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背叛了文化
作者:不詳 (字數:1000字作文)
江南小鎮上簇新的仿古建築取代了明清留存,古村落被城市化進程不斷吞噬的同時,“戰國城”一類的主題公園則接連著興造起來……有這樣一組數據:一個“三國城”的建造投資通常過億元,而全國750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年能得到的“專項補助經費總額”不超過1。3億元,“假古董”在真文化面前反成了強勢的一方。
在反對聲中被緊急叫停的“中華第一祖龍”是箇中登峰造極之作。這條建在河南新鄭市始祖山上的“祖龍”,自2005年籌建,目前投入超過3000萬,計畫總投資超過3億,建成21公里長。在歇工前,近30米高的龍頭已經建成,高12米、寬9米的龍體依山而建,施工過程中砍伐林木卻未曾辦理任何手續,整個工程亦沒有通過環境測評。
在四起的問責聲中,祖龍公司負責人卻宣稱,工程如果不能通過環境測評就易地再建,已經有十多個城市提出了邀請。而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位負責人對各種質疑的回應,他表示,“中華文明離不開龍文化,一條物化的龍可以揚國威。要在黃帝故里建成最好、最美、最強、最大的祖龍,以龍文化促進祖文化,以祖文化帶動龍文化。”
那句“龍文化、祖文化”的說辭真是讓人哭笑不得,卻也道出了這一事件乃至這類事件的痼疾,即對於文化價值的曲解和背叛。比如這裡的主角“龍”,長期來被視作民族的圖騰。然而這一形象涉及到的歷史背景、蘊涵的政治寓意,以及背負的專制色彩,則盡數被忽略,“祖國的龍,祖宗的龍”這種說法完全是一種無知,那位負責人如果翻翻史書,就該知道“祖龍”是對秦始皇的一種稱呼。
顯然,“龍”不是一個孤立的個案。傳統文化中富有奧義的事物被簡單化成商業社會中虛妄庸俗的符號,可說數不勝數――祠堂、私塾、牌坊,甚至“梁山聚義廳”莫不如是,開發過後,它們徹底成為一具被丟棄了內容的皮囊,富有煽動性的表面意義蓋過了本該有的厚重內蘊。對文化價值的背叛的可怕之處也在於此,因為這幾乎已成整個社會的狂歡,就像這次會有十多個城市仍願繼續給祖龍工程開綠燈,在影響力和經濟收益兩枚誘餌前,還有多少人在意“真文化”被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