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月圓春晚次韻文言文翻譯及賞析
人月圓春晚次韻文言文翻譯及賞析
人月圓·春晚次韻
張可久
萋萋芳草春雲亂,愁在夕陽中。短亭別酒,平湖畫舫,垂柳驕驄。
一聲啼鳥,一番夜雨,一陣東風。桃花吹盡,佳人何在,門掩殘紅。
注釋:
人月圓:曲牌名,屬黃鐘調。黃鐘宮的調性,比較適合表現雍容而chan6*綿的感情。《人月圓》的曲牌來自詞牌。北宋王詵的詞中有“人月圓時”,故名。句式為七五、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四。十一句四韻。三組四字句,多用鼎足對。
次韻:唱和詩詞並依原詩用韻次序。
短亭:舊時城外於五里處設短亭,十里處設長亭。是送行餞別的地方
譯文:
紛亂的春雲掩映著萋萋芳草,縷縷愁情融入殘陽之中。昔日曾在小亭中飲下餞別之酒,我們一起乘坐畫舫蕩漾在澄澈平靜的湖中,垂柳上曾經系過青驄馬的韁繩。
一聲啼鳥,一番夜雨,吹來一陣東風。桃花如雨零落殆盡,美人如今在哪裡呢?只有重門深掩,地下落滿殘紅。
作者
張可久(1280-約1348),元代曲作家,字小山,慶元(今浙江鄞縣)人。曾任典史等小吏,還做過崑山縣的幕僚。仕途上不是很得意。平生好遨遊。足跡遍江南各地。晚年居杭州。有《功堤漁唱》、《小山北曲聯樂府》等散曲集。今存小令八百多首,內容以表現閒逸情懷為主。
【賞析】
《人月圓·春晚次韻》曲以寫景見長,景語又是情語,而所寫的眼前景物,多與故實相關而顯得典雅工麗,倍能體現chan6*綿委婉的情味。《詞征》評此曲“豐約中度,旋復迴環”,此論頗是。在表達情感時注意分寸,描寫景色時又注意前後映照,屬散曲中的精品。
這首元曲的大意是:詩人在暮春傍晚路過昔日送別之地,而佳人不在,詩人觸景生情,看到舊物感懷不已,表達了詩人那種離恨和惆悵的心情。
“萋萋芳草春雲亂,愁在夕陽中”開頭兩句,就點出“春”與“晚”兩個時節。芳草萋萋,春雲凌亂,夕陽美景,愁緒萬分,淒迷暮靄。景色的暗淡表現出作者心情的惆悵,這是一種非常典型的“情景交融”的寫法。由此,我們就不難看出詩人在“萋萋”兩句中,正是寫眼前景物所引起的離愁。
“短亭別酒,平湖畫舫,垂柳驕驄” 三句,是對送別情景的回憶。詩人回想起當時:舉杯送行,依依惜別,水陸分途,各奔前程,詩人頗為感慨。曲中逐一指出湖、船、柳、馬,歷歷在目,進一步表明詩人思念之深。
“ 一聲啼鳥,一番夜雨,一陣東風” 三句,既是詩人在寫眼前春晚實景,又使意境深化。啼鳥聲打斷了詩人的`沉思,使他從迷惘中回到現實,而春晚的風雨,也是分別以後所經歷的人生波折的寫照。在這裡值得欣賞地是:詩人連續疊用三個數量詞,真是對偶巧妙,韻律上讓人讀之會反覆吟嘆,迴腸盪氣,意境上更是獨具匠心。
“桃花吹盡,佳人何在,門掩殘紅”這最後三句,是詩人從正面抒發別地眼前情景和感受,意思:花落人空的離恨和惆悵。順著風吹雨打的描寫,引用唐代崔護 “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 的詩意,抒發離愁別恨。 “ 佳人不見 ” ,正是作者在春晚時分愁思起伏的原因。這首曲以寫景見長,景語又是情語,而所寫的眼前景物,多與故實相關顯得典雅工整,倍能體現chan6*綿委婉的情味。
再從結構上來分析,我認為,這首曲正是曲折別致,由眼前之景折入惜別回憶,由啼鳥風雨喚醒又轉回眼前寫實。整個曲除“愁”和“佳人”一句,其它都是景語,然濃情密意,無不隱寓其中。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