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問侍臣盜賊》原文及翻譯

資治通鑑

原文:

帝問侍臣盜賊,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曰:“漸少。”帝曰:“比從來少幾何?”對曰:“不能什一。”納言蘇威引身隱柱帝呼前問之對曰臣非所司不委多少但患漸近。帝曰:“何謂也?”威曰:“他日賊據長白山,今近在汜水。比見奏賊皆不以實,遂使失於支計,不時翦除。又昔在雁門,許罷征遼,今復徵發,賊何由息!”帝不悅 罷。尋屬五月五日,百僚多饋珍玩,威獨獻《尚書》。或譖之曰:“《尚書》有《五子之歌》,威意甚不遜。”帝益怒。頃之,帝問威以伐高麗事,威欲帝知天下多盜,對曰:“今茲之役,願不發兵,但赦群盜,自可得數十萬,遣之東征。彼喜於免罪,爭務立功,高麗可滅。”帝不懌。威出,御史大夫裴蘊奏曰:“此大不遜!天下何處有許多賊!”帝曰:“老革多奸,以賊脅我!欲批其口, 復隱忍。”蘊知帝意,遣河南白衣張行本奏:“威昔在高陽典選,濫授人官;畏怯突厥,請還京師。”帝令按驗,獄成,下詔數威罪狀,除名為民。後月余,復有奏威與突厥陰圖不軌者,事下裴蘊推之,蘊處威死。威無以自明,但摧謝而已。帝憫而釋之,曰:“未忍即殺。”遂並其子孫三世皆除名。
江都新作龍舟成,送東都;宇文述勸幸江都,右候衛大將軍酒泉趙才諫曰:“今百姓疲勞,府藏空竭,盜賊蜂起,禁令不行,願陛下還京師,安兆庶。”帝大怒,以才屬吏,旬日,意解,乃出之。朝臣皆不欲行,帝意甚堅,無敢諫 。建節尉任宗上書極諫,即日於朝堂杖殺之。甲子,帝幸江都。虞世基以盜賊充斥,請發兵屯洛口倉,帝曰:“卿是書生,定猶怯。”戊辰,車駕至鞏。敕有司移箕山、公路二府於倉內,仍令築城以備不虞。至汜水,奉信郎王愛仁復上表請還西京,帝斬之而行。至梁郡,郡人邀車駕上書曰:“陛下若遂幸江都,天下非陛下之有!”又斬之。
(選自《資治通鑑》第一百八十三卷,有刪節)

譯文/翻譯:

煬帝向侍臣詢問盜賊的情況,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說:“逐漸減少。”煬帝說:“比過去少多少?”宇文述回答:“不及過去的十分之一。”納言蘇威躲在柱子後面,煬帝把蘇威叫到座前問他,蘇威回答:“我不是管這方面的官員,不清楚有多少盜賊,但賊患距京越來越近。”煬帝問:“為什麼這么說呢?”蘇威說:“過去盜賊只占據長白山,如今已近在汜水。近來看到上奏的賊情都不是實情,於是措施失當,對盜賊不能及時地加以剿滅。還有,以前在雁門時,已經許諾停止征伐遼東,現在又徵發士兵,盜賊怎么能夠平息?”煬帝聽了不高興,就作罷了。不久到了五月五日,百官中很多人都上貢珍玩之物,唯獨蘇威獻上《尚書》,有人詆毀蘇威說:“《尚書》中有《五子之歌》,蘇威的含意很不恭敬。”煬帝更加生氣。過了不久,煬帝向蘇威詢問征伐高麗的事情,蘇威想讓煬帝了解天下有很多盜賊的情況,就回答說:“現在征遼之事,但願不要發兵,只要赦免群盜,自然可以得到幾十萬人,派他們去東征。這些人對被赦免罪過感到高興,會競相立功,高麗就可以被平滅。”煬帝不高興。蘇威退了出來,御史大夫裴蘊奏道:“這太不恭敬了!天下哪裡有許多盜賊!”煬帝說:“這老傢伙極為奸佞,拿盜賊來嚇唬我,我想打他嘴巴,暫且再忍耐一下。”裴蘊知道煬帝的心意,就讓河南平民張行本上奏說:“蘇威從前在高陽掌管挑選官員之事時,濫授官職,畏懼突厥,要求返回京師。”煬帝命人進行審查驗證,構成罪狀後,下詔歷數蘇威的罪狀,將他除名為民。一個多月後,又有人奏報蘇威與突厥暗中勾結圖謀不軌,此事交由裴蘊追究法辦,裴蘊判蘇威死刑。蘇威無法為自己申辯,只是非常傷感地謝罪而已。煬帝憐憫蘇威就將他釋放,說:“不忍心馬上殺他。”於是把蘇威的子孫三代都除名為民。 
江都新製造的龍舟完工,送到東都。宇文述勸煬帝巡遊江都,右候衛大將軍酒泉人趙才勸阻說:“如今百姓疲憊勞苦,國庫空竭,盜賊蜂起,禁令不行,希望陛下返回京師,安撫天下百姓。”煬帝勃然大怒,把趙才交司吏處治,過了十天,煬帝才平息了怒氣,將趙才放出。朝中的大臣都不想讓煬帝出行,但煬帝去江都之意非常堅決,沒有敢於進諫的人。建節尉任宗上書極力勸諫,當天就在朝堂上被用杖打死。甲子(初十),煬帝駕臨江都。虞世基因為盜賊充斥請求煬帝派兵屯駐在洛口倉,煬帝說:“你是書生,必定還是恐懼畏縮。”戊辰(十四日),煬帝到達鞏縣,命令有關部門將箕山、公路二府移到洛口倉內,並命令修築城池以備不測。煬帝到達汜水,奉信郎王愛仁又上表請求煬帝返回西京,煬帝殺死王愛仁又繼續南行。他到達梁郡,梁郡有人半路攔阻車駕上書說:“陛下若是一定要巡遊江都,天下就將不是陛下的了!”煬帝又將上書人殺死。 
《帝問侍臣盜賊》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帝問侍臣盜賊》原文及翻譯0
《帝問侍臣盜賊》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