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跡

由於一份不知何時滋長起來的情愫,我懷著懵懂青澀的思想,在偌大的文學世界中誤打誤撞。

最初我看《4歲兒童識字故事》,其中有一篇故事叫做“豬娃煮飯”,那可真叫百聽不厭,每個晚上都纏著父母講這篇,每天都講好多遍。我在豬娃燒飯升起的熏煙里捏著鼻子跑過了幼兒時代,被嗆得淚流滿面地回過頭與幼稚園揮手拜拜。

接著《米老鼠》闖進我的視野,我笑嘻嘻地看著唐老鴨總是沮喪頹敗,米奇在關鍵時刻總能勝利,葛萊史東運氣好到掉渣……直到如今,我仍然是一位忠實米迷。我堅信,有米奇他們一夥兒相伴,我能在這個世俗腐朽的社會中依然擁有純真、正義!

繼而,一幫飛揚跋扈、桀驁不馴的青年作家吸引了我的眼球。他說:“文學,只是一個非常自戀的人去滿足一些有自戀傾向的人罷了。”毋庸置疑,說這話的是韓寒,他瀟灑地馳騁於賽車場,並肆意地立足於文壇。安妮說:“對創作者來說,小說根本是一種寂靜的個人經驗。”看吧,隨意的一句話,就能顯示他們的特徵。韓寒是悖逆狂妄的,安妮是另類獨特的,小四是晦澀傷感的……

我在他們的文章中感受血濃於水的親情,置自己生死於度外的友情及羞澀曖昧的青蔥歲月。最顯然的,是他們翩躚起舞的青春。

當然,我還看馬克?吐溫、泰戈爾、米蘭?昆德拉等文壇大師的文章。對於體味,也只能是意味深長的省略號吧……

也不曉得今後會看誰的,這些都是待定的。而確定了的是,《兒童識字故事》、《米老鼠》、“80後”等,他們都讓我體會到了很多。縱然他們在某些人眼裡無足輕重,看他們的東西很費時、無用,但畢竟,我的成長城堡就是這么一點一滴、一磚一瓦地壘起來的呀!

不論它們的本義是褒是貶,只要它們碾過了我的年輪,就不會如泰戈爾所說的:“天空不留下鳥的痕跡,但我已飛過。”

走過我生命的東西,便會留下或多或少的痕跡。當腦海記憶體不夠的時候,我將某些時光、記憶裝入半島鐵盒。很多很多年以後,當我不再天真、成了一位遲暮的老人時——我顫巍巍地打開鐵盒,記憶不知腐朽與否,但我想,即便看到的只是記憶的灰燼,我也有氣力將嘴角上翹。

 

痕跡_痕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