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因為你離戰火不夠近》有感
這是一篇短文,介紹了一位著名的攝影師,引用了一句他的名言,闡述了一條恆用的法則,觸動了一下我的心弦。然後餘音繚繞,久久不能散去。
庫柏為什麼能拍出一張又一張優秀的戰地照片?他的答案很簡單:因為我離戰火夠近。短短八個字一下子就撞進了我的心底,是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要想做好一件事,只有不斷地去付出,不斷地去努力,讓自己真正成為其中的“一部分”,才會得到你想要的,達成自己的目標。責怨他人沒有用,自己的命運永遠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於是,不禁聯想到自己,如何成為一名好老師呢?到底要靠近什麼才行呢?是專業知識?不。是學習成績?不。是課堂的主體,是學生。
我們常說“教書育人”,其實教書是輔,育人是主。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培養一個全面均衡發展,積極向上,具備良好品質的人,而成績則是衡量是否達標的一個標準,僅僅是其中之一,也許很重要,因為客觀,但決不能代替一切。因此,我認為作為一名渴望成功的年青教師,我們要不斷靠近的是“學生”!
如何靠近學生?換成課堂教學就成為:“如何將教師的引導作用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的含義,學生是主體,他們如何理解知識點?他們如何學習?這是我們需要去關注,去研究的問題,在備課的時候,不妨多進行一些“換位思想”,去想一想學生會怎么想?課後對於學生的普遍錯誤,不妨多去了解一下他們是如何思考的?有時,我們欠缺的不是講題的思路,做題的時間,專業知識的足,經驗的薄弱,而可能僅僅是與學生的良好溝通,是如何講解的切入點!這樣的切入點靠自身的努力是很難找到的,需要的是我們走近學生,走他們的學習心理,然後去尋找原因,這才是合理有效的師生互動。
同樣,作為一名渴望成功帶班,成為好的班主任的老師。“靠近”學生也是很重要。不去了解孩子,一味地從自身角度出發去想一些問題,往往是不能真正解決問題。曾經有一次我以為一個孩子在課間扔粉筆頭是因為另一名學生之前對打小報告的原因,是惡意報復。但當我嚴肅批評他,甚至自以為是地下定義時,他卻說他想扔的是另一人,他想與另一人鬧著玩。頓時,一種“自打耳光”的無力感充實了我,事實真相遠不是我所想的,之前一切的教育仿佛間都“變味”了。
庫柏的成功源於他一次次地深入前線,深入戰火紛飛的戰區,這種精神不但可貴而且難得,那么作為教師,我們的“前線”就是學生,我們也要想盡一切辦法走進他們的心底,去了解他們,才能去教育他們,才能去真正培養他們,然後成為一名好老師。
會“抓”的老師往往事半功倍,不是“抓人”應是“抓心”!抓住孩子的內心,與他們產生共鳴,這樣我們才會真正地事半功倍,產生應有的效率。
“因為你離戰火不夠近”,庫柏說這是戰地攝影師失敗的原因,那么我會時刻提醒反問自己:“今天你離學生近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