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時候到現在
作者:安晴 (字數:2000字作文)
我是個簡單的女孩。
簡單到會因為沒有生病什麼的而高興。
簡單到會因為找不到東西什麼的而哭泣。
但是,這就是我。
自小我就不與父母生活。屬於那種典型的與父母分居兩地的人,只是因為隔了一個鎮,再加上父母是開工廠的,工作繁忙,才分居兩地。但我不是很多書中寫的被外公外婆或是爺爺奶奶來照顧的孩子。他們都無暇顧及我。
我自小就是和我的阿姨們(媽媽的妹妹們)一起生活。小時候周末總喜歡去爸媽的工廠里,晚上回家後,就在那哭。人家問我,你為什麼哭。我就答,“不知道,無緣無故就覺得喉嚨酸酸的,應該是想爸爸媽媽了。”然後大哭一場,就又會乖起來了。
其實,每當在商場看到那些哭著、撒嬌要買玩具的小孩,我都覺得他們好幸福。自小,我就被家裡人告知,“這個不能買,那個不能買。你要為爸爸媽媽著想,賺錢很不容易。”一遍遍的告知,讓我看到想買的商品都不會大哭大鬧,只會拿著開開玩笑,便馬上放下。那段時間,商場裡大哭大鬧的孩子們的父母見到我,總說“你看那個姐姐多乖,都不哭呢。”其實心裡很不是滋味。不是我不想要,而是我根本不可能擁有。
再長大些,上國小了。學習成績也不錯,很喜歡看書。父母開始常常到來看我,很積極主動的接我回工廠住。每次我都很是欣喜,但總是莫名的覺得沒有安全感。那時,弟弟也已經3歲了。一天,父母帶我們去商場。我第一次見到大哭大鬧的孩子不是別家的,而是自己的弟弟。我想,弟弟一定也會被告知不能買吧。可事實確實出乎人的預料的。爸爸媽媽很是豪爽,弟弟要哪樣,就買哪樣。那天,心裡很不是滋味。可是意外沒哭,或許是忍耐久了,成習慣了。到現在,我記憶最深刻的是一次弟弟向我要玩具玩,我毫不猶豫就給了他,還說了一句“這個給你。”我常常在想,小時候的自己,怎么能“大方”成這個樣子。
上到國小四、五年級了,父母就喜歡帶我們出去喝茶,總能遇到熟人,也總是說,“我女兒很乖的呢。”嗯,在陌生人面前,我也就只有乖了。總是覺得那些人很煩,總是說些東西讓你回答,然後就在那大聲的笑。我很好笑嗎?我常常這么想。或許在那些人的心裡,是的。前田敦子正式畢業的那一天說過,“我小時候很怕生,一遇見陌生人就躲在媽媽的背後。”我也很怕生,我害怕那些近乎嘲笑的笑聲。可是,我沒有媽媽的背後可以給我躲。我最大的依靠是什麼呢?我會問自己。或許,就是自己了吧。
有個老師曾在中午吃飯時問我,“你爸媽就這么狠心,把你一個人扔在這裡啊?”當時我只是笑而不語,心裡卻起了漣漪。她的這一句話,似乎破壞了我所有用來幻想美好生活的心思。我只是想平凡的做個大大咧咧的孩子,低下頭去,不去理任何人的嘲笑;我只是想每天爬著六層的樓梯回家,不顧及他人的眼光;我只是想告訴別人,我不與父母生活在一起,而已。為什麼總有人要揭開這一層幕布,要看到我所有的難堪,我所有的淚水。
她們可知道,我從小被說過多少次“你幫幫我啊,你幫幫我啊。你不幫我,這個家就會散了啊”;她們可知道,我從小有多少個夜晚是在哭泣聲中度過的;她們可知道,我從小看過多少近乎令我的心支零破碎的畫面。他們都知道我很乖,很懂事,很聽話,會“幫”他們的。是啊,會的啊。因為我從來都會在一些時刻被當作“工具”,根本沒有自由可言。
呵呵,我乖,我懂事呢。如果不是從小的那一場場“好戲”給我恐懼,給我的告誡。或許我可以再天真些,再可愛些,再像個孩子些,不用背負那么多事情。我寧願任性些,我也不想有現在這般的“乖巧”、“懂事”。
去年,我國小畢業了。所有的人都對我抱著很大的期望,期盼我能考上一所怎樣的學校。我早就知道自己不會太好,早早的告知他們,不要對我抱有那么大希望。他們不聽,3間學校的升學試成績出來時,誰的臉都是黑的。“一所都沒考上呢。”呵呵,我對自己嘲笑的。心有些痛,但有些冰冷。父母知道訊息後,雙雙扔下工作,跑到家裡來。我一言不發,一直在玩手機。我知道的,我從來都知道,這會有一場怎么樣的暴風雨。“你怎么還在玩手機?你都不傷心嗎?!”有人對我大聲的質問。我有必要去傷心么?我早就知道自己會怎樣,“我早就說過,別對我有太大的期望。你看現在吧?”我用自嘲的語氣回答。語畢之時,就有一個人上來要搶手機,“你還在玩,好,我把這手機給扔了!”旁邊的人在試圖搶回,並也同樣大聲的喊著“不要啊。你這手機不是她的。”結果是後來居上,她們又把手機還給了我。我一步步的走進走近那個質問我的人,再一步步的離他越來越遠,直至走回房間。那時的我,幾乎無力站著,一下子就爬在了床上哭了起來。怎么,這種事情不是常見么?只是這次發生在自己身上而已,怎么就哭了?我在嘲笑自己。呵呵,好膽小啊。明明這些事情習以為常了啊。不知為什麼,自己忽然間就勾起了一抹笑容。呵呵,那是苦笑罷了。
時至今日,我還是忘不了那些。
寫出來的一切,只是記憶的碎片。我想一點點的收集起開,像拼圖一樣,拼成一幅完整的圖畫。
我仍是我。
一個簡單的孩子。
一個單純的孩子。
僅僅是孩子而已。
只不過,背負的東西,似乎多了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