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
作者:不詳 (字數:2400字作文)
“學校要十分重視對差生的轉化工作,轉化一個差生與培養一個優秀生同樣重要、光榮、有價值。”
轉化差生是一個非常艱難、非常細緻而又非常特殊的工作。棉對差生,作為教育者必須和他們交朋友,了解他們的精神需要,並為他們創造良好條件,促使他們進早轉化。筆者認為,主要應做到以下三點:
一、及早走出誤區
“差生”這一現象在教育教學界是客觀存在的,但這些差生並不代表永遠差,什麼都差,只要教育者根據反饋信息,通過診斷,充分了解學生是否具有學習新知識的知識基礎和基本技能,在這基礎上調整學生的心理狀態,激發、激活他們的學習動機,建立他們的學習信息,都是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加以轉化的。很多年來,不少教育者勤耕教台、悉心實踐、積極探索,嘗試素質教育中差生如何轉化的問題,往往費時勞神卻收效甚微或屢敗靜退。筆者在學習、總結前人經驗教訓基礎上,緊系教育教學工作發現,在如何對待暫差生這一問題上,一部分教師還陷在誤區里。
1、打時間戰
某些教師為了提高暫差生的學習成績,專門在時間上下功夫,中午留,放學留,採取機械重複的方法等。這是一種熬時間、耗體力、拼精力的做法,既違背了教育規律和素質教育的要求,損傷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又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漸漸把學習看作是一種負擔,一種累贅。
2、缺乏耐心
某些教師認為差生太難轉化,因為歧視差生,輕則責怪、厭棄、有意無意地嘲笑,重則以粗暴的言行將學生趕出教室,轟回家去,造成差生自尊心受損,產生“破罐子破摔”、“我不如人”的心理。長此以往,差生得不到應有的關心,幫助,一再消極、畏難,也就逐步喪失了學習的毅力和動力。有詩曰:好雨知時節,隨風潛如夜。如果教師用熱心、耐心、誠心去感染學生、教育學生,相信定會收到“潤物而無聲”的良好效果。
3、給其定型
很多教師只要一提到學生,常會給其定型,哎,這位學生這么差,沒救了!不要管他了!可事實並非如此。差生不是先天注定的,之所以成績落於他人之後,也是由於諸多複雜的因素造成的。人無完人,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之出,這是作為教育者該永遠堅信的。教師必須用自己的關愛之心去發現、去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而不能將其“一棍子打死”。
4、拒絕給“愛”
“師愛”,是對全體學生而言的。可有些教師卻很吝嗇,只將其奉獻給優秀生,對差生討厭萬分,這勢必加大差生同教師間的距離,產生人為的疏遠和壓抑感,更無益於學生的發展。這種“愛”是一種畸形的愛,是一種不完全的愛,它與“師愛”背道而馳,與被世人譽為“紅燭”“圓丁”、甘為“鋪路石”的精神更是格格不入。面對差生,粗暴草率、簡單消極的教育法是不足取的,有效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教育者應積極而非消、主動而非被動、發展而非靜止地探索有效之法、轉化之法,及早走出教育的誤區。
二、給差生一點優越感
對於一個在教師眼裡一貫是差生的學生,用訓斥、講大道理的方式有時是完全行不通的,因為這些對他們來說早已是老生常談或司空見慣了。記得去年第一學期,我總是用一種和顏悅色的態度與差生交談,鼓勵他們失敗了不要灰心,只要振作精神一步一步往前趕,是一定會追上其他同學的……本以為一番忠言,能令他們奮發圖強,迎頭趕上。殊不知,當時的他們表現出一副言聽計從的模樣,事後卻依然我行我素,儼然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考起試來依然不及格。於是,我試著實行了另一種辦法……在一個星期一的下午,我把幾位最差的同學叫到身旁,對他們說:“從今天開始,你們都不要跟班上其他人比,每位同學都與面前人相比,看看每次作業或考試誰第一名。”事後,我每天從工作中或閒暇時抽出時間給他們輔導,並囑咐班委平時要多給予幾位同學生活和學習上的幫助。一個星期下來,句僅在默寫詞方面,他們就有了前所未有的進步。從前不管他們默多少字詞,總只能得三四十分,現在都保證了七十分以上,其中幾位還默了好幾次一百分。看著他們那因得了“第一名”而高興萬分的模樣,我知道,是優越感讓他們增強了對自己的信心,讓他們有了勝利的喜悅,更有了進步的勇氣。優秀生需要師愛,差生更需要師愛。教師只要對他們熱情接近、關心信任,給予公正無私的幫助,激活其“閃光點”,創設條件讓他們品嘗成功的喜悅,獲得一定的優越感,樹立他們的信心,扶持他們更好地學習,相信一定能使他們很快地趕上學習隊伍。
三、從情緒上找方法
一個差生就是其自身而言,他們在心理素質方面具有與其他同學不相同的特點。一般說來,他們對前途失去信心,自暴自棄。大部分學生的智力水平並不低,可他們自身的消極情緒卻是捆擾他們前進的一個天敵。情緒,顧名思義,就是心緒、心情,四人在某種情況下產生的一種心理狀態。他是人心理狀態的外部活動的晴雨表。情緒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生活和身心健康。所以,教育者必須選擇一個最佳的教育效果。當他們情緒低時,可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期待之,幫他們燃起自信之火,揚起進取之帆,讓他們充分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理解,期待與信任,讓他們感受到生活是充實的、美好的,該積極地去棉面對。當他們已通過自己機的努力進步時,我們就可根據“霍桑效應”,在成功出激勵之。少年的思想遠沒有定型,他們的可塑性還很強,落後只是暫時的。作為教導者,要掌握他們的心理特點和形成原因,採取科學、切合實際的教育方法,使他們的心靈開闢出一塊綠茵茵的芳草地。相信,他們一定會取得很大進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