以及為你們吃盡辛苦的家長,需要你們什麼、需要你們成人、需要你們成才,所以為了你們的將來,同學們應當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禮貌的學生,管住我們的口,不講髒話、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損壞公物,管住我們的腳,不去踐踏花草等等,讓文明的行為習慣在新城每一位同學身上都能得到充分的體現。
歌德曾說過“理論之樹是灰色的,只有生活之樹是長青的”,願這鬱鬱蔥蔥的生活之林時時開出文明之花,點綴我們的校園,裝飾我們的生活,願文明的鐘聲在我校時時響起,校園文明、校園文化一定會更好,到那時,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文明就在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