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
為了上學的方便,我住進了姥姥家。姥姥家是在一個小區里。小區不大,只有十座五層高的樓房。小區很老,差不多有五十年的歷史了。小區很舊,沒有像市中心的商品房那樣具有現代氣息。小區似乎停留在過去的90年代中。小區的牆是一種很簡單的沙泥牆,聽說是用沙和水泥砌成的,摸上去粗糙的感覺,沒有像瓷磚牆那樣光滑。顏色也很單一,除了幾家剛剛裝修過的人家,在原來的牆上鋪上一層很漂亮的瓷磚牆,其餘都是灰色的。小區的綠化也很簡單,除了兩棵五層高的椰子樹和一棵大榕樹,其餘的植物都很普通。
平日裡,小區裡的大人都去上班了只留下一些老人和孩子在看家。於是,大榕樹下成了老人和孩子聚集的地方。小區裡的老人總愛坐在榕樹下談天論地,他們聊得無非是關於“天氣”。“物價”。“天災人禍”諸類的話題,但每次都聊得非常起勁。而小區裡的孩子們則喜歡三五成群地玩這他們的遊戲每一次都玩的不亦樂乎!
剛搬進這個小區,或許是因為不太習慣,我總是一個人躲在家裡。久而久之,便養成了一個人獨處的習慣。除了有時候回答幾句一些老人的問題,我很少和小區的人交往。但是這一切卻在那一天改變了。
那一天,我習慣地走出家門。突然,一聲稚嫩的叫聲把我叫住。“姐姐。”我回頭一看,原來是一個女孩。女孩很小,大約五六歲,梳著兩股羊角辮。女孩小心翼翼地叫著我,臉上還時不時地流露出害羞的表情。
或許是因為早已習慣了一個人,面對突如其來的問候,我不禁有點驚異,同時也夾雜著一份溫馨。是呀,好久沒有聽到這樣的問候了。女孩的一聲很簡單的問候不禁令我那一顆冰冷的心再次溫暖起來。我微笑回敬:“謝謝你,小妹妹。”
也許,就是因為那次,我開始發現小區其實很美,雖然沒有像市中心一樣華麗,但小區和小區裡的人都很質樸無華。於是,我也開始容入他們的行列中,開始熟悉起小區的一切。
也許,生活就是這樣。一句簡單的問候,一個真摯的微笑,就產生令我們心懷感激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