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張巡傳》原文及翻譯

新唐書

原文:

張巡,鄧州南陽人。博通群書,曉戰陣法。氣志高邁,略細節,所交必大人長者,不與庸俗合,時人叵知也。開元末,擢進士第。巡繇①太子通事舍人出為清河令,治績最,而負節義,或以困厄歸者,傾貲振護無吝。更調真源令。土多豪猾,大吏華南金樹威恣肆,巡下車,依法誅之,赦餘黨,莫不改行遷善。
安祿山反,(巡)遂起兵討賊,從者千餘。巡馳騎決戰,身被創不顧,士乃奉巡主軍。積六旬,大小數百戰。當此時,王命不復通,大將六人白巡以勢不敵,且上存亡莫知,不如降。六人者,皆官開府、特進。巡陽許諾,明日堂上設天子畫像,率軍士朝,人人盡泣。巡引六將至,責以大誼,斬之。
至睢陽,……有詔拜巡御史中丞。被圍久,食盡,巡士多餓死,存者皆痍傷氣乏。……賊知外援絕,圍益急。眾議東奔,巡、遠②以睢陽江淮保障也,若棄之,賊乘勝鼓而南,江、淮必亡。且帥飢眾行,必不達。十月癸丑,賊攻城,士病不能戰。城遂陷,與遠俱執。巡眾見之,起且哭,巡曰:“安之,勿怖,死乃命也。”巡不屈,年四十九。(選自《新唐書•張巡傳》,有刪節)

譯文/翻譯:

張巡,是鄧州南陽人。博通群書,通曉作戰布陣的方法,氣節高尚,不太注重小節,他結交的一定是有身份的官員和年高德重的人,不和平常的人結交,當時的人不可能知道。開元末年,中進士第。張巡以太子通事舍人的身份出京任清河縣令,治理的成績最好,很有義節,有因為困頓歸附他的人,傾盡資財救濟保護毫不吝嗇。再調為真源縣令。當地有很多強橫狡猾的人(豪強),大吏華南金建立了自己的威勢恣意妄為,張巡一到任,就依法殺了他,赦免了他的黨徒,(其黨徒)沒有不改惡從善的。
安祿山反叛,張巡就起兵討伐叛賊,跟隨他的有一千多人。張巡縱橫馳騁與敵人決戰。自已受了傷也不顧惜,軍士們尊奉他主持軍務。累積60天,大小數百戰。在這個時候,君王的命令不能通達,六個將領把力量不敵叛軍的情況報告張巡,(說)況且皇上生死不知,不如投降。這六個人都做官至開府、特進。張巡假裝答應,第二天在大堂上設定天子畫像,率領將士們朝拜,(將士們)人人都哭泣。張巡把六個將領帶上來,用大義來責備(他們),殺了他們。
到了睢陽,……皇帝有詔收任命張巡為御史中丞。(睢陽)被圍困久了,糧食吃盡了,張巡的士兵大多餓死,活著的人都受了傷,氣力都用盡了。叛賊知道(城內)沒有外援了,圍攻更加緊急。大家商量向東撤退,張巡、許遠認為睢陽是江淮的保障,如果放棄了睢陽,叛賊就會乘勝擊鼓向江南進攻,江淮一帶一定會失守。況且率領飢餓的部隊行進,一定不會成功(達到目的地)。十月癸丑,叛賊攻城,士兵都精疲力竭不能作戰。睢陽城於是被攻陷了,張巡和許遠都被抓住了。張巡的部下看見他(被俘的情形),都站直來而且哭了,張巡說:“(大家都)安心吧,不要害怕,死是命啊。”張巡不屈服(被殺),時年四十九歲。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新唐書·張巡傳》原文及翻譯0
《新唐書·張巡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