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發展我成長
作者:黃舒弈 (字數:2000字作文)
當時間老人打開2009年的篇章,轉瞬間,新中國也迎來了60年華誕,改革開放也已經走過30年,儘管我是在改革開放後的中國成長的,但是我深刻感覺到了生活中那種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家三代人的歌就是祖國60年發展成就的見證。
祖輩們的中國歌:革命的歌,激情的歌。
小時候,蕩漾在爺爺、外公的懷抱里,聆聽著那“東方紅,太陽升”的優美鏇律,聆聽著那《義勇軍進行曲》的“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的慷慨激昂,聆聽著那“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豪邁與自信。這類歌曲,經爺爺、外公他們一唱,總覺得給人力量,意氣風發。“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比鐵還硬,比鋼還強……”正是這些優美的鏇律激發著無產階級者及所有愛國志士在血雨腥風中矢志不移地鬥爭,才終於換來今天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安居樂業。
一九七八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給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吹起了陣陣改革與開放之風。一棟棟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一條條鐵路橫南貫北,一座座高橋跨河越江。舊中國一窮二白的面貌終於一掃而光,人們不僅有飯吃有衣穿,更有機會和自由去追求自己理想中的生活狀態。
父輩們的中國歌:故鄉的歌,生活的歌。
改革開放給祖國大地帶來了一股清新的空氣,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了,父輩們從艱苦的勞作中解放了,他們用歌聲表達自己心中的歡欣。他們的歌總是在輕描淡寫的歌詞里潺潺流出思鄉之情,生活之趣。像費翔的《故鄉的雲》淡曲輕唱,卻瀰漫著濃濃的鄉愁,又有一股暖暖的溫泉流入你的心。這是對祖國,對故鄉的思念,祖國之愛層層裹住你的心;而另一類寫生活的,就如《牧羊曲》,平凡的歌詞嵌上不簡單的曲調,扣人心弦,就是現在生活在都市裡的我們,也如涸轍之魚渴望體驗“耕田放牧”的生活;《說句心裡話》道出了解放軍們的真心話;美麗的《外婆的澎湖灣》,寶貴的《童年》,多樣的《北京的橋》等,歡快的歌聲中展現了生命與活力。父輩們的歌與祖國切不斷的緣如輕絲一般拂過我的臉頰,留在了我們的心中……
跨入了新的世紀,港澳回歸與一國兩制已圓了父輩之願,人們生活奔小康,各式各樣的曲風也隨之而來……
我們的中國歌:心靈的歌,流行的歌。
既然已少了牧羊之趣,何不嘗試音樂之樂呢?現代生活中的喜怒哀樂都印在歌詞里。力爭向上的:“我要用力飛,不管有多遠……”;發泄心情的:“最近比較煩比較煩比較煩……”;激勵人心的:“陽光總在風雨後,請相信有彩虹……”;回顧鄉村的:“赤腳在田裡捉蜻蜓捉到累了,偷摘水果被蜜蜂給盯到怕了……”。在閒暇時聽一首,再看看藍著天,臉上便盪起微笑。這是祖國發展所帶來的春意,讓我們能隨時隨地地聽歌,安然地唱歌,不用擔心文革所下達的禁令,不用擔心因唱錯歌詞而被抓,能讓《我和你》在音樂的《天空》里《自由飛翔》。然而,真真正正的我們的中國歌,是有著充滿中華韻味的歌詞,又鑲上江南飄然的音韻的。在喧囂中的一縷中國味,便能讓我們飄到漢唐元清……“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江南清韻溢滿屋;“誰在用琵琶彈奏一曲東風破,楓葉將故事染色,結局我看透……”古老曲風緩緩淌過;“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清照之氣點點滴落;“愁莫渡江,秋心拆兩半……”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吳文英的《唐多令》再次掠過耳邊……
這是我們的歌,是中國文化深深內涵的魅力體現,正因為科技發達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才有這么妙絕的琴鍵,這么清脆的聲音。如果沒有中國科學文化的發展,怎會有這么巧的歌詞,這么美的鏇律,這么濃的中國情?如果沒有中國改革開放的政策,又何談經濟發展?MP3,MP4從何而來?電腦何談購買?似水流年,雖無緣體會牧羊之感,卻在電視中可觀;雖無法再親眼目睹港澳回歸的喜悅,卻可通過電腦再睹輝煌;雖無法感受開國大典的氣勢,卻可在電影中眼觀心嘆……
如今,我們再讀這六十年來的歌聲,也漸漸明白了:不同時代的歌聲賦予了我們不同的感受。正是這些歌,伴隨著,影響著中國的發展。歌聲飄過六十年,我們從懵懂無知到韶華燦爛,三代人的歌一直陪伴著我們,見證著我們的成長!
福建晉江市季延初級中學初三 黃舒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